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臺發展遠程反制導彈被指僅為達到“嚇阻”效果

 

CCTV.com  2008年02月28日 07:13  來源:四川新聞網  

  臺軍發展遠程反制導彈

  本報專稿 司項宇

  1月26日,新華社下屬的《參考消息》以《臺軍要拿“航母殺手”嚇阻大陸》為題,轉載報道了臺軍實戰測試射程可覆蓋台灣海峽的“雄風”─3導彈的新聞。報道稱,為了讓“自主開發”的“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導彈進入實戰配備階段,臺軍開始改裝停靠在左營海軍基地?高雄?的“成功”號導彈護衛艦,為其安裝“人”型發射裝置。

  文章援引日本《産經新聞》的報道説,“雄風”─3型導彈屬於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酷似中國大陸從俄羅斯購買的“航母殺手”──“日炙”反艦巡航導彈。在中國大陸致力於建造航母機動部隊的同時,台灣軍隊也急於部署“雄風”─3型反艦導彈,以提高自己在台灣海峽的遏制力。台灣“國防部”一位官員透露,發射裝置安裝完畢後,將進入試驗階段。“雄風”─3型導彈今後將量産並搭載在臺海軍的主要艦艇上。

  而在此前,台灣地區軍方便不斷炒作“中山科學院”已研製成功“雄風”─2E巡航導彈,射程可達1000公里,能打擊大陸東南沿岸重要軍事目標,成為台灣首次擁有的戰略型反制武器。近日,台灣地區《軍事家》雜誌更是提出,由“雄風”─2E導彈、高速衝壓巡航導彈和中程彈道導彈來構建臺軍“快慢搭配”的遠程反制“鐵三角”。而臺軍的這些動向,都和陳水扁所提出的“決戰境外”、“先制”、“反制”的進攻性軍事思想不謀而合。

  臺軍的“另類有效嚇阻”

  2007年,臺軍在“雙十閱兵”上展示了“雄風”─3型超音速衝壓反艦導彈和“天弓”─3反導導彈,公開了“中科院”近30年來衝壓發動機的研發成果。而之前在2007年9月13日,台灣“探空”6號火箭也在“中科院”九鵬基地發射進行科學實驗,台灣地區“國家太空中心”表示,將於2010年自行發射臺第一枚微型衛星,這意味著“中科院”已展開衛星發射載具的研製工作。

  《軍事家》雜誌指出,“雄風”─3導彈和衛星發射載具的研發,顯示“中科院”已掌握衝壓發動機和大型固體燃料火箭的關鍵技術,意味著“台灣已擁有研發更快速、打擊範圍更大的遠程反制武器潛力”。雖然“中科院”研發的“雄風”─2E巡航導彈,已使臺軍方具有初步的遠程打擊能力,但利用衝壓發動機和大型固體燃料火箭技術所研發的高速衝壓巡航導彈、中程彈道導彈與“雄風”─2E巡航導彈最大的差別在於飛行速度,因前二者是超音速導彈,而後者則是亞音速導彈,前兩者的高速可大幅壓縮解放軍的反應時間。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總編輯平可夫注意到,目前臺軍“成功”級軍艦上同時裝備了4枚“雄風”─3和4枚“雄風”─2導彈,他認為使用不同功能的導彈能夠增強作戰能力。他説:“這種混合部署我個人認為是很合理的。台灣海軍的作戰意圖就是實施雄二和雄三的協同作戰。兩種飛彈的用途並不一樣。雄三是超音速,雄二是亞音速;雄三射程比雄二遠;雄三是高彈道的,雄二是低彈道的。這樣快慢結合,高低彈道結合,主要的意圖是攻擊對方的大型水面艦,比如未來的航母,從俄羅斯進口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或者更大型的兩棲登陸艦。”

  香港《大公報》的署名評論員文章稱,在臺軍去年完成的“漢光23”號兵棋推演中,臺軍方已模擬使用地對地導彈“攻擊解放軍”,當時的臺軍高層曾在“立法院”公開證實,這種攻擊性的行為引發美國高度關注。陳水扁的親信、臺“國防部長”李天羽表示,臺軍發展遠程反制武器就是為了達到“另類的有效嚇阻,可讓大陸知道台灣不是玩假的”。

1/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