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360度):接下來我們繼續關注360度系列節目《民生調查》。今天我們來關注醫療。在國外,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通常被稱作“健康守門人”,衛生部也多次表示,辦好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機構,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是現在我們還是會經常看到大醫院的門診人滿為患,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很少有人問津。目前,北京市正在推行的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改革,就試圖打破這一僵局,我們的調查就從北京的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始。
海運倉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是北京東城區一個普通的衛生服務站。65歲的魏秀芳是一個長期患有靜脈炎和高血壓的患者,自從去年有了這個衛生醫療服務站,她就成了這裡的常客。
記者:有些人擔心社區醫療服務站醫生的水平,我不知道您有擔心過嗎?
魏秀芳:我沒擔心,我覺得他們就是自己看不了的病,也是絕對給你想辦法,這是最好的。
還有一個讓居民感覺好的是,這裡像家一樣。
海運倉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站長 馬佳:暢心齋,這是給我們的全科醫生跟咱們的居民提供一個説心裏話悄悄話的地方,那麼很多病人他可能由於各種原因,比方説來看高血壓的病人,各種原因他可能引起他血壓高,仔細一問或許是因為婆婆與兒媳婦吵架了,或者因為心情不舒暢。
居民們説,以前小區也搞過一些醫療服務站,但是感覺它們整天想著掙錢,藥價也不比大醫院的便宜,而這種局面主要是由於過去的醫療機構主辦方五花八門,就拿東城區來説,有衛生局的、還有教委、企業的,因為都是自負盈虧,所以大多數的衛生醫療服務站考慮更多的是自身生存問題。
海運倉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站長 馬佳:那時候站長第一件事看今天有多少收入,我們自己的獎金、我們的工資、甚至有的站的房租,水電,都要自己從工作中,把這錢先掙回來。那時候的壓力會非常非常的大。
而居民的不信任,更讓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陷入了另一種尷尬。
社區醫生 張立國:説什麼都有,最基層的醫務人員了,就是説好象不怎麼樣,跟混飯吃的,都下到基層。
記者 岳群: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只有44%的受訪者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過,一方面是因為市民在就醫時還有著較強的“大醫院情結”,而更主要的是社區衛生服務站自身存在的問題,使得它們雖然距離百姓家門口很近,但在心理上卻距離老百姓很遠。
北京市東城區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了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它把原來五花八門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從分別隸屬不同的系統中分離出來,統一管理。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運行經費、人員工資則全部由財政保障。
記者:吃了皇糧之後你感覺你們在開藥上各個方面有什麼轉變?
海運倉社區衛生醫療服務站站長 馬佳:過去你要開我就給你開,現在就不是這樣,你有藥就可以不用開。
醫生不用過度開藥,而藥又是由中心直接對藥廠招標,然後再統一配送到社區衛生服務站,這樣老百姓拿到的藥就是零差率,這種改變使得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單處方的平均費用降低了49.5%。不僅如此,東城區政府在硬體上也進行了大規模投入,實現了社區服務站的網絡化管理。
北京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 主任 張選:我們所有的醫生就診,患者居民的基本情況全部在我們的網絡裏面。我們把東城區劃分了1593個管理網格,也就是一百米乘一百米,所有的各個站,包括各個醫生都有自己的明確的管理空間,在我們地理化信息裏面,只要點到他的名字,或者身份證號就完全可以知道他住在哪個地方。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