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位於浙江省麗水市,地處山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形容。遂昌人自古伐薪燒炭,靠山吃山。如今這滿山遍野的毛竹林,就成了山裏人最大的財富。
遂昌盛産竹子
竹林漫山遍野
居民生活離不開竹子
遂昌縣竹産業協會 翁益民 :這裡我的十三都核心區,這個是整個示範園區之一,這裡有兩個核心區,曉莊一個,這裡一個。今年這裡是(毛竹收穫)大年。
翁益民 : 今年收成還好吧?
遂昌縣三仁畬族鄉十三都村黨支部書記 鄒光續 : 還好啊!
翁益民 :毛竹收了多少
鄒光續 :毛竹收了十萬來斤
翁益民 :十萬來斤啊 滿多啦
麗水竹産業協會 孫政: 這竹子賣到什麼地方去啊
鄒光續 : 賣到遂昌去燒竹炭
孫政:噢 燒竹炭
鄒光續 : 你們小心點,毛竹滑下來啦
遂昌縣老翁竹炭廠負責人 翁子福: 我名字叫翁子福,家住在遂昌縣郭靖村安口鄉大山村裏面。我從父親開始就燒炭,一直到現在燒了二三十年炭。我的竹炭從95年開始燒的比較成功,遂昌來講我燒的比較突出,我的炭質量比較好,人家所以叫我老翁竹炭。
老翁是遂昌縣五十年代的第一批高中生,他的同學有的已經在杭州做了教授。而他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留在父親身邊燒炭,這一燒就是三十年。1995年後,他開始研究竹炭。因為自己有一些文化,他覺得自己的燒炭技術比別人要好一些。
翁子福:這裡面看到顏色很好看的。現在還是紅色,以後要變到金黃色去,保持一個半小時以上,這溫度就達到標準,可以封窯了。
翁子福:前年中央七台來遂昌採訪的時候,採訪了毛竹田園管理與粗加工。採訪了我,三仁毛竹山,賣炭翁和陳文照。我的炭一直賣給文照公司賣了多年,因為我的炭比較成功,他喜歡我的炭啦。
陳文照是當地有名的竹炭企業家,據説是他燒出了遂昌的第一窯竹炭,也是他第一個把遂昌的竹炭變成了鈔票。
遂昌縣文照竹炭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文照:95年之前,我們都是燒木炭的。我爺爺、父親、輪到我都是燒木炭的。後期木炭(因為)國家保護森林,禁止砍伐闊葉林,以前都用闊葉林來燒(木炭),這木炭就沒燒了。我想的話,整個行業也就斷掉了。那麼我想(我是)靠山吃山的農民,還有滿山遍野的竹子能不能利用。那麼我就想到竹子來燒炭。
陳文照:這就是我們燒的炭,竹子放進去到窯裏面。總共25天燒的炭,這樣燒的炭,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都是像鋼管聲音,發亮的。
陳文照: 燒成炭了,這東西賣,怎麼賣?我想到了第一個就是到第二年的97年三月份的交易會上,廣交會。當時我拿著炭上廣州,廣交會,整個廣交會有十四萬多攤位,我去各個攤位都去走了,只有我們在賣這個炭。竹炭放上去了,看看有沒有客人,但總共放了十四天時間,一斤炭都沒賣了回來。
當時市面上很少有人認識竹炭,更不了解竹炭的利用價值。文化水平並不高的陳文照想到了求助於浙江省林學院的教授們。
陳文照 :如果説我弄不清楚,那我前期投入的也就死掉了。這個炭也賣不出了,我想到能不能找學校,科研院所,我想在浙江,我應該找浙江林學院。同樣放大了一百倍,木炭放大了一百倍,竹炭放大了一百倍,竹炭在顯微鏡下的照片,結構完全是不同的。孔隙更大了,吸附能力就更強了。
陳文照 :教授跟我説的這些東西,我再對著客人再説。我在交易會的時候,我就碰到了幾個日本的客人,其中有一個客人,第一次就下了三個集裝箱的訂單。
一份竹炭顯微分析報告,把竹炭寫進了遂昌縣的致富經,也改寫了陳文照燒炭的命運。現在的陳文照已經是當地赫赫有名的企業家,而他講起竹炭來,那是頭頭是道。
陳文照:炭放到水裏面,炭能激活水,激活水以後,能夠産生原來水分子比較大,它能激活你的水以後,使你的水分子變小,小分子團的水,對人喝了以後,容易吸收。來,喝茶。
陳文照:枕頭裏面竹炭放進去,它能夠釋放遠紅外線。對人睡了挺好的,跟南京林業大學合作的做成光觸媒,竹炭主要是要釋放(吸收的物質),要拿出來曬。這有光觸媒材料放進去以後就不需要拿出來曬了,它能分解甲醛、苯一系列的物質。
陳文照:原來的話,都是以竹炭原材料出口為主。近兩年,我們也看了日本市場比較時興。我們也做成了製品,把原有的竹子變成了炭,提高了它的附加值,現在把這個炭再提高附加值,把毛竹變成了這種産品,在市場上出現以後,提高了很高的附加值。
看著陳文照的生意越做越大,老翁也動起竹炭深加工的念頭。
翁子福:前兩三年前,遂昌縣開了國際竹炭連鎖會議,我當時參加了這個會議。這個會議有600多家浙江省秘書長和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我也參加了這個會議,聽了這個會議之後,我知道了竹炭在中國來講有前途。因為從它報告當中,説以前竹炭全用在燒火上了,現在竹炭用在保健上,以後發展在健康上,聽了這個會議以後,我認為竹炭在今後中國來講,好有發展前途的。
翁子福:我前幾年,不過賣得很少,一年搞搞是一百多噸,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今年搞了三百多噸,搞了三百多噸,賣給網上賣了一百多噸,做的滿有興趣。以後呢,客戶不光要顆粒炭,他又要包裝,所以我又開始把原料都買來,準備做包裝了。
陳文照的家裏陳列了各種各樣的竹炭産品,靠燒炭起家的他,專門又開闢了一間陳列室,用以收藏與燒炭有關的寶貝們。而陳文照儼然成了一家小型博物館的館長。
孫政:這個牌子有什麼説法
陳文照:這個是我爺爺解放前,他專門在燒這個木炭的,這個牌子是爺爺燒炭賣的(見證)。我爺爺、父親、我都燒炭,現在我接下來,我也想把炭的文化也延續下去,做一個炭的博物館。等下那邊基本上輪廓都出來了,08年9月份就開館了,等一下我們去參觀參觀,看一看好不好?
