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文化方面,在我國有一個距今5000多年曆史的良渚文化時期,良渚遺址位於浙江,是一個佔地34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群,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完整的古城遺址。
良渚古城整體呈圓角長方形,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已發現的幾處墻址,底部寬約在40到60米間,都用石塊做基礎,再堆築黃土。
這裡就是新發現的良渚遺址古城墻,在它的北面,我們看到了保存相對完整的一段城墻,在我身後的墻上,可以看到界限分明的土層,這些給考古人員判斷遺址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據。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良渚古城遺址考古隊領隊 劉斌:從裏面出土的包含物,和城內原來發掘的反山(遺址)這些推測,這個城是從良渚早期就開始堆築了,從整個地理位置看,除了軍事防禦功能之外,還有一定的防洪功能。
這段高約4米城墻是為數不多、保存較好的部分,其他大部分墻體都已被破壞。考古工作者還根據發現的文物判斷,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距離現在大約4300年左右。
良渚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文明起源階段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遺址,於1936年在浙江余杭發現。這次古城址的發現,標誌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接下來,考古人員將對古城墻遺址及其周邊可能存在的建築群進行進一步發掘。
責編:趙德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