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進入直播頁面 〈〈〈
CCTV.com消息:3月13日上午10:30,文化部有關負責人在兩會新聞中心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
[人民日報記者]請問周部長一個問題,就是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提到目前我國縣鄉兩級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想請您介紹一下目前的體系有哪些具體的成效和哪些不足的方面,下一步工作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周和平]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也很大,我可能佔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最近幾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各地非常重視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建設的步伐明顯地加快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成,全國共有縣以上的公共圖書館2791個,文化館3214個(含群藝館),博物館1634個,藝術表演團體2866個,劇場1839個,文化站36874個,有社區和村文化室13萬多個。截止2006年,在從事公共文化服務的人員有51萬人。我們國家的公共圖書館的藏書有5億冊。全國文物機構共有文物藏品1845萬件,這是在公共文化機構的藏量,除了文化、文物系統外,其他部門的圖書館、展覽館、科技官、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物設施也有了快速的發展。
二、文化事業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加。2001─2006年全國文化事業的總投入到了654億,2006年達到158億,每年的增長幅度都在百分之十幾,有的時候甚至超過了財政的增長幅度,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2006年達到11.51元,這比前些年都有較快的增長。
三、文化設施建設明顯加快,這幾年各地陸續建設了許多設施,在文化設施建設當中的投資全國總面積達到了478萬平方米。國家一級總面積達到了62萬平方米,總投資達到了90億,包括國家大劇院、國家圖書館二期暨數字圖書館建設工程等一批工程陸續投入使用、投入建設,一些劇場也在建設之中。全國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已經完工的達到了55個。另外,國家投資4.83億,地方配套投資14.2億,為各縣建了1086個圖書館和博物館,面積達到了200萬平方米。同時,在十一五初的時候啟動了鄉鎮文化站的工程,國家投入40個億,將為26700個面積不到300平方米的文化站,即面積小的或者沒有文化站的,國家投入和地方配套建設文化站。這些設施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重要的基礎。
四、我們還實施了全國一些重大的文化工程,比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這就是列入國家計劃的重大的文化工程,它是將優秀的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的加工,通過互聯網、衛星、提供硬盤、光盤、數字電視等形式提供服務。中央財政就投入24.7億,地方也有配套的資金,這個工程到2010年將實現村村通。現在資源量已經達到了65個TB,也就是有6萬多小時的資源,包括電影、戲劇、農業科技、法律常識等等方面的知識,非常受到基層的歡迎。另外,這幾年陸續實施了送書下鄉工程,即中央財政出錢,為貧困縣和其中的鄉鎮送書。此外還實施了“流動舞臺車”工程。這些實施對各地的文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建設。
五、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農村蘊藏著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農民非常歡迎。這些年我們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開展了大規模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工作,並且已經頒布了第一批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518項。最近正在醞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頒布,並且已經公示完,就要報國務院審批。最近還公佈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代表性傳承人777名。這些對於挖掘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特別是活躍農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是博物館的開放,中央財政將拿出2個億,支持全國的各類博物館相繼開放。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國家圖書館也實施了免費的措施,今後進入國圖只憑身份證就可以了。此外,還要推動全國的圖書館和博物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各地還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用政府買單、群眾免費享受服務的形式,今天到會的江西省的文化廳李廳長,他們省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還採取了一些流動形式的服務等等。
當前,兩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第一個問題,就是城鄉之間的差距比較大,而且有的地方還有差距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第二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文化的需求與文化服務的總量明顯不足,還不能適應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關注的問題。
對下一步工作,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講了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體系,加快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特別是社區、縣鄉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在農村,以解決農民公共文化設施貧乏為重點,開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這五年中,每個鄉鎮建設文化站的任務要完成,同時,要使這些文化機構能夠正常地運轉,中央財政將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使這些文化機構,圖書館有錢買書、美術館可以收集美術品開展活動、劇團可以有錢買戲,把它們的活力調動起來,更好地開展公民服務。
第二個具體方面是加大重點實施工程力度。特別是全國信息文化共享工程,到2010年的時候全國的總量要達到10萬小時的資源,即100TP。每個鄉鎮和每個村都要建立基層的服務點,使覆蓋城鄉的服務體系在“十五”期間完成。當然還要繼續推動其他的一些文化工程。
第三個方面,充分挖掘優秀非物質文化資源,包括傳統節日、民間的活動等等,使這些非物質文化資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動各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使之能夠為培養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發揮重要的作用。當然了,文化是要講積累的,也不能夠急,打基礎的事情還要從基礎做起,特別是從農村做起,扎紮實實地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好,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需求。也就是説文化也要有低保,要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低保。
責編:田詩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