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9月27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為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焦點訪談》從9月25日開始推出十六集特別節目《新起點》,節目主要通過生動的事例,有點有面地展現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六大以來在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黨的建設、軍隊和國防建設以及外交領域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舉措、新成就。今晚播出第三集《王三妮鑄鼎》。
河北省靈壽縣農民王三妮費時一年零八個月,鑄造了一尊重達252公斤的"告別田賦"鼎。這尊鼎所記錄的事件涉及幾億人:從2006年1月1日起,中國農民再不用繳納農業稅。這幾年,國家不僅免除了農業稅,還給予種糧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實行了義務教育的"兩免一補",建立了新型合作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王三妮告訴記者,這些年,體現"多予、少取、放活"精神的各項優惠政策給他們家帶來的實惠達5000多元。
建設新農村,必鬚髮展現代農業。種糧收入不錯,王三妮和鄉親們正把錢投在科學種田上,把旱地改成水澆地、實行機械化操作,還搞起了科學制種;更多的投入不僅讓農民從種地得到了更高的收益,還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從地裏走出來從事別的行當掙更多的錢,收入在良性循環中不斷增加。從收農業稅中解脫出來的村幹部現在也開始鑽研怎麼帶領大家依靠科技致富。
2004年至2007年,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出臺了四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陸續出臺,財政支農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業發展出現重大轉機,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圍繞"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
更多精彩視頻:
詳細內容:
主持人 敬一丹:
自古以來,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鼎就有著特殊的含義,它既是象徵國家權力的重器,也是記錄豐功偉績的禮器,因此,鑄鼎在過去一直是一件極其盛大的事情。您看到的這尊鼎是當代人鑄造的,它的直徑是82厘米,高99厘米,重達252公斤,鑄鼎費時一年零八個月。鑄鼎的人是一位農民,他是河北靈壽的王三妮。這尊鼎所記錄的事件涉及到幾億人:這就是從2006年1月1號起,中國農民再也不用繳納農業稅了。因此這尊鼎被它的主人命名為“告別田賦鼎”。
王三妮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青廉村:
設計了兩條龍,一個是炎帝、一個是黃帝,就是炎黃子孫。這個龍沒有用利爪,在過去都是五爪龍或三爪龍,現在用了牛蹄,人們一看到牛蹄就聯想到農民,就是表示農民告別了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