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聞會客廳]教育部發言人最滿意自己親和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0日 22:35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作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上任四年間,王旭明已經主持舉行了上百場新聞發佈會。如何更準確更通俗地讓公眾理解,這也成為四年來,王旭明一直在努力的工作重心。
進入[新聞會客廳]>>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7月10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

主持人李小萌

    他傳遞著政府的政策和公眾的需要。

    王旭明:現在已經進入7月,我們在五個方面特別提醒考生和考生家長。

    他也一直努力讓國家政策走進百姓心裏。

    王旭明:你看又是一個斷章取義,我希望能夠全面準確地理解我的話。

    新聞發佈的背後,他有著怎樣的酸甜苦辣?

    王旭明:要做,並且做好,我確確實實感到,這個事情太重要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他,就是王旭明,教育部第一任新聞發言人,已經做新聞發言人有四年的時間。

    25年前,他25歲,那時中國剛剛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他或許不會想到,25年後,他也會成為發言人制度的實踐者;他可能更不會想到,隨著日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50歲的他會因為職業,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人物。

    作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上任四年間,王旭明已經主持舉行了上百場新聞發佈會。而對他來説,在新聞發佈時,如何更迅速更全面地傳遞國家有關政策,如何更準確更通俗地讓公眾理解,這也成為四年來,王旭明一直在努力的工作重心。

    詳細內容:

    李小萌:歡迎來到《新聞會客廳》。讓我們歡迎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歡迎他。

    王旭明:是,以前我來過多次,陪我們部長,陪我們副部長,我都是做幕後工作,坐這個臺子上成為主人第一次。

    李小萌:從觀眾席做到了臺上,感受有什麼不一樣?

    王旭明:還挺緊張的。我本來就是挺害羞的人。

    李小萌:大家笑了,這笑説明了什麼?

    王旭明:可能和實際的結果不太一樣。有的時候動機和效果不大一樣,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我想從我這方面,可能在手段、形式、表達等各方面更和我的動機要一致起來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李小萌:同樣是一條新聞發佈會的一句話,一種説法,怎麼樣就是屬於照本宣科,怎麼樣就是屬於你説的豐富情感?

    王旭明:我給你舉個例子,比方説我們對困難學生的資助,大家也都非常關心,當然對困難學生的支持、幫助有多種形式,比方民間的,比方個人的,比方説社會組織形態的,比方説政府的等等。我是從前年開始做起這個工作,我認為在這些工作裏頭,起著最主要作用的,應該宣傳到每一個老百姓心中的,深入到人心的,應該是國家政策,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國家政策對有一些部門可能沒有全部涉及到,但是對這樣一個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國家這幾年確實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獎、減、貸、助、免等等這樣一整套完整的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如果我們相當多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甚至學校不知道、不清楚,在一味地等待著民間或者個人的援助,我覺得這是本末倒置。所以我始終利用一切機會,利用一切空間和時間,在呼籲更多的人宣傳國家政策,讓國家政策走進老百姓心目當中去。

    李小萌:是不是説明沒有把這個政策給大家解釋清楚,在該説的場合沒有給大家説到位?

    王旭明:所以我在不遺餘力地,甚至冒著被誤解的危險來説,比方説我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我的原話是:如果新聞單位,如果我們的媒體對國家政策,包括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在內的國家政策,不去認真地宣傳、不去積極地宣傳,説淺了是對這樣一項國家政策的無知,説深了是對國家政策的漠視,這是完整一套話,大家在網上都可以查到的。當然後來被網民或者是某些媒體概括成媒體無知論,當然這完全不相等的,但是我覺得我沒有錯,我堅信,我還特別高興地看到,我覺得我的這種努力和呼籲,也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比方説今年,我們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就專門開闢了一個欄目,叫做政策解讀,我看了這個欄目我簡直高興得要跳起來,後來我還真的在其它報紙,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都陸續看到了這樣的欄目,我感到很欣慰。

