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評:“90後”,堪當大任的新生代

CCTV.com  2008年06月11日 14: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於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決定評選表彰一批“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對象為四川、甘肅、陜西、重慶4省市地震災區高三年級以下的未成年人。

    高三年級以下的未成年人也正是人們常説的“90後”。在一些人的眼裏,“90後”屬於溫室中的花草。他們沒有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吃穿不愁、衣食無憂,一些孩子更是喝著可樂、玩著電腦遊戲長大的;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被長輩們寵著、縱著,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缺乏互讓、互愛、互助精神,經不起風吹雨打,令人堪憂。然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90後”新生代的沉著鎮定、堅強勇敢卻不得不讓抱有成見的人所刮目相看,一個個年幼孩子的英雄故事不由得人們不敬佩不已、感動不已。讓我們銘記這些小英雄的名字和事跡吧:9歲的林浩掙扎著從石堆中爬出來後,又捨身背出兩名被廢墟掩埋的同學,自己的手臂卻被砸成骨折;一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被壓在廢墟裏,手腳受傷的情況下,靠唱歌頑強激勵自己不要入睡最終獲救;3歲的小郎錚,吃力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朝救出他的武警官兵敬少先隊隊禮;11歲的張吉萬背著3歲的妹妹,在地震發生後走了10多個鐘頭到達綿陽安置點……更令人感奮的是,這種勇敢堅強、互助友愛、奮不顧身並不是孤立地存在於災區個別孩子身上,而是一種普遍的群體行為。儘管他們未經多少磨難,儘管在長輩們看來他們仍不過是稚嫩的孩子,但在大災大難降臨時,他們卻爆發出了一些成人都難以企及的勇氣和力量。他們直面災難、毫不退縮,奮不顧身、捨己救人,敢於擔當、勇於負責,“90後”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改觀了人們以往的評價,讓人不由不驚訝、欽佩、振奮、鼓舞:“90後”新生代並不遜色于他們的前輩,他們是堅強的新一代、英雄的新一代、堪當大任的新一代。

    “90後”危難時刻的堅強勇敢值得讓我們成年人反思。我們再也不能用成年人的好惡和慣性思維來理解、審視和評判未成年人。如今的未成年人自有他們全新的成長環境和空間,自有他們獨特的個性展示和求知求樂方式。他們特立獨行,但不遺世獨立;他們“放任不羈”,但向善向上,少有西方“嬉皮士”的悲觀消極與頹廢;他們埋頭苦讀,但同樣關註明星偶像、關心政治、關注現實;他們享受著優越的成長環境,但在災難和苦難面前,他們同樣選擇堅強,選擇樂觀,選擇向上,選擇挑戰,無怨又無悔。

    不可否認,“90後”的新生代中也有“問題少年”。但正是因為正視“問題少年”的存在,我們才更有必要大張旗鼓評選表彰“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我們就是要通過“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讓更多的人更深入地理解:什麼是真正的英雄,什麼是平凡中的偉大,什麼是關鍵時刻見精神見形象。我們就是要通過“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的廣為傳誦,讓“問題少年”真正有所觸動、有所徹悟,並幫扶“問題少年”矯正人生軌跡,彌合受傷心靈,並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播下奮進向上的種子,植入正義、正氣、信心和力量。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揮毫寫下了大氣磅薄的《少年中國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汶川地震,“90後”新生代的磨礪成長與不凡表現,讓我們在渡盡劫波中也頓感欣慰。而這,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愈挫愈勇,愈折愈強,走向偉大復興的希望。(李鵬)

責編:李秀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