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百姓紀事》專欄
新華網石家莊6月21日電(記者王炳美、曹國廠)日客流量達25萬人次,黃金週期間日客流量則超過30萬人次。走進被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稱作“北方購物天堂”的箱包之都白溝,置身那櫛比鱗次的商鋪、車水馬龍的人流物流、喧囂熱鬧的商販之中,你如何能想像這裡曾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的村街集市。
談起變化,土生土長的白溝百姓周明波説,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威力大;白溝鎮的黨委書記李洪強講,是白溝的莊稼漢創造了草根經濟奇觀!
3萬多農民洗腳上田當老闆
40多歲,一身現代都市女性裝束,一頭燙髮,談笑從容。張金英,20多年前還是個樸實的農村姑娘;20多年後,她和3萬多土裏刨食的鄉親依託箱包市場的發展,洗腳上田做了老闆,把産品賣到法國、俄羅斯、日本、美國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白溝,位於北京、天津、河北保定三市的腹地,隸屬於河北省高碑店市。在計劃經濟時代,這裡人多地少,是遠近聞名的窮鄉。上世紀70年代末,一些農民為求活路開始用人造革加工自行車座套和簡易手提袋。如今是白溝一家本地品牌企業總經理的張金英,也是從那時起開始從農民變成“一個農家手工作坊裏的女工,工具只有一台縫紉機”。
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張金英向記者回顧了當時的情景:“當時一般家庭作坊的分工是,男人負責購買原輔材料,女人縫包,男人擺地攤或走街串巷去賣。”在她家裏就是父親負責購買原輔料,自己和母親縫包,然後父親去賣包。
“那時做的包色調和款式都非常單一,頂多在包上印上‘北京’‘上海’等字樣,一隻包賣兩塊錢,能賺兩三毛錢。”
1986年以後,張金英見有些鄰居從廣州買回樣品照著做,而她則開始直接從廣州進貨在白溝銷售。逐漸地,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她已註冊了自己的公司和商標,並代理國際箱包品牌。
張金英介紹説,在白溝鎮經營箱包的本地人中,大部分都是靠小作坊起家當老闆的。由於沒有什麼技術難題,普通工人在一個生産廠家幹上幾年也就成了熟練工,之後他們就會自立門戶。一般來説,每個10年以上的企業都已經培養出10來個另立門戶的同行“老闆”。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白溝鎮300人以上規模的企業有300家,個體加工企業3000多家,全鎮有固定門店1萬多家,經營攤位3萬多個,其中經營主體95%以上是當地農民。這也就意味著白溝鎮有3萬多農民成了“老闆”,而這個鎮的總人口是11萬。
從無牌、冒牌到創牌,白溝人開始講品牌
從泥土裏走出的農民當年“根本沒有商標品牌的概念,哪個商品好賣就貼哪個牌子”,以致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白溝市場倣冒盛行,白溝市場也因此遭受重創。但記者近期在白溝採訪時,幾乎沒有人願意提及那段歷史。
據了解,白溝倣冒盛行的那段時間不少本地生意人曾因此被迫離開自己發家的行業,背井離鄉外出闖蕩。從1993年開始,在白溝鎮政府的引導下,一場長達10年的“自救運動”在白溝展開,經過10年規範整頓之後,白溝市場重現了活力。
在白溝箱包交易城三樓,記者以購物者身份到部分箱包店了解情況。記者稱想預訂一批拉桿箱,問拿貨時是否可以每個箱子加價5元錢以便拿回扣,每次還沒等問完,店老闆就説:“買再多的箱子也不可能給你拿回扣。”
一位經營拉桿箱和鋁合金儀器包裝箱的店老闆李紅雨説:“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如果你拿走的箱子出現任何問題,在外面一説,我們生意就做不成了,我們不會為一些蠅頭小利毀了自己的品牌和信譽。”
他説,永恒的誠信才有永恒的效益。現在白溝有個體加工企業幾千家,固定門店1萬多家,這麼多的企業靠的是接訂單、搞批發,而不是一錘子買賣。
經營專業公文包、男士包的丁志良説,白溝市場吸引了國內外5000個品牌,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質量稍有問題就沒有回頭客和訂單,這樣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很快被淘汰。“樹立一個品牌形象需要10年,而毀一個品牌可能只需要一天,或者是一件事。”丁志良説,“質量第一、價格其次,公認的質量才是最大的競爭優勢。”
目前,白溝已形成産業基地和市場的良性互動,並走出了一條從無牌-冒牌-倣牌-貼牌-創牌的名牌薈萃之路。15年前曾經遭受了“毀牌”重創後的白溝人已深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質量與誠信才是無窮的資源。
從“萬元戶”到“百萬元戶”
20多年前,如果哪個村出了個“萬元戶”,一定會成為致富的典型,村民也一定會對這個“萬元戶”羨慕不已。然而,今天白溝的年人均收入就已達到8800多元。記者在白溝鎮仁和莊村走訪,65歲的村支書周明波給記者説了這樣一句“掏心窩子”的話:“‘萬元戶’那早就是歷史了,在仁和莊村,百萬元戶也算是平平常常。”
仁和莊村現有700多戶、3340來口人,400畝土地。記者看到,這個村戶戶住的都是二層聯排別墅。在這個人均只有一分多地的村子裏,何以有那麼多的百萬元戶呢?
周明波介紹,這得益於白溝市場的發展,現在仁和莊村以土地入股建有五金皮革城、國際箱包城、服裝城、服飾輔料城等4個億元項目,其中服裝城60%的股份屬仁和莊村所有,服飾輔料城完全是仁和莊村的項目。
周明波説,早在2002年,這個村人均收入就達到了6000元,5年來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仁和莊村民收入一靠經營箱包、皮革五金、箱包輔料、服裝等;二靠出租門店、住房等,這項收入比較固定,每年戶均收入有三四萬元;三靠集體紅利,僅服飾輔料城項目,年利潤就達1500多萬元,人均獲利近5000元。村裏還規定,60歲以上的村民每年發給2100元,60歲以下者每年發給1800元。
另外,村民就醫有醫保,孩子從入托至上高中全免費,考上大學還有獎勵。據介紹,在仁和莊村,“最沒有生意頭腦”、靠蹬三輪車謀生的人每天也掙六七十元。
記者在仁和莊村採訪時,最大的感受是白溝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帶動了農民思想意識的轉變。“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富裕起來的仁和莊村不斷強化發展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促使農民舊有的小農意識轉化為商人意識,農民心態轉化為市民心態,徹底改變農民舊有的“三個月種田、三個月過年、三個月悠閒、三個月耍錢”的陋習。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