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賴明: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 提升科技投入效益

CCTV.com  2008年03月08日 10:02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2008年3月8日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專職副主席、建設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賴明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在會上發言。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投入效益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需要雄厚的科技投入作保障。五年來,我國科技投入逐年增長,達到同期GDP增長的2?2倍。但是,科技投入的效益亟待提高。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浪費不起;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耽誤不起。如何將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到刀刃上,取得更好的效益,這既是我們面臨的難題,也是在競爭中求發展的重要選擇。

  當前,我國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機制,政出多門、條塊分割,往往造成重復立項與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與浪費低效並存。以太湖治理為例,國家已將其列入重大科技專項,但眾多部門還是對其各自進行科研立項,而且這些項目之間缺乏協調與統籌,造成了科技投入分散和科研立項重疊。

  為此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深化科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

  一是建立統攬科技全局的宏觀協調管理機制。由國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全面負責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與規劃、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計劃的制定,統籌協調國家部門、領域的科技計劃以及科技投入的分配,監督並考核各部門、各領域科技計劃和科技投入。

  二是建立健全國家科技決策諮詢機制。成立國家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由政府、科技界、企業界及其他相關領域的戰略專家組成,為國家提供科技發展戰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決策諮詢;成立若干專門委員會,由各個學科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組成,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凸顯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提出重大計劃和項目等相關建議;設立動態專家庫,就相關科學與技術問題為政府提供多層次的諮詢,並參與科技計劃執行過程的技術監督。同時,鼓勵爭鳴,促進決策科學。

  加強對科技投入使用的監督和評估,是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政府部門既是“出資人”,又是“經營者”,還是“監督者”,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和評估機制,導致決策不當、資源浪費乃至腐敗現象增多,甚至形成了“跑項目比做項目更來勁,做學問替搞公關打工”等奇怪現象。

  為此建議: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分離的管理機制。

  一是確保決策權和執行權分離。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負責科技投入的規劃、計劃和預算決策;同時,建議成立若干社會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性質的、分門別類的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項目的管理。

  二是建立多層次的監督問責機制。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項目的評估,並評價和監督項目承擔者的信用;依法處理各種違規行為;政府有關部門監督、審計基金管理委員會在項目審批、資源分配和評價過程中的公正性,並對結果進行追蹤問責和後評估。

  當前,科研功利化傾向越來越明顯。由於對科研的評價過於重視獲獎和論文數量,評價結果直接與科研單位和人員的利益挂鉤,致使科研過程急功近利,疲於拼命爭項目、樂於拼湊編文章、疏于潛心做研究,直接影響了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效益,甚至還催生種種科研造假行為。

  為此建議:加強政府導向作用,建立科學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

  一是加強政府導向作用。建立符合科學技術本身發展規律的、體現學科特點的、分類導向的成果評估與評價體系;減少獎勵種類與數量,引導科學與技術研究向支撐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引領攀登科學高峰、夯實發展後勁基礎方向發展。

  二是建立科學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建立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建立以學術與技術級別為主的、輔以績效考核的薪酬制度,給科研人員創造寬鬆的研究環境。

  科研成果如果不能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的國家競爭力,也會大大降低科技投入的效益。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僅為20%,實現産業化的不足5%,專利技術的交易率也只有5%,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此建議:要面向市場,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一是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和激勵措施。如“首創首臺”和“國家核心技術”的政府採購立法問題。

  二是拓寬科技成果轉化融資渠道。除大力發展風險投資、開辦創業板外,建議儘快開辦區域性科技銀行為科技成果産業化提供信貸支持。

  三是完善對技術交易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對技術轉移方的稅收優惠基礎上,建議對技術受讓方和技術交易服務機構也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

責編:張蘭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