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東官員稱新勞動合同法將影響大學生就業

CCTV.com  2008年02月22日 05:20  來源:人民網  

  省教育廳稱今年就業形勢比去年更嚴峻;新《勞動合同法》將對大學生就業帶來較大影響

  本報訊 記者 陳紅艷 通訊員 蘇衛東

  2008年,將有55萬名大學畢業生在廣東找工作,創歷年新高!昨日,出席“2008校企新春聯誼會”的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指出,今年的就業形勢比去年更加嚴峻,而新《勞動合同法》使企業用人更為謹慎,“這將對大學生就業帶來較大影響”。他還呼籲:“大學生應去欠發達地區就業,因為這些地區人才密度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去了更容易‘冒尖’。”

  今年55萬畢業生在粵求職

  李小魯在聯誼會發言中指出,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廣東省2008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約30萬,加上省外院校畢業來粵?工的大學生,以及本省往屆“暫緩就業”畢業生,估計會有超過55萬畢業生在廣東求職。

  “未來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就業崗位沒有明顯增加,就業壓力有增無減。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比去年更為嚴峻!”李小魯指出,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有495萬人,平均初次就業率為71%,也就是説有141萬畢業生仍未找到就業崗位。從2006年起,未能初次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就突破了100萬大關,未來幾年也不會有大的改觀。

  畢業生過分集中在珠三角

  據了解,2007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為24.7萬人,初次就業率達到88.60%,實現就業人數21.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2萬餘人。李小魯談到,目前,廣東省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全國來看是領先的。但眼下大學生就業存在着幾個顯著的問題,如結構性就業矛盾問題、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和用人體制改革不到位等等。

  “廣東省畢業生就業過分集中在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而貧困地區、農村基層、城市社區缺乏人才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李小魯還表示,高等教育作為就業的源頭,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許多高校仍未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式,導致畢業生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滯後於就業形勢變化,市場供求信息交流不暢順;家長以及社會比較落後的就業觀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批畢業生及時就業。

  高校應把老師送企業鍛煉

  針對校企之間合作,李小魯談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加強就業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不少畢業生覺得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但不少待遇、前景好的企業又招不到合適的人,這就是供求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其次是推動大學生實習就業基地的建設。目前高校比較重視這方面,應該繼續向企業推進。”

  李小魯特別強調師資的互換鍛煉。“高校裏非常缺乏有一線實踐經驗的老師,可以從企業中去請,也可以把老師送到企業中去鍛煉。企業方面,可引進高校老師培訓自己的産業工人,合作雙贏。”同時,校企合作有利於共同推進教學改革,使專業設置和教學更貼近市場需求。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