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
央視網消息:連線前方──
主持人趙普:我們現在請來了中國地震採集中心的顧敬平研究員,我想了解一下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一説到地震預報,大家都聯想到了天氣預報,很多時段都可以知道天氣的大體情況。為什麼地震之後,而且總是在震了之後才能告訴我們消息?
顧敬平:首先我們要知道做地震預報的基礎是什麼,有這麼幾條,第一個是地震發生的成因問題。這個問題在全世界、乃至全球都不成熟,比如説有什麼模式什麼東西都是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的,所以理論基礎很薄弱。第二點我們現在預報所依靠的是根據我們所得到的資料,看得到了多少資料,這方面我們國家發展很快。最近幾個公關計劃,很多臺站、臺網都起來了,但是西北相對於少,東部多一些。第三個我們掌握一些震率,5級的、6級的、7級的。但是每個地震發生都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參考都比較困難。我們靠什麼預報,説白了是靠經驗,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多同志都是依靠經驗做預報,但是這個經驗預報,可靠的預報有這麼幾條,第一個是震前的預兆,但是這次地震前兆沒有,而且大量的地震淺震也沒有。這樣的話很難憑藉經驗去做出大膽拍板。
主持人趙普:民間也有一些傳説中的方法,比如説生物的異常活動,比如説當地水溫的變化。我現在聽到説去年四川的大旱可能也是第二年大震的現象,我們也不是專家,但是這對普查地震的預兆有沒有價值?
顧敬平:有價值,我們很關注這方面的價值了,幾年來我們一直注意,估計可能也有一些情況,但是有時候不敢大膽做拍板。還有我們搞了幾十年的報告,每年的報告我們都做一個評估。是用一個值來評估,如果是零的話報告就是不好,如果大於零的話是有效。
主持人趙普:我們的研究員談到這樣的內容的時候,我們都聽不懂了,但是大體上所有的表述我們聽出來的意思是我們國家的地震預報水平跟國際上沒有差距,我們的理論基礎和國際上也是同步的。關於地震預報的科學一會兒詳細跟大家聊。
責編: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