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朝聞天下):繼續“網絡購物面面觀”系列報道。
網絡購物,看上去是一根網線上的交易,但是作為一種市場經濟行為,更是對人們社會誠信的一種考量。
作為網絡買家,朱小姐在網上購物時經常會為買到的實際商品與網上介紹的不符而頭疼。
網絡買家 朱小姐:
你不能看到實際的東西,特別是衣服經常會貨不對版,他會上一些很漂亮的圖片給你看,但你拿到卻會發現不是這樣子的。
有時候還會遇到企圖騙錢的賣家。
網絡買家 朱小姐:
“有一次買東西,我錢已經給支付寶了,對方(賣家)説已經發貨了,我説我貨沒有收到,他表示貨已發出,讓我點確認。我説我點確認不是就把錢給你了嗎?我就沒給,因為經常買東西會有經驗。”
但是對於在網上開店的小馬來説,信用可就是讓線上買家放心購買的活招牌。因為每做成一筆交易,買家如果能給出一個好評的話,賣家就能獲得1分的信用,如今小馬的這個小店信用分已經達到4100多分,屬於較高的“4鑽級”。
網絡賣家 馬小姐:
你信用越高你每天的成交量和你的營業額肯定都會很高。
這四個鑽是通過多長時間取得的呢?
我們家大概是一年多的時間,我馬上快是五鑽了。
由於網上開店門檻較低,只要向可以提供虛擬空間的網站管理公司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和銀行賬號就能營業,相關部門對網上店舖的監管力量相對薄弱,所以這個行業也是魚龍混雜,假貨、欺詐給誠實首信的網絡店主也抹了黑。
小馬説現在最希望的是,交易平臺和相關部門能儘快出臺一些政策和監管措施,給象她這樣的店主們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在我們播出“網絡購物面面觀”調查報道的同時,央視國際網站上的專題調查也引起了觀眾和網民的廣泛關注。
(在對網上商家可信度的調查中,有 80.47% 網友認為“差異很大良莠不齊 ”。認為“還算誠信 ”的佔19.01%,而認為“都不可信”佔0.52% 。
在“眾口説網購”的專欄中,許多網友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有的網友還把自己的網購經驗跟大家一起分享。比如:要選擇規模大、貨到付款的網站,尋找信譽度比較高的店舖,用來網上支付的銀行卡裏面不要放太多錢,要設置網上交易額度,對價錢便宜得離譜的東西要提高警惕。)
新聞背景:國內網絡購物“十年磨一劍”
世界上第一筆網絡交易在1994年完成,而中國1998年才迎來第一筆網絡交易。
如今10年過去了,讓我們一起了解國內網絡購物發展的歷程。
1998年3月北京的王先生與一家通訊公司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
王先生:
認購的物品是這家通訊公司的100元上網機時
但是1998年之後的5年時間裏,網絡購物出現了人們不願意見到的泡沫,許多購物網站曇花一現。
譚文勝 北京北斗手機網 董事長:
真正對網絡如何營銷的 供應鏈如何整合的 物流怎麼完善的 其實了解的不是特別多 造成了第一批的網站 留下的非常少 大部分被淘汰出局了
2003年,網絡購物迎來大轉機,一些有傳統商業背景的企業開設購物網站,介入到網上交易當中,誕生了許多著名的購物網站,同時推動了網絡購物的3種方式──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的全面發展。
陳震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 高級工程師:
既包括你日常的消費品 也包括人們通常的教育 娛樂 學習 涉及各種各樣的商品
2006年,由一家著名購物網站推出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支付寶逐漸成為國內購物網站首選支付工具,促進了網上購物人數、人均網購金額的穩步增長。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開始對國內購物網站實行統一的企業信用等級評價。
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國內購物網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數量到質量都有了可喜的發展。
責編:張托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