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朝聞天下):陳先生最近碰上了個煩心事,他06年底購買的一款為期一年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到期時,收益率竟為零,最終也就得到39點6元,跟當時銀行宣傳的預期收益相去甚遠,陳先生很不解。而最近期像陳先生這樣,深陷理財“零利率門”糾紛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今天的消費日報對此作了關注。
消費者認為,銀行銷售人員在推銷中存在“潛臺詞”,如,銀行宣稱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為0%-16%,這很容易讓消費者忽略了收益率為0%的可能性。銀行的産品説明也應該通俗易懂。而銀行方面否認存在“誤導”。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産品時,牢記三不,即看不懂的合同,投資人不簽字;不理解的理財産品不購買;超 出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型理財産品不投資。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