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社區):
四川:儘快實現醫保卡異地聯網使用
“醫保”制度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公共醫療衞生服務,也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但由於醫保卡只能在本地使用,那些到異地工作或是退休以後到異地生活的人往往會感到非常不便。
正在召開的四川省兩會上,政協委員張尚福提出了《關於實現醫保卡在省內異地聯網使用》的提案,他建議建立一個在全省覆蓋的醫保方案,根據相應的實施辦法和細則,編制全省醫保卡聯網使用的軟體,從技術上保證醫保卡在省內通用。
四川省政協委員 張尚福:編制好以後在一定範圍內試運行,試運行以後對不足進行修改、完善,然後在全省範圍實行聯網使用。
貴州:儘快建立農民工子女教育制度
隨着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貴州是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2007年下半年,貴州省有關部門在貴陽、六盤水、遵義等地調查研究,發現受城鄉差別和現行義務教育體制的制約,絕大多數的農民工子女沒有享受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正在召開的貴州省“兩會”上,人大代表孫誠誼、宋霖提出,要完善農民工子女教育制度,讓孩子們在城市裏也能享受“兩免一補”。
貴州省人大代表 孫誠誼:農村學生的“兩免一補”,在進城以後就享受不到了。城市的教育部門也沒有準備這部分資金。建議建立農民工子女教育“錢隨人走”的制度,和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資助專項轉移政策。
貴州省人大代表 宋霖:建議建立更多的農村寄宿制學校,讓農村留守兒童儘量住校。這樣可以方便管理,讓家長放心,給孩子們更多的關愛。
廣西:保護瀕危語言 讓民族文化進課堂
被聯合國列為瀕危語言的廣西毛南語,目前使用者不到3萬人,也就是説,全國7萬多毛南族人會説自己本民族語言的還不到一半。此外,廣西的京語、拉珈語、五色話等少數民族語言都在逐漸衰退,從事這方面研究和保護的人員也在急劇流失。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 覃琼送:民族語言的消失就像瀕危物種一樣,再也挽回不了,到時候補救是補救不了了,所以還是要重視這方面的挖掘整理保護工作。
覃琼送委員還注意到,現在很多少數民族青少年對本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而且在認知、情感、心理上有疏離感與陌生感,本土民族文化的傳承出現“斷鏈”危機。為此,他建議儘快實現民族本土文化進課堂,編制出適合本民族青少年閱讀的、能夠給他們傳授本民族知識的課本,以實現本土民族文化的傳承。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