    7月9日早8點,在教育部7樓的辦公室,剛上班的王旭明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瀏覽當天的報紙,上網蒐集相關的教育資訊。對於媒體關於教育政策的報道,王旭明都能在第一時間看到。

    在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新聞前,王旭明有時會專門拿出一段時間來針對近期關於教育的報道進行簡單點評,評價報道中的亮點.對媒體報道的細緻關注,也讓更多的媒體記者認為王旭明更善於同記者進行溝通。

    王旭明:他們説你作為新聞發言人你在那裏評論人家報道幹嘛,我説一個很好的新聞發佈會,這是一個很好的場合,和新聞界溝通的場合,我除了發佈新聞之外,我把我看到的媒體報道的情況,我的感受,利用這個場合交流一下有什麼不可以?幹嘛人要非得有一定模式那樣去生活,所以我就基本上隔三差五地利用新聞發佈會時間,把我自己閱讀報道的一些感受在那裏交流,那天我就是在交流這些報道的感受,這樣一種情懷就被涌動起來,就有了這樣一番話,這樣一番話如果説完全在那裏突然就冒出來了,也不大可能,因為有平常大量的思考的積累。

    李小萌:當你説這樣做是媒體的無知的時候。

    王旭明:真正負責任的媒體和負責任的記者,我沒有看到一位有這種評價,我所看到的評價簡單地説媒體無知,或者説我可以斷定,或者説沒有參加會議,或者説沒有看完全部實錄,或者説沒有對現場有任何了解等等,都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因此我覺得沒有給我造成什麼負面影響。我認為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這個我倒是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當你要邁出這一步,哪一步,就是你不是照本宣科,你要努力地去提升理念,你要努力地去豐富情感,你要努力地去引發深刻,如果你堅定了你這樣的理念,那麼你同時你就要做好這種心理素質,當人們不理解的時候,當人們還在誤解的時候等等,你怎麼辦?我覺得我惟一的一個優點就是心理素質特好。我是1998年到的機關裏工作,我們國家,我們的教育部門,制定了太多的好的政策,有太多的好的對策,出現了問題也真是有了很多好的辦法來應對,但是確實沒有完全地把這些好的政策、好的辦法給老百姓説足説透説到位,我認為這個也不奇怪,因為我們提出政務公開不過才幾年的時間,包括我自己在內,如果我不是從事這個工作的話,我太習慣於不公開,我太習慣於內部運作,我太習慣於我們開會和念文件了,而現在我們要把我們太習慣於的這幾種形式轉化為我們還不習慣的公開的這樣一種形式,這可能要有一個過程。

    而實際上,對於王旭明來説,成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當新聞發言人的20年前,他還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1983年,26歲的王旭明也開始了和教育的不解之緣。從普通教師到學校副校長,他用了八年的時間。1991年,王旭明進入中國教育報社,成為了一名記者。在六年後的黨的十五大上,已經成為主任記者的王旭明在報道中表現出色,這也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一次重要轉機。不久,王旭明離開新聞單位,擔任了教育部辦公廳新聞處處長。2003年,46歲的王旭明出任教育部的新聞發言人。

    8年教師經歷、7年記者經驗、5年行政工作,這,都成為王旭明做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前的獨特經歷。

    李小萌:做過記者,做過老師,跟我們説説你最初對於職業的理想是什麼?

    王旭明:我最初對職業的理想就是當老師,我覺得當老師特別好,實際上我畢業以後,我當老師還不是分配的,是我走後門托關係。

    李小萌:是不是有點口無遮攔的那種習慣呢?

    王旭明:可能還要看什麼情況,這個我覺得作為咱們東方人,確實比較內斂,這個性格非常好。但是我覺得應該東西方融合一點,我覺得西方人那種稍稍有點開放,那種豪放,也是挺好的,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應該是我覺得我在追求,就是東方、西方這兩種人的性格融在一起,既有點豪放,又有些內斂。

    李小萌:你跟我們説説什麼樣的新聞一定會帶來銷量,什麼樣的新聞一定會引起社會的關注?

