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已經逐漸在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崗位上發揮着積極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用人單位,自設派遣公司,把一些員工重新納入被派遣勞動者行列。而《勞動合同法》首次以法律條款的形式堵死了這種做法。
勞動法專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鄭尚元:(用人單位)自己組建一個勞務派遣單位,然後再派,員工的身份或者崗位不變動的情況下,這種派遣叫做假派遣,應該法律嚴格懲戒的。”
專家指出,一些用人單位自己設立派遣單位,然後再把員工再派回來,這種行為對勞動者的權益會造成損害,如果用人單位直接與其他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必須向勞務派遣單位支付一定的勞務派遣費用,這些費用其中一部分是用來支付被派遣勞動者的工資和社會保險等開支的。
專家説,如果允許用人單位自設勞務派遣單位的話,就會導致用人單位逃避《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責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勞動合同法》立法專家之一 黎建飛:可以徹底規避勞動法律責任還不支付派遣費用,但是我(用人單位)達到了將自己的員工變成派遣工的全部目的,這個勞務派遣對勞動者而言,就産生這種後果,我被雇傭,但是不知僱主是誰,這樣子勞動者權益就受到損害,這就使得勞動法長期堅持的誰用工誰負責,誰的娃娃誰抱走,這樣一個法律原則落空。
專家強調,如果這種現象不加限制,還將導致更多的用人單位為了降低用工成本、節省開支而濫用勞務派遣,不僅一些臨時性的崗位可能全部採用勞務派遣的形式,以前的正式員工也有可能給轉為被派遣勞動者,這將影響就業穩定。
責編:趙德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