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02:08 來源:
孫寶印
孫寶印
CCTV.com消息(記者多國麗): 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冰”在哪兒?從安倍訪華的“破冰”到現在溫家寶訪日的“融冰”,今日中日關係應該走一條什麼的道路?這是央視主播孫寶印在他主持的《環球時訊》中思考並期望能得到答案的問題。
在主持《環球時訊》之前,孫寶印做過六年駐日記者。在這樣資深的背景下,他對於中日關係有自己的看法。他説,中日之間對於對方的報道,在過去有太多渲染之處,所以,追求素描的報道,應該是兩國媒體共同努力的目標。
而在他的眼中,《環球時訊》在溫總理訪日期間製作的三期特別節目中正體現了這種理念。
“經濟交流是兩國交流的重點,但是它卻在一定程度上有下滑的趨勢,那麼經濟交流的前景如何,這是我們需要在第一期‘經濟篇’去分析的問題;‘民意篇’會探討兩國百姓之間的交流是否充分,媒體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而‘政治篇’則是由政治家在宏觀層面上來討論。”孫寶印説。
在談到“媒體的作用”這樣一個話題時,他認為這些年中日之間的不和諧,與一些媒體的故意誇大,甚至是歪曲報道有一定關係。
孫寶印:比如説2002年五名朝鮮難民衝擊瀋陽日本領事館,守衛領事館的中國武警遵照職責將五人拖離現場。但這件事卻在日本引起渲然大波,日本媒體紛紛把矛頭指向中國,認為中國侵犯日本主權、不講人道,這其實是一種情緒化的煽動。實際上,武警的行為只是在恪守他的職責,而他的職責的所在恰恰是保護外國使領館的安全。
日本的一些報紙赫然以“強烈抗議侵害主權”這樣的語言作為大標題;而中國武警阻攔不明身份者闖入領事館的經過被拍成了錄象發佈到全世界,特別是日本的電視臺一再重復播放婦女掙扎、女孩在旁哭泣的畫面。這種鏡頭對於觀眾的眼球刺激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記者:中國的媒體是否也會有誇大之處呢?
孫寶印:我們的一些報紙也會有些情緒化的東西,比如曾經出現過的“東芝筆記本”、“帕傑羅”以及“日航中國乘客滯留機場”等事件,很多媒體都落在了“民族歧視”這一點上。這樣的報道當然會迅速引起共鳴,但同時也會出現偏頗。
記者:那麼媒體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孫寶印:我們應該給媒體一個準確的定位,媒體不是去炒作,而是應該以一種素描的態度去報道事實。是什麼樣,就怎麼樣去描述。就像《環球時訊》這次的報道,叫“融冰之旅”,我們要讓別人明白,“冰”在哪兒,從“破冰”到“融冰”,應該如何來走這條道路。
日本有個詞叫“等身大”,就是説,跟你的身高一樣大。中國需要報道一個等身大的日本,日本也需要報道一個等身大的中國。這應該成為兩國媒體共同追求的目標。
“素描”,是孫寶印強調的詞彙,他説,素描雖然是用黑色的線條來勾勒,但並不會給人以過於客觀而失去熱情的感覺。他引用了中國古代的“墨分五色”,黑色線條勾勒起來的形象仍然能會有立體感,甚至是五彩繽紛的。
中日之間,其實一直在關注著對方
1999年3月,孫寶印以中央電視臺駐日記者,並且是記者站建設者的身份來到日本。“當時我和同事楊少波提著行李,不知道下一次回國是什麼時候,一下子就飛過去了。”孫寶印笑著説。
既然是初創,在住宿辦公等硬體設施上肯定是不完善的。但在軟體上,他們投入了極高的熱情。去到日本的二十天裏,他們就完成了租房、買傢具、佈置辦公室等基本的建站工作。3月27日,他們往《新聞聯播》發出了第一條消息,日本國會通過了新的日美防衛指針相關法案。而拍攝製作這條重要新聞的器材,包括磁帶都是向日本NHK電視臺借的。
“剛到日本的最初時間裏,與日本的民眾、政府與媒體的溝通有沒有遇到障礙?”記者問。
孫寶印搖頭,“這個沒有,兩國在1964年開始就已經互派記者,有很長時間的傳統了。因為日本是一個近鄰,而且是一個很特殊的鄰居,所以中國對日本的報道是始終的,其實這你也能感覺得到。”
他拿自己舉例,“就拿我來説,我去日本之前做過《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的記者,現在又在《環球時訊》做主持人。但別人見到我,馬上就會想到我曾經是一個駐日記者。這個符號的色彩是非常濃的。這並不是説大家如何看重你的報道,更主要地説明大家關注來自日本的報道。”
同樣,日本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的採訪中,有驚喜,有遺憾,也有採訪到珍貴內容的慶倖。
他講到這樣一個故事。2001年12月,他與同事楊少波到離日本高知縣有幾十公里的小山村裏去找一位叫做尾原竹善的老人。這位已經70多歲的老人是原“731”部隊消毒班的隊員,曾經七次參與細菌野外實驗,戰爭結束後,他就過著一種近似于隱姓埋名的生活。直到在日本一些和平團體的成員動員之後,他才坦呈了那一段不光彩的,但又讓他痛苦終生的歷史。
老人住的相當偏僻,獨門獨戶,而且連馬路都不通。“沒有正經的道