陳文照:這個是博物館,後面從主館過去,出來這是展示一塊,展示廳這一塊••••••
陳文照:我現在投資一千多萬塊錢,蓋這個博物館,很多人説,不是光光一千多萬,你每年還得要維護費用這些,你承受的了嗎?承受不了吧!你別去傻了!這個東西不是你幹的事情。但我對這個炭太鍾情以後,我必須要去做個,我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也想既然有這個博物館,有這個市場,讓人家了解這個竹炭,那麼我還有我的企業,我的企業也會更好起來,了解了竹炭買竹炭的人就越多了,沒有了解,那根本就沒人去買。
翁益民:這是我們園區規劃圖,這裡是一個湯(顯祖)公博物館。在這下面,就是那個方向,就是我們十二家企業,其中這裡一期的五家企業已經建好了,二期七家企業也全部在建了。
陳文照:大家都集中起來對整一塊的話,可能對外的影響面,外商的客人過來的話,看我們遂昌竹炭産業很有規模,上規模一些。這種想法,也跟一些企業去説,能不能説,大家攏在一起。前面説到象老翁一樣的,我也建議他,也搞一塊,不管是三畝五畝,大家都攏在一起,這樣的話對整個産業有好處。
陳文照倡議建立竹炭園區的設想讓老翁很是心動,臨近報名,老翁卻遭到了家裏人的反對。
翁子福:當時我年齡已經六十多歲了,年紀也大了,但是我決心也想要塊地,我第一次報名來了,當時來報名的只有三戶人家,一個是徐福炭業,一個是神龍谷。我記得是來了三戶和四戶人家,他們當時都膽子很小,我吶當時不敢報名。
陳文照:鼓勵他們進來的話,他們都有很多的想法,可能進入園區以後互相的競爭會更厲害,或者進入園區以後,各個廠家要投資很多錢有點擔心。
翁子福:這樣子我回去聽兒子講,你不要心大,人家是有資金的,規模大的,我們配不上的。這樣子我想想,我年紀大了,兒子不想搞嘛。我這塊地就沒有拿來了,沒有拿來到以後,我竹炭燒燒,心想深加工了,兒子思想工作做通了。來不及了,那麼又要地了啦,沒有塊地,廠房辦不起來啦。
陳文照:現在他悔了,現在我把整個園區的話,每個企業每個企業都下去了。看到已經基本上成形了,他就感覺,啊呀,後悔了。現在經常會説,後悔了,沒聽我(説的)。
翁子福:所以做事情呢,膽子要大一點,膽子太小就失去機會了。
現在的竹炭園區已經初見規模,入駐園區的已有徐福 碧岩 神龍谷等多家企業。當初各家所擔心的惡性競爭的現象似乎並沒有發生。
遂昌碧岩生態資源開發行總經理 涂志龍:隨著生産的擴大,我們從06年開始,也搬入到遂昌竹炭工業園區,搬到這裡以後,生産能力擴大了,另外一方面,跟兄弟廠家之間反倒是聯絡多了,相互之間分工協作的東西比較多,但是惡性競爭什麼的,反而是沒有。各自自己的産品,拿自己的絕活吧。
徐福炭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賢庚:這是我們為孕婦生産的,屏蔽電磁波的材料,保證胎兒的安全,象手機,往裏面這麼一擱、一包,手機就打不通了,屏蔽電磁波的效能是十萬分之一入射量。現在側重要點,就是各自去研究自己相關長處的産品,今後企業相互之間互通有無,這樣才能把産業做大。
陳文照:我就想在這裡成個市場,讓各個品牌各個廠家的人,都在這個市場裏有個店面。以後的經銷商過來的話,不一定是賣我文照牌的(竹炭),我的經銷商過來可以賣其他品牌的,也不是專賣店,所謂的專賣店,也就是遂昌竹炭的專賣店。
在陳文照看來,竹炭園區的集聚效應已經開始逐步顯現。而接下去要做的,是讓遂昌竹炭的品牌也能夠集聚起來。
遂昌縣竹炭竹醋液協會會長 徐建成:在06年的時候,我也嘗試著整體的品牌推廣,所以當時聯合了遂昌十四家企業,我們成立了一個遂昌縣聯眾發展竹炭有限公司。目的就是對外形成一個,遂昌竹炭這個區域品牌為龍頭的市場營銷的概念,應該講這個還是得到很多企業的支持。
園區裏對合力打造遂昌品牌的想法達成了一致。而老翁也在打算著未來該如何叫響自己的牌子。
翁子福:我現在準備用“遂昌老翁竹炭”。遂昌有名氣,我用遂昌老翁竹炭,這樣子提高了我對外的榮譽,更好了。
2007年,老翁在全家人的支持下,買了一塊地,做起了竹炭深加工。
2008年,陳文照的炭文化博物館即將在遂昌湯公文化節期間落成開館。
2008年,遂昌竹炭的區域性品牌即將完成註冊。
責編: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