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發生後,在廣東團省委的組織下,廣東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迅速開赴災區。6天時間裏,醫療隊員深入重災區綿竹市及鄰縣的12個鄉鎮和50多個村,為7300多名災區群眾和救災部隊官兵治病療傷。深受感動的受災群眾在綿竹市景觀大道上,自發打出了“感謝廣東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支援綿竹”的橫幅。
建在土坡上的黨支部
由中青年醫療專家組成的廣東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共有30名醫護人員。他們分別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醫院,均是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
5月17日,醫療服務隊進駐綿竹,將營地安紮在當地最大的安置點綿竹市體育場附近。為把來自不同單位的醫護人員凝聚起來,領隊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白濤提議在醫療隊中成立臨時黨支部,立即得到了16名黨員隊員的一致響應。
次日,在安置點對面的土坡上,醫療隊召開了第一次黨員大會,推選産生了臨時黨支部的支委成員,這支志願者醫療服務隊有了領導核心。每位黨員隊員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著對黨的承諾,履行著對災區人民的責任。
蔣巍,廣東省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醫療隊副領隊,他每天白天帶巡診小組出診,深夜大家入睡後,他還承擔起值班的任務,在營地巡邏放哨,仔細檢查每頂帳篷是否關得嚴密,把帳篷前的鞋子擺正,把散落在營地的垃圾撿拾乾淨。
彭虹,中山大學附屬五院主管護士,剛剛入黨。每天出診回來,她都帶領服務隊的7名女護士,頂著悶熱的天氣,到簡易藥房裏將上百箱藥品搬運、整理妥當,統計消耗數量,列出補充清單,一直忙到夜幕降臨。
一堂特殊的黨課
臨時黨支部成立後,每天晚上都安排固定時間召集全體隊員開會,總結一天的工作、部署第二天的任務,讓大家分享一天的工作見聞,交流心得體會。在這種交流中,隊員們踴躍發言,與同伴們分享救治工作中的感受。這一模式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特殊的黨課”。
5月22日晚9時30分,記者旁聽了他們的“黨課”,中山大學附屬二院護士刁冬梅説:“來災區之前非常擔心受災群眾會不會睡在馬路上,會不會吃不上飽飯,來到這裡我才知道擔心太多餘了,他們有基本生活保障。”
中山大學附屬五院的副主任醫師樊韻平教授接下去:“這麼巨大的災害,如果沒有黨的堅強領導、沒有人民子弟兵的及時救援,根本不可能出現這樣穩定的局面,必須承認這是奇跡。”
就在這一堂堂特殊的黨課上,鮮活的事例、真實的心聲,讓醫療隊員們更加堅定了為受災群眾服務的決心。楊祿坤和練文飛兩名隊員,還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寫了入黨申請書。
哪有受災群眾,哪就是我們的戰場
進入綿竹的外地醫療隊伍眾多,且災情在不斷變化,給抗災指揮部統籌安排醫療力量帶來了一定困難。廣東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哪有災民他們就奔向哪。
醫療隊每天都分成4個醫療小組,其中3個作為巡診組,深入村鎮為災民巡診治療;一個作為後援組,為綿竹市受災群眾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和駐地附近救援隊伍提供醫療服務。
為確保每天派出的3個組都能為受災群眾提供切實的醫療服務,醫療隊員每天都進入安置點,了解哪些鄉鎮醫護人員少,然後物色志願者嚮導並確定第二天的出診路線。綿竹市拱星鎮在此次地震中災情較輕,因此抵達的醫療隊較少,很多受傷的受災群眾缺乏有效治療。醫療服務隊知道後,立即派出巡診小組帶著藥品前往拱星鎮,在短短8個小時的時間裏,就為500多名受傷和患病受災群眾進行了診治,還為不少在地震中遭受骨外傷的受災群眾施行了手法復位和夾板固定,避免了他們今後可能出現的肢體殘疾。
廣東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醫療服務隊把自己的足跡留在了綿竹漢旺、遵道、玉泉、拱星、綿遠等12個鄉鎮和50多個村。邊遠地區的傷病受災群眾,也因此獲得了康復的希望。(記者 王賜江 柴哲彬)
責編:張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