    王旭明:從政策這個層面上來説,能夠對當時的情況起著某種重大的扭轉性的作用的那種政策,重大的、新鮮的政策,能夠引起轟動。除此之外,就是對政策的解釋這個層面上,有一些觀念性的東西容易引起轟動。

    王旭明:我之所以説新聞發言人是一種特殊的官員,就是你必須要懂媒體,你必須要知道他的心理,他獲取各種資料和來源的心理必須得知道,深深地了解。

    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媒體的王旭明,在他做新聞發言人工作的四年裏,有時卻因為媒體的不準確、不完整的報道,而讓公眾對他産生過誤解.2006年3月,某網站上出現了針對王旭明的文章,文章摘選轉述了他這樣的一段話:北大、清華這些優質教育資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較貴,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場買東西,如果有錢,可以去買1萬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沒錢,就只能去小店,買100元一套的衣服穿。這在王旭明看來是片面曲解自己原文、甚至是捕風捉影的話,也被有的媒體報道概括成“教育買衣論”。

    那麼,在報道背後,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對於自己的言論被斷章取義或歪曲理解,王旭明又是怎麼看的呢?

    李小萌:在你解釋一個國家政策的時候,把有錢沒錢作為一種比喻,這明顯會碰到絕大多數人敏感的神經。

    王旭明:這段話首先更正一下,這段話不是新聞發佈時候説的,是在一個私下的場合,跟記者們有聊天,那樣的一種場合下説的,我強調這一條,就是新聞發佈的場合當然相對要正式一點,這是非正式的。

    李小萌:你覺得這件事是不是被那些跟你聊天的記者出賣了呢?

    王旭明:有這種感覺,當然我們現在又很友好了。

    李小萌:當時你找他們算帳了嗎?

    王旭明:那當然,要及時把網上撤下來。

    李小萌:來不及了。

    王旭明:最要命的是這段話當時是作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回應全國人大代表質詢,最要命是這條,你想想兩會期間就以我的身份、地位,和當時的情況我也沒有那個資格在那個時候去回應人大代表,但是事實上也不是,所以這個必須要説明。

    王旭明:我在這裡前面説的那個論點説得是很清楚的,就是人們在選擇教育的時候,考慮自己的經濟資源,頓號,智力資源等,現在很多人,就引用論者的教育滿意論,你看又是一個斷章取義,他把我那個智力資源不提了,只提,你要只提經濟資源等於教育滿意論,這是相等的,我後面還有智力資源。

    李小萌:可是你哪有機會去解釋?

    王旭明:所以我今天利用這個機會去解釋,我當然希望能夠準確地理解我的話。

    李小萌:如果説這是一次被記者出賣的經歷的話,你現在是不是特恨記者?

    王旭明:曾經,我認為新聞發言人和記者,應該是始終保持朋友的關係,這個事情之後我確實收到了一種很粉碎性的打擊,我想可能這種觀念確實不能夠再撐著了。做這件事的記者,我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冷戰的,不理他的,但是有一天我在讀報過程當中突然看見了他寫的一篇報道,他報道什麼呢?他説報道我們安徽的四個高中生、中學生和小學生,四個學生,因為被當地公安機關誤以為是殺人案的嫌疑犯,把這四個學生都給逮了起來,一下關了幾十天,後來真的兇犯出來,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而經過了這樣的不幸之後,出來以後,完全憔悴了,完全被擊垮了,他描寫了這四個人的狀態,都接受了採訪,這四個人有的想跳河,有的生不如死,有的要轉學,離開自己很熟悉的環境要轉走等等,他把這種很深刻,很生動的描述了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在對學生,對教育上的問題的判斷的時候,要慎之又慎,因為那不僅僅是一個案子,那涉及到幾條鮮活的人命,我特別感動。我看完這篇報道之後,我主動給他打電話,我還通過他們臺部門的負責人給他打電話,我説我看這篇報道,他還真正在為教育在奔走呼號,我説還是很有良心的,我説我們不計較過去的那些坎坎坷坷,我們重新成為好朋友,繼續深入來往,現在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李小萌:大家可能離得遠看不清,從我這兒看旭明眼圈紅了好幾次,這麼容易動感情的人適合當新聞發言人嗎?

