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號"坦克光榮退役後,因其功勳卓著,1959年被送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為功勳兵器陳列在兵器館的前廳。(資料圖)
隆冬時節,沙場點兵。硝煙瀰漫的練兵場上進行了一場檢驗性實兵實彈演練,《?望》新聞週刊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輛經過信息化改裝的舊型坦克,如同長出了"千里眼"、"順風耳",在與我軍最先進坦克組成的裝甲集群對抗演練中不分伯仲。
這些煥發新生的坦克,出自被譽為"鐵甲元勳"的北京軍區某裝甲師。該師前身是我軍第一支坦克大隊,曾參加過遼沈、平津等戰役,戰爭年代屢建奇功。進入軍隊建設新時期,該師積極探索部隊信息化建設發展道路,對現有坦克"嵌入"信息技術,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裝備最大效能,牽引人才隊伍快速成長,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實現躍升。
經過改裝,這個裝甲師已成為我軍一支具備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的裝甲雄獅。來自總裝備部的評價是,該師實施信息化改造,充分挖掘現有裝備潛能,注重經濟性和實用性,為陸軍一般部隊裝備改造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裝備建設的經驗。
體驗坦克兵訓練
冬季的華北平原,四野茫茫,蒼穹中一抹殘陽如血。在這肅穆的景致中,本刊記者來到燕山腳下的一處軍營,體驗了北京軍區某裝甲師坦克兵的訓練。
"出發!"隨著指揮員一聲口令,按照車(長)、二(炮手)、駕(駛員)、一(炮手)順序排列的乘員迅速轉身,三步跳上坦克,進入各自位置。一聲清脆的鳴響後,只聽"通"的一聲,坦克左側的排氣口噴出一股濃濃的黑煙,馬達聲迅即隆隆作響。
在引導員熟練的指揮下,坦克緩慢而規範地駛出營區,隨即加速開往訓練場。雖然道路凹凸不平,到處有坑或小土包,但坦克?自直行、急轉彎,前進的速度絲毫不受影響。坐在這個轟轟作響的龐然大物上,耳邊吹過凜冽的寒風,腳下泛起滾滾的塵土,一股馳騁疆場的豪氣不禁油然而生。
記者鑽進炮塔,裏面除了四個乘員的位置之外,大部分空間留給了炮塔壁上不同的瞄準裝置、火控裝置和通訊裝置。側壁上新改造的計算機軟體系統顯得尤為醒目。
"這是我們的新設備,作用可大了。"車長向本刊記者介紹,當發現目標後,只需按下電鈕,就能準確測距,並獲得各種所需參數用以自動修正射擊。"精度和速度比以往手工操作提高了20倍。"
按照專家的説法,這相當於給老坦克"換腦換眼",也就是將激光瞄準鏡、傳感器等高新設備裝進了老坦克,把過去要靠手工獲取、處理的信息交給電腦來自動獲取、處理。
據《?望》新聞週刊了解,我軍傳統衡量坦克性能的優劣指標是火力、防護性和機動性,如今則新增了獲取信息、利用信息能力的指標。
該裝甲師師長鄧漢橋介紹説,通過系統改造,可全面提高部隊裝備的通信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指揮控制能力、情報處理能力及武器平臺打擊能力。
老坦克師煥發新活力
在對老裝備進行信息化改造之前,這支裝甲師曾有著光輝的歷史。
這支部隊最早源自人民解放軍第一輛坦克"功臣號",在中國眾多的坦克部隊中,當屬資歷最老、參戰最多、戰功最多的"王牌"坦克師。在師部榮譽室裏,本刊記者見到滿墻的獎旗、獎狀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揭示了這支部隊的輝煌歷程和纍纍功績。
我軍歷史上裝備過的坦克,北京軍區某裝甲師大都經歷過,目前仍以國産老裝備為主體。師政委郭曉東向本刊記者介紹了一段他們對現有裝備開展信息化改造往事:在一次實兵對抗演習中,我們的對手已換裝了二代三代新型坦克,有的經過裝備技術革新,作戰手段更加先進。演習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不對稱"的局面。當別的部隊指揮已進入數字化傳輸,我們仍以機械化語音為主,結果一進入強電磁環境,就變成了聾子、瞎子、啞巴。演習結果可想而知。
這次演習後,整個裝甲師官兵們感到,如果再不奮起直追,就有可能會被信息化戰場淘汰。師黨委進行了深入研究後認為,擁有先進武器並不一定能成為新軍事變革的"領跑者",現有武器裝備一樣可以有所作為。面對信息化戰場環境,只有著眼差距,迎難而上,主動投身信息化改造,才能有所作為。
據了解,目前我軍陸軍裝備信息化建設分三種路子:重新打造,新建部隊,重新研發配發裝備;在現有部隊裝備的基礎上進行換裝;信息化嵌入式改造,把現有的信息化技術集成嵌入到現有的武器裝備中。
