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聯播》迎來30歲生日(組圖)

 

CCTV.com  2008年01月02日 13:30  來源:CCTV.com綜編  

《新聞聯播》30歲 李瑞英羅京過目不忘贏得掌聲

    昨日(1月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30歲了。1978年1月1日,這檔在中國乃至世界擁有特殊地位的節目第一次亮相熒屏,自此開始了它對中國歷史的權威見證之路。這三十年中,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巨變,也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新聞聯播》的傳播模式。在30週年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尋找到了當年曾主持過《新聞聯播》的部分主播,為記者講述那段已經封存的記憶。

  A 新聞聯播?故事

  開始兩年主持人不出鏡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在平靜中開播。

  據趙忠祥回憶,在《新聞聯播》剛開播的時候,中國還沒有錄像設備,新聞全部用膠片帶拍下來送回播音室,膠片帶播放的同時,播音員同步配音。

  1979年底,《新聞聯播》首次出現播音員圖像,而在此前近兩年的時間裏,觀眾只能聽到播音員的聲音,看到的只有新聞背景畫面。趙忠祥回憶,第一次出現播音員圖像時屏幕中只有他一個人,而此後不久就出現了一男一女兩人播報新聞的畫面,而這一形式也沿用至今。

  地方新聞 坐飛機火車進京

  趙忠祥回憶,早期《新聞聯播》的地方新聞,大都是通過班機或火車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編錄,有的新聞要幾天后才能與觀眾見面。

  由於當時沒有電腦和打印機,大部分新聞都以手寫稿的形式傳給主播。“當時的主播要具備極強的文字辨別能力。20個編輯每個人的字都不一樣,有時候還有各個領導用紅筆、黑筆修改的手跡。”趙忠祥回憶,有時在節目開始後還會“飛”進一兩篇這樣的臨時稿件。

  B 新聞聯播?探索

  盧靜首次嘗試“微笑播報”

  “上世紀80年代,是《新聞聯播》變化最多的一段時期。”從1983年開始,盧靜、羅京、張宏民、李瑞英等新一批播音員進入《新聞聯播》。

  “隨著與國際社會交流的加強,看到了國外很多新鮮的播報方式,例如女主播的微笑。”1984年,盧靜首次在《新聞聯播》中嘗試了微笑播報的方式,此舉在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的爭議。隨後觀眾普遍反應良好,解除了“微笑危機”,之後《新聞聯播》的不少女性播音員都沿用了這種播報風格,並嘗試加入“觀眾朋友們,您好”等問候語。

  據盧靜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末央視還第一次聘請了國外化粧師。

  C 新聞聯播?改革

  減少失誤 趙忠祥引進提示器

  據趙忠祥回憶,1979年他跟隨國家領導人去美國訪問,看到美國三大廣播公司都有提示器,回國後就向臺裏打了報告,從國外引進了這個裝置。

  “提示器的技術算不上複雜,但卻充滿了智慧。它是播音臺前放置的一塊類似玻璃的屏幕,在不影響攝像機鏡頭拍攝播音員影像的情況下,能讓播音員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字幕。這樣的裝置對於播音員來説非常實用。”趙忠祥説。隨後,錄像設備的引進,讓新聞錄播有了可能。重大時政新聞和諸如一長串領導名單等絕不能出錯或比較繁瑣的稿件,都能夠提前錄好降低損失。

5/7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