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在機場裏存在免稅商店、可以向出國者銷售免除消費稅的商品呢?當然不是要送給購買者告別禮,而是根據稅收原理:收稅建立在提供公共服務基礎上,購買者都要出國了,可能享受不到銷售所在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所以不應該收他的稅。
同理,如我是湖北荊州人,由荊州市地方政府直接為我提供公共服務,所以我在本地所購商品中包含的消費稅應該交由荊州市地方財政支配。但實際上,除非我購置本市生産的商品,這筆稅金並不會直接交給荊州市地方財政,而是交給了生産所在地。因為中國實行的是生産型稅收徵繳制度,即在生産過程中直接徵稅,而國際慣例是消費型徵繳制度,即在消費行為發生時才徵稅,稅交給消費發生地。生産型徵繳,目前僅僅有中國、巴基斯坦等四個國家實行。
結果就是生産所在地往往能不當得稅。比如我們家空調是海爾的,但青島市政府當然不可能為遠在荊州的我提供直接的公共服務,所以它通過商品收取我的消費稅是違反稅收原理的。
特別因為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國的生産中心集中分佈在少數一些地區,要麼是沿海先開放且運輸方便之地如珠三角、長三角,要麼就是行政級別更高的城市,因此産生的後果是一些地方富得流油,另一些地方窮得叮噹響,越富的地方越能沾窮地方的光,越窮的地方越要向富地方輸血。一個50萬人口、中等規模的縣,如果零售商品大多來自外地(這基本是常態),以人均日消費10元計算,年社會零售總額是18億元,依現行稅率,年稅收流失總額大約在2億元以上。
儘管這些稅款中的部分將通過轉移支付回饋給稅收流失地,但大部分終究是留在生産所在地了。這就是中國有些地方富得像歐洲、有些地方窮得像非洲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幾乎沒有任何辦法保證在轉移支付中不滋生挪用、擠佔、貪污等腐敗行為。地方政府之所以要在北京、省城派駐辦事處,説到底,也是為了盡可能多地拿回一些本來就屬於自己的稅款。這種稅費徵繳機制不變,卻要求取消駐京辦,那根本是一個笑話。
為什麼GDP崇拜瀰漫中國,為什麼地方政府那麼無視民生而把招商引資視為頭等大事呢?也都是被現行稅制給逼的,因為只有引來商人才能獲得更多的稅收。這樣看本則新聞就很容易理解了:鄭州市政府對2007年度鄭州市對外開放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了重獎,其中有60名官員也成為獎勵的對象,獎勵金額達160多萬元。(2月27日《河南商報》)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儘快與國際接軌改革稅制,變生産型稅收徵繳為消費型徵繳制度。唯其如此才能夠促進不同區域平衡發展。在中西部及其他非生産集中區域瘦弱的身體上插進一根龐大的吸管、源源不斷地向發達地區輸血,這樣悲慘的狀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也唯其如此才能打破地區封鎖。在徵收高額稅率的行業,如煙、酒等,國內的地區封鎖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局面。在稅制不公平的前提下,你不能説這樣的行為沒有合理性。譬如作為荊州市財政供養的公務員吧,如果你在有需要時不吸荊州生産的煙、喝荊州生産的酒,你就是“叛市”!而這個問題,在實行消費型稅收徵繳制度之後則根本不成其為問題,地方政府不僅不會阻撓,反而會積極為高精尖産品進入本地市場保駕護航,因為這些産品能活躍市場、刺激消費、增加稅收。
最重要的是,只有實行消費型稅收徵繳制度,才能將地方政府的利益與公眾利益牢牢綁在一起,因為主要稅收來源於公眾消費,而公眾是否更樂意于消費,則取決於收入狀況、對商品的滿意程度,以及對區域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即便是為了維護政府本身的利益,地方政府也必須著力提高區域內公眾的收入水平,千方百計為其創造就業機會,否則消費就成了無源之水,地方財政就可能破産。(許斌)
責編:張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