    王旭明:應該鍛鍊,比方更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情緒性的東西。

    李小萌:對記者從懷疑、動搖到重燃信心,那為什麼後來我們還是聽到旭明説請媒體像保護大熊貓一樣地保護我?

    王旭明:我實際上是這個意思,其實我本身沒有什麼可保護的,有些網上評論我看了,説你王旭明你還跟熊貓比,那是國寶。

    李小萌:你有那麼黑白分明嗎?

    王旭明:我那樣説當然是一種比喻,實際上我的意思是我在工作這幾年當中,和我的同行接觸當中,我深深感到新聞發言人,我剛才説了,是個新生的事物,是個小苗、是個雛形,是個很脆弱的,他又非常非常好,有著勃勃的生命力,充滿了生機,就是這樣一個東西,所以應該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這樣一個事物,如果比方説我心理素質脆弱一點,政治素質也再差一點,看到這些我真是跳樓了投河了上吊了,你説後邊人可能就不敢做這個,可能更多人就有一個不敢做這件事情,那可能就要退回去,或者退回到沒有新聞發言人,或者是退回到那我們就照本宣科吧,大家別像王旭明那樣那麼多説,你就照本宣科,不是有文件嗎,五號文件你就念,六號文件你就念,從頭念到尾煩,我管你煩不煩,記者滿意不滿意,我管你滿意不滿意,我完成了,我們就倒退到那個時候。

    李小萌:我本來以為今天見到的王旭明經常被人口誅筆伐,應該是焦頭爛額的一副樣子,結果發現他當新聞發言人當得是意猶未盡,樂在其中,是不是?

    王旭明:是,但是我雖然曾經説過這樣的話,我説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選擇是不是做新聞發言人,馬東跟我的聊天當中説,他問幾個新聞發言人,問到我的時候,別人都説我是工作需要,問到我的時候我説不做,説你為什麼不做呢?我説當然很複雜的原因,但是要我現在説,我只能説我認為我的生命不能承受新聞發言人之重的重,但是現在我已經做了,並且繼續做下去,或者以後還讓我做,我之所以還很矛盾,還要做,並且做好,我確確實實感到,這個事情太重要了,如果你把這個事情做好了,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於我們政策的效果,對於老百姓理解和擁護的程度太重要了,這個遠比很高很高規格的會議,很重很重的文件,很行政性強的通知要管用得多。

    李小萌:你剛才説的讓我想起來,我採訪衛生部的新聞發言人毛群安的時候,他的一個説法,他説現在能夠被關注就是我們的勝利,這是不是你們發言人現在一個共同的追求?

    王旭明:衛生部的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和公安部的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加上我,我們三位。2006年1月1號開始第一次國務院新聞辦宣佈在這三個部委率先推出定時定點新聞發佈會的制度,那是考驗的,定時定點你也知道,原來是我搭臺別人唱戲,現在改成了我自己搭臺我自己唱戲,放到臺子上我就要説一段,各種問題答來,確實壓力不小。我們經常有時候在誰受到最多攻擊的時候,有時候開會碰到,拍拍肩膀,或者幾句安慰的話。

    李小萌:這麼悲壯?

    王旭明:拍拍肩膀,我們互相勉勵著前行。

    李小萌:當被媒體揪出來的言論出現在各種網絡、報紙上的時候,你們內部的領導對你沒有任何懷疑和質問嗎?

    王旭明:我每次新聞發佈會之後,因為網上有實錄,周部長他經常跟我説你在什麼什麼話題的時候,你轉折生硬了,你應該那樣轉一下,在什麼什麼話題的時候你結束太愣,太突,你應該再多加一句什麼什麼話,如果他沒有全篇看下來,沒有領略其中的味道,是説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李小萌:也就是説全篇看了之後,註定就不會産生那些斷章取義和誤解?

    王旭明:應該是。

    王旭明:謝謝。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我們教育部今年的例行新聞發佈會,現在已經進入7月,大家知道全國高考已經結束,閱卷工作也已基本結束,馬上開始的就是錄取工作,大家對招生錄取工作一定非常關心,今年已經要求各級招生辦公室要在自己的招生信息網絡品平臺上,對本行政區域內享有政策性鼓勵和分數照顧的學生的名單,包括學校錄取的保送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等都要上網公示,規範招生行為,同時對於除此之外的極其個別和特殊情況,要按照集體議事和民主決策的原則來辦理,不允許個人説了算。大家此外還關心所謂填第一志願,高分填第一志願差幾分沒有錄取,第二志願一下就下來了,這樣的問題,大家也非常關心,今年我們特別要求各省級招生辦要因地制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考生志願填報和投檔的模式,採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提高考生志願滿足率,特別是增加非第一志願高分考生錄取的機會。除此之外,我們還特別提醒在五個方面特別提醒考生和考生家長,您一定要了解五個方面的政策信息,一個,教育部所有的招生政策都是陽光的,都通過陽光平臺進行錄取和招生,陽光平臺的招生信息的網站,大家查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第二個,凡是想讀教育部所屬的六所師範大學,要注意相關政策,在你報考這六所師範院校的時候,還要考慮你將來畢業以後的去鄉一級一系列的問題,要注意相關政策。最後我們特別特性考生和家長,不要給任何招生詐騙分子以可乘之機,我們國家的高考是有一套,我們國家的高等學校是有一套嚴格完整的招生錄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機制的,沒有經過“陽光”進入的錄取的學生和學校,要切忌不要受騙上當。我的發佈到此,歡迎各位提問,謝謝。

    觀 眾:您好,我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春報的記者,剛才您提到,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做好當地高分落榜生的照顧的問題,我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具體措施會有哪些,在這個措施當中,我們如何杜絕暗箱操作的問題,謝謝。

    王旭明:這個高分落榜生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可以明確地説,無論你是哪一種情況掉下來了,要進入另外一所比較高分的學校,接近於這種情況的高分學校都要通過陽光平臺,因此我想通過陽光平臺,我們是在陽光平臺上操作,包括最後的結果也在陽光平臺上公示,可以有效地避免您説那種情況發生。

    觀 眾:謝謝。我是青年報記者,想問一下教育部發佈一個政策,你在去了解一個政策的時候,內部在教育部內部你怎麼協調,你覺得教育部給你的內部協調這塊權力是不是足夠大,謝謝。

    王旭明:新聞發言人是一個符號,他這個符號絕不是説就他自己,那是演員或者説是主持人,他可能就代表他自己,頂多代表節目組,而新聞發言人是站在這裡代表他後面所供職的那級政府,而這一級政府就包括各個部門,包括這一職能政府,比如教育部包括我二十幾個司局,包括教育部黨組,我要代表這二十幾個司局和教育部黨組在這裡發言,所以我幕後的那些策劃、溝通、組織、協調、聯絡甚至各個方面的這種工作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李小萌:我們快問快答,第一時間簡短回答。請問你做新聞發言人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王旭明:心理素質好。

    李小萌:對自己最滿意的是什麼?

    王旭明:親和力。

    李小萌:最不滿意的是什麼?

    王旭明:固執。缺點是急躁。

    李小萌:我們還有最後一個環節,請您給我們留下一句話。

    王旭明:我就寫三個字,新聞發言人就是架橋人。

    李小萌:好,可以在這簽個名。

    王旭明:就這三個字寫得還不錯。

    李小萌:那我們謝謝王旭明。謝謝。

更多精彩欄目推薦:

[百姓故事]昔日打虎英雄化身今朝護獸功臣

[時空連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為解堵出新招

[東方之子]哈工大校長回憶高考被拒經歷

[講述]上海動物園為火烈鳥徵尋如意郎君

[走近科學]專家揭密幾種古陶器仿製手段

責編:嚴晉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