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滿坤攝
“選我當十七大代表,是因為黨和人民相信我能夠為農民辦實事,而我這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不管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都擁有一份同樣的幸福。”9月26日,記者見到了剛從村裏協調“公用設施進村”的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黨委書記黃標泉。
做了半輩子的農村基層幹部,他一直強調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幹過一個農民所幹過的一切。而在過去的數年時間裏,黃標泉帶領全鎮黨員群眾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差別,造福農村,並極大地促進了小欖鎮由城鄉“二元制”向“一元制”轉變的進程。
位於珠三角腹地的小欖鎮總人口15.7萬,2/3在農村,但今天小欖人已經不在意“城裏人”和“鄉下人”的區別了。自2002年以來,小欖開始打破城鄉界限,初步建立了富有小欖特色的保障體系:無論城鄉,每一個小欖人都有一份醫療保障,每一個有就業願望的勞動力都將有一份工作,每一個適齡人口都有一份社會養老保險。
過去小欖鎮許多農民“小病扛、中病拖、大病聽天由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不斷。現在小欖鎮農民和城裏人一樣,享受較高水平的醫療保障,他們每年只需繳納120元,就可以享受小欖鎮合作醫療住院費90%的報銷額度,而且村裏的老人每月都享受378.8元以上的養老金,這是他們祖輩想都沒敢想的事情。
要讓農村人擁有一份和城裏人“同樣的幸福”,每一件事情都涉及到錢的問題,僅僅是為了小欖鎮城鄉居民享受同樣一份醫療保障,小欖鎮今年醫療補貼可能要達到2000萬元。涉及到投入,黃標泉説,“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這不能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用心、用行動去完成的歷史使命。
即將赴北京參加十七大的黃標泉正在思索,最終解決小欖鎮城鄉差別的途徑歸根到底還是在發展。今後小欖的發展在於智慧、在於人才,這其中教育是關鍵。從現在開始,小欖就要重點發展城鄉均衡的基礎教育,消除孩子們在教育方面的不平衡,這將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簡歷:黃標泉,漢族,53歲,廣東中山人。1999年10月起,任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02年6月至今,任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黨委書記。1996年和2000年兩次獲得全國村鎮建設先進工作者,1998年獲得全國農村改水先進工作者,2006年6月獲得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優秀領導等稱號。
責編:王玉西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