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城鄉和諧百事旺──吉林省延吉市採訪記

 

CCTV.com  2007年09月23日 15:36  來源:人民網  
專題: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

    延吉是吉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狀元”───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位居全省縣(市)第一,是吉林省惟一進入全國百強的縣(市)。

    2006年,延吉生産總值實現9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9.4%;財政收入達10.81億元,增長22.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1128元,增長1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30元,增長40.5%。當然,百強縣(市)測評的是綜合指標,不僅要看經濟指標,還涉及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社會因素。

    跨入百強,奧秘何在?

    市委書記金永默説:“構建和諧社會十分重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和諧社會的堅實基礎和前提條件;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是各項事業齊頭並進,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而且只有這樣,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在企業,在村莊,在社區,在機關,我們在延吉採訪中的強烈感受就是兩個字───和諧。

    “實踐愛心、設計未來”,一排紅色大字鑲嵌在廠區門口的白色馬賽克墻壁上。走進喜來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車間綠色的地面上幾乎是一塵不染。廠長金鐘革自豪地演示起溫熱理療儀:“試試咱們最新的機型,可舒服了!已經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地。”別看這家韓資企業新廠房有2萬多平方米,去年銷售額達到6億多元,可在2001年投資時,佔地不到1000平方米,年産值也不過千萬元。

    前些年,來延吉投資的外商大多是中小企業,他們在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往往“先天不足”。為此,開發區專門成立了中小企業工業園,1999年蓋了1.9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把中小企業集中在一起,提供各種優惠而便捷的服務,2001年又蓋了1.9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現在入住的中小企業有44家,已經“畢業”了4家,喜來健就是其中之一。

    金鐘革拍著素雅的理療床不無得意:“咱這鋼架是迅風機電生産的,內部透光器是敏宇電子生産的,這軌道是金成電子生産的,這外皮是佳拿皮革的,還有這電機外套,包裝材料……7家配套企業,去年全都來了開發區!”喜來健所需的部件來自廣東、天津、山東等不同省市,不僅運輸費用高,業務管理也費時費力。開發區管委會登門拜訪喜來健的配套企業,盛邀他們來延吉考察,並且專門為這7家企業蓋了2萬平方米的廠房,免去前3年的房租。去年,7家企業全部落戶延吉經濟開發區,不僅為喜來健節省了上百萬元的物流費用,還填補了延吉産業的很多空白,更帶熱了醫療器械及機械製造業。

    管委會主任李寧説:“開發區的任務就是幫商、安商、富商。”而金鐘革廠長則説:“開發區給我們創造了十分和諧的經濟環境,不好好幹真有點兒對不住人家!”隨著業績的直線上升,這家企業還出資建了3所希望小學、2所慈善醫院。現在,延吉經濟開發區已有144家企業進駐,去年實現産值18億元。

    延吉市小營鎮仁坪村的戶籍居民1800人,卻有1萬多外來人口居住,治安工作和衛生工作的壓力很大,用傳統的農村管理方式已經適應不了。而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有經濟實力,資金從哪來呢?地處城鄉接合部,賣地來錢最快,但黨支部書記樸東哲告訴我們:“10年來我們一分地都沒有賣。有的村地賣了,錢分了,花光了,又窮了。這樣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幹。”

    仁坪村儘管人均不到一畝地,但他們繼續抓住農業不放鬆,積極發展蔬菜種植,成為延吉市最大的西紅柿産地,僅這一項,有的種植戶年收入達20多萬元。仁坪村每年村集體收入有60萬元,再加上政府的財力支持,去年花了4萬元安裝路燈,投入20萬元購買專用垃圾車和垃圾箱。

    勞務經濟是仁坪村村民的一大收入來源,每年給村裏帶來的收入在1500萬元左右。但要夯實經濟基礎,還是要自己創業,外出的打工人員回來創辦企業,在仁坪村目前已呈現出好勢頭。40歲的金玉春在國外打了7年工,去年在村子裏開了家美發店,生意好得不行,她在店外搭了個小亭子,擺放15張塑料椅子讓顧客在那裏排隊等候。像這樣的創業故事在村裏已經有很多了。

    在這個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的村莊裏,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出現了“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新問題,這是樸東哲和村幹部目前格外關注的問題。

    在新興街道民富社區居委會,林桂花書記帶我們走進了“留守兒童之家”。“民富社區3800多戶人家,一萬多口人,24個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儘管往回寄了不少錢,但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林桂花書記説,社區給這些孩子每個人找了一個“黨員爸爸”,每週末都帶著孩子玩兒,而孩子們也很珍惜這難得的家庭氣氛。

    呂繼花的新家在丹明社區的富勝嘉園。她一邊説房子沒收拾好,裝修特簡陋,一邊起勁地將客人往屋子裏讓。正南的客廳顯得很敞亮,地上整齊地鋪了彩色塑料墊兒,客廳和洗手間的3個開關都圍上了一圈蕾絲花邊,向陽的玻璃窗邊擺放了10盆花。

    54歲的呂繼花,家裏一共有5口人,丈夫老溫患有腦梗塞,家裏全部的收入來源就是她每月579元的退休費。去年,呂繼花一家從棚戶區搬到52平方米的樓房,面積差按成本價算加上政府補貼,呂繼花一家住進新房只花了1000多元。“這是我一輩子都不敢想的事呀!感謝黨,感謝政府!搬了新家後見誰有花我就要,往窗臺上擱啊,我也能養花了!一進來屋裏亮堂,心裏也敞亮,我也住上了樓房了!”她笑得很開心,還因為兒子今年考上大學了。

    為了改造棚戶區,延吉市已經投入資金1.8億元,去年完成拆遷47萬平方米,新建回遷樓146棟89萬平方米,今年還將完成20萬平方米的拆遷面積,預計總投入為3億元。近年來,延吉市用1.5億元完成了76條道路的拓寬和改造工程;投入6億元完成污水處理廠、河流生態壩等工程;投資6.5億元建設集中供熱工程,實現730萬平方米的供熱……

    市委書記金永默説,要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讓市民從心裏感到自己的城市是一個宜居城市。(李己平 陳瑩瑩 來 潔)

責編:修榮騰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