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1月30日播出):
從2003年開始,我國對艾滋病患者實施“四免一關懷”政策,並採取各種辦法幫助艾滋病患者開展生産自救。幾年來,這些措施使得許多艾滋病患者的體質有了較大改善,生活條件也得到明顯好轉。
![]() |
享受了免費醫療救助的患者
![]() |
這就是艾滋病細胞
![]() |
2003年國家對艾滋病人出臺“四免一關懷”政策
針對城鎮生活有困難的艾滋病病人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是“四免一關懷”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實施過程中,疾病控制部門負責藥物的採購、分發、運輸,由醫療機構負責對病人進行免費治療。湖北隨州在全市設立了五個溫馨家園,專門為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提供醫療服務服務。艾滋病患者續小紅從2003年底就開始接受免費抗病毒治療,現在,他的體質有了很大改善。
經過了四年的工作,截止到2007年10月底,抗病毒治療工作已經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1190個縣。艾滋病人病死率顯著下降。
除了免費抗病毒治療,各地政府在落實“四免一關懷”過程中還摸索出不少很好的做法。家住湖北省大冶市艾滋病患者朱永銀夫婦生活一度十分窘迫。從2004年開始,大冶市政府開展了“一對一”幫扶工作。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朱永銀搭起了第一間豬舍。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朱永銀的養豬規模逐漸擴大,經濟條件也得到了改善。
近年來,全國的各個綜合防治示範區探索建立了抗病毒治療與關懷、生産自救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到2007年3月底,全國127個示範區建立277個關愛機構,20879名患者得到了生活救助,6255人得到支持,開展生産自救。
責編:張托雅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