"我師進行的是第三種模式的信息化建設。"鄧漢橋師長告訴本刊記者,在信息化改造中,全師官兵邊改裝邊實踐邊探索,在20多家科研院所近百名軍地專家指導幫助下,總結出改裝後部隊作戰訓練、技術保障、後勤供給新模式,在保持現有裝備火力強、機動快和具有良好裝甲防護基礎上,成功"嵌入"信息技術,建立衛星通信定位、數字指揮控制、武器火控平臺、情報信息處理等系統,通過系統綜合集成,實現了裝甲戰車從信息傳輸到火力控制數字化。實施裝備信息化集成改造,使現有裝備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人才建設支撐信息化改造
師政委郭曉東對本刊記者説,信息化裝備和高素質人才,是支撐裝甲部隊高速前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只有推動武器裝備和人才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部隊戰鬥力的全面躍升。
在信息化人才建設方面,這個裝甲師採取多渠道引進、開放式培養的方法,以信息化標準打造"人才鏈"。他們提出了"人才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才"的口號,在裝備信息化改造前,就研究了人才的軍事需求,使人才的培養走在了裝備改造之前。
在一年多裝備改造過程中,全師有1600多名官兵直接參與到信息化改造中,官兵信息化素質得到提升,以往掄扳手、開機床的機械修理骨幹,現在捧起了自動化控制、計算機應用等書籍,操起了鍵盤和鼠標,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目前,師外請技術人員一下子減少了2/3。
記者曾採訪過這個師的老英雄董來扶,問過老英雄的文化程度,他遺憾地説:"那時家裏窮,僅上了兩年半小學,便因交不起學費,失學了。"
戰爭年代,我軍是由貧苦的工人、農民組成的,董來扶的文化程度,在我軍第一代坦克兵中是具有代表性的。我軍首任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大將曾指出"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部隊",而沒有文化,是難以掌握技術的。如今,這個師70%的軍官達到了本科以上學歷,50%的士官達到了大專以上學歷。官兵的信息化能力素質得到提高。
"陸戰之王"改寫不對稱局面
對老裝備信息化改造成功與否的一個檢驗是演習戰場。本刊記者目睹了這個師進行的一次裝甲師機動進攻演習,與我軍新型坦克組成的"藍軍"裝甲群進行了對抗,結果不分上下,改變了新舊型坦克"不對稱"的局面。
記者在觀摩演習中,見到現代戰爭條件下的集團"坦克戰"。一望無邊的內蒙古草原,涂著迷彩色的坦克、裝甲車、自行高炮、自行火箭炮和指揮車、通信車、運輸車、工程機械車組成了滾滾鐵流奔向百里之外的演習戰場,整個場面,令人嘆為觀止。
該裝甲師作為"紅軍"的演習,先是長途機動,爾後才是大規模進攻。演習假設的情況是"藍軍"在千里之外長驅直入,"紅軍"裝甲師發揮坦克的快速集群和機動能力,百里奔馳,獨立迎戰。
演習開始後,坦克疾馳、裝甲車飛奔、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盤旋,"紅軍"裝甲師序列中的坦克兵、炮兵、裝甲步兵、防化兵、偵察兵、通信兵等10多個軍兵種,利用各種現代化的兵器各顯神通。
剛剛進入進攻地域,頓時炮聲隆隆,火光閃閃。在強大的炮兵、航空兵火力的掩護下,"藍軍"集群坦克在行進間展開戰術隊形,發起猛烈攻擊,一望無邊的坦克、裝甲車漫山遍野,像兇猛的潮水推涌而來,向"紅軍"裝甲師第一陣地各主要支撐點逼近,實施一浪接一浪的連續突擊,"藍軍"仍不斷增強突擊力量,保持進攻銳勢。
"藍軍"炮兵的炮彈向烏雲一般向他們覆蓋,坦克緊隨彈群的炸點快速衝擊;航空兵的強擊機、轟炸機、武裝直升機連續轟炸、攻擊、掃射,掩護地面坦克的開進;空降兵在"紅軍"防禦縱深實施戰術機動空降,採用垂直包圍,配合坦克群的正面進攻;"藍軍"導彈部隊施放模擬戰術核武器,以加快坦克進程。
面對"藍軍"的進攻,該裝甲師開始反擊,自行榴彈炮、數十管的自行火箭炮的無數發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先行覆蓋"藍軍"陣地;高射炮群實施對空射擊,掩護集團坦克的進攻;與此同時,坦克群在步兵裝甲車的伴隨下,向"藍軍"前沿直撲而去。坦克越溝、爬坡、破障,所向披靡,抵近"藍軍"前沿時,在信息化"眼睛"指引下,坦克火炮開始射擊,反坦克導彈直刺"藍軍"坦克,步兵跳下裝甲車發起衝擊,整個"戰場"硝煙瀰漫,地動山搖,"藍軍"陷入這個師的準確打擊之中,潰不成軍。
這次北京軍區某裝甲師的長途機動進攻雖然不是實戰檢驗,但有關專家從中看到這樣的圖景:我軍坦克部隊已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和諸兵種聯合作戰能力,成長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完全有能力勝任大規模的集團坦克作戰任務。□
責編:周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