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審計曝資金轉移路線圖 警惕"吃幹榨盡"式國企改制

CCTV.com  2008年01月22日 08:26  來源:新華網  

    《?望》文章:豈容“吃幹榨盡”式國企改制

    對“吃幹榨盡”式國企改制,不僅要秉公嚴懲,而且要時刻警惕

    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在遭遇這樣一場“吃幹榨盡”式改制之後,已淪為一個負債纍纍的“空殼”。《?望》新聞週刊在調查採訪中了解到,該公司原高層管理人員通過未經管理部門審批的“改制”,將大量國有資産集體侵吞、轉移,“改制”成立的多家公司完全淪為這些高管控制的子公司。

    企業連年虧損,高管照“獎”別墅

    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註冊資本2259萬元,是一家主營機械設備、儀器儀錶、技術進出口的國有外貿企業,其上級主管單位為陜西省商務廳。

    2006年5月到7月,陜西秦約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受陜西省商務廳委託,對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原法人代表、總經理戴繼成進行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2007年7月至11月,陜西廣合司法會計鑒定所受陜西楊淩示範區公安局楊淩分局委託也對這家公司有關問題進行了司法會計鑒定。他們分別出具了“陜秦會審字(2006)087號”審計報告和“陜廣司鑒〔2007〕會咨字第012號”司法鑒定諮詢意見書,它們都表明包括戴繼成在內的原企業多名高管,通過獎勵房屋、投資設立公司、往來賬目衝抵等形式轉移了大量國有資産。

    審計報告和司法鑒定諮詢意見書都顯示,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在連年虧損嚴重的情況下,竟給企業高管“獎勵”別墅和住房。2005年10月,在戴繼成離任前兩個月,企業以黨政聯席會議紀要的形式決定,將1999年至2001年出資1400多萬元購買的30套商品房,以“獎勵”形式分配給部分職工,每人交納所分房産原值的20%資金。其中獎給戴繼成的是位於曲江“皇家花園”的一幢獨院三層別墅,原值195萬元,面積322平方米,戴繼成實際交款21萬元。原黨委書記張靖、原工會主席何伯平等人房産原值都在90多萬元,其餘26人房子原價在33萬元~43萬元不等。最終這些高管個人出資僅256.5萬元,就取得了1401.8萬元房産的100%産權。

    審計報告還顯示,早在2005年之前,這些房屋産權就已辦理到個人名下。在已無實物的情況下,企業竟仍將這些房産挂賬為固定資産並計提折舊。報告認為:“該獎勵行為未見有關的獎勵依據,也無上級部門的批復文件,特別是對公司主要領導人的獎勵必須由上級部門批准,因此我們認為該獎勵行為是不妥當的。”

    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一位離休職工説:“領導住著廉價別墅和新房,他們房子的裝修、家電費用都是單位出的錢,其中僅他們裝修自家房屋就花去了400多萬元。但許多離退休職工和普通職工幹了一輩子卻一套房都沒有,企業一直拖著遲遲不按國家的規定進行房改。”

    審計曝資金轉移“路線圖”

    本刊記者採訪發現,審計報告和司法鑒定諮詢意見書在還原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改制”過程的同時,也讓國企資産轉移的“路線圖”浮出水面。

    2001年,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經理辦公會研究決定“改制”,投資分別設立了大成、宏成、隆成、泰成、瑞成等五個控股子公司。隨後通過一系列的內部股權收購,又實現了大成公司對瑞成、泰成、隆成、宏成4家公司的絕對控股,同時使這5家子公司與母公司脫離關係。最後,戴繼成等15名高管挪用公司707萬元設立融成公司,由融成公司收購大成公司77%的股權。最終改製成立的5家公司全成為這15名高管私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隨著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的絕大部分業務轉移到大成公司,一批高管紛紛到大成公司兼職,如戴繼成、何伯平先後任大成公司的法人代表,原公司常務副總韓潔任大成公司總經理,原公司副總張捷任大成公司副總。

    根據審計報告和司法鑒定諮詢意見書,大成、宏成、瑞成、隆成、泰成設立後,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通過各種往來衝抵平賬的形式將將大量資金轉到這五家公司。其中,2001年以工資結余的名義挂賬688.88萬元並轉到大成、泰成等公司505.4萬元;2001年和2002年轉出利潤1600多萬元;2002年轉移出口貼息420多萬元;2002年轉移資金707萬元設立融成公司;2005年向大成公司轉款1565萬元;通過公司辦公樓出租、轉租向宏成公司轉移883萬元;2001年到2005年通過為這些公司提供辦公設備、發人員工資和獎金、交納三金轉移資金一千多萬元;另外還將西安9畝多土地和上海的兩處房産低價轉給大成公司。

    令人詫異的是,大成、宏成、瑞成、隆成、泰成等公司是在陜西省機械進出口公司各主要業務科室基礎上成立的,但在這些企業與母公司脫離關係後,其員工的工資、獎金、養老金等支出仍由母公司承擔,進出口業務所需資金也由母公司墊付,而母公司卻通過增加成本及應付賬款將利潤劃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05年。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