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衛星研製人員正在聚精會神工作。潘越榮攝
“所裏有很多工作不是不讓你幹,而是等著你幹。年輕人一進來就必須迅速頂上來。”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孫岳説,“2003年我承擔起設計工作,到這麼重要的崗位,自己心裏也沒譜兒,都是硬著頭皮做。”
每次火箭到靶場的時候,孫岳都特別緊張,生怕出問題,不過他説,“壓力逼得你只能去想辦法解決,根本沒有時間想別的事情。”儘管壓力那麼大,但孫岳説:“我還是愛這個工作,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沒有羨慕過別人。”
在“嫦娥”研製隊伍中,有不少像孫岳一樣的年輕人。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介紹説,繞月探測工程有近百家單位萬餘人參與其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這支隊伍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年輕人多。
30歲不到的主任設計師,30歲出頭的總體設計師,40歲出頭的總指揮,隨著嫦娥探月夢想成真,各個系統的年輕頂梁柱走入了公眾視野。
時勢造英雄
在這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航天工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嫦娥一號”衛星研製團隊40歲以下青年佔71%左右,平均年齡不到30歲;托舉“嫦娥一號”衛星升空的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試驗隊共188人,40歲以下人員佔到60%以上。
龍江,34歲,“嫦娥一號”衛星副總指揮;孫澤州,37歲,“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饒煒,36歲,“嫦娥一號”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岑拯,43歲,長征三號甲火箭總指揮;陳閩慷,35歲,長征三號甲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這就是“嫦娥”隊伍中的“少帥軍團”。
是什麼讓這麼多年輕人站在了重要的一線崗位上?“是歷史把我們推到了舞臺上。”長征三號甲火箭總指揮岑拯説,“在這個領域,我們上面都是60多歲的一代人,‘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人才斷層,接下來就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
岑拯是湖北浠水人,1989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工作,2004年開始擔任長三甲火箭總指揮。“當時也挺突然的,本來我是副總設計師,按常規晉陞的話應該是總設計師,然後才是總指揮,後來領導決定,就一步到位吧。”
除了“文革”造成至少10年的人才斷層,20世紀90年代,航天人才也流失了一部分。那時由於市場經濟的初步勃興導致收入分配製度嚴重失衡,在那個被形象地稱之為“腦體倒挂”的時代,確實有無數的案例證明:“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黃欣今年36歲,是領銜攻克紫外月球敏感器技術難題的副主任設計師。他説,1994年他參加工作那陣子,一些技術人員紛紛放棄了清苦的研究工作,跳槽、下海,跑到南方去經商。“所以現在50歲左右的研究人員很少”。
另外,近些年來,型號多、任務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明確規定:在型號研製隊伍中,35歲以下年輕人要佔到1/3以上,對政治素質好、業績突出的優秀人才要大膽使用,破格晉陞。這種機制給年輕人提供了展現自己的舞臺。
“嫦娥一號”衛星副總設計師36歲的孫澤州説,他1992年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時,型號少、工作量小、任務輕,年輕人很難有機會。“這些年型號任務多了,大家承擔的任務也重了,對每個人來説,機會都多了。”
越是不好走的路,越想走一走
國際上走在深空探測最前沿的國家,進行月球探測的第一步往往選擇“撞”或“掠”,就是利用撞向月球或者從月球身邊掠過的時間,對月球進行基本的探測,而“嫦娥一號”衛星的起點是“繞”。
以前研製資源一號衛星時,有不少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坐鎮,而“嫦娥”研製隊伍以年輕人為主,大家的經驗都比較少。
“越是不好走的路,就越想去走一走。”孫澤州擔任“嫦娥一號”的副總設計師時才33歲,他坦言,剛當副總設計師那會兒,“心裏總打鼓,原來我幹測控工作,現在當副總師,很多專業領域還不熟悉,感覺還要補課。”
就一次航天任務而言,可靠性永遠是被擺第一位的。因此,每次航天任務的絕大多數器件都是繼承以往成功的工藝,只有在保證萬無一失的前提下,才會允許創新。當然,哪怕只是一點兒微小的創新,也要經過最苛刻的檢驗。
但這次在“嫦娥一號”衛星上,有一個器件卻是一件嶄新的産品。不單是在我國,它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第一次被使用,它就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控制與推進事業部光學敏感器研究室研製成功的紫外月球敏感器。
“人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光學敏感器研究室主任盧欣説,2004年2月,“嫦娥一號”衛星正式立項,光學敏感器研究室正式接到了研製“嫦娥一號”衛星控制分系統光學姿態敏感器的任務。領導班子經過反復考察決定啟用新人,任命年輕的高級工程師黃欣和武延鵬分別擔任兩支研製小組(紫外月球敏感器和中等精度星敏感器)的主任設計師和副主任設計師。
“搞新東西,絕對不會輕鬆,只有充滿荊棘的路。”36歲的黃欣説,他們團隊在研製道路上就碰到過大麻煩。
紫外月球敏感器的成像器件是CCD,當黃欣他們按照英國CCD生産商提供的器件手冊設計了電路後卻發現,根本無法成像。
“那是他們公司的新産品,他們的技術人員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黃欣説,從2004年1月到7月,他們整整攻關了7個月,最終解決了問題。
經過反復摸索,他們還充分運用了CCD所有功能,並使CCD最短曝光時間縮短到只有幾毫秒甚至更短,將曝光時間調整範圍擴大到了120倍,全面滿足嫦娥一號衛星的使用要求。“我們告訴英國生産商如何解決問題後,他們都感到非常驚訝,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2006年12月,紫外月球敏感器、中等精度星敏感器等關鍵部件在預定期內成功交付。此次“嫦娥一號”衛星上,這個研究室貢獻了16套共17件産品,並有多項創新。而這個研究室64名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33歲。
“按照國際同等水平,關鍵部件的研製從原理到應用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但他們僅用了3年就完成了任務。”該研究室書記楊濤説,年輕人就是喜歡挑戰,在挑戰中他們挑起了大梁。
責編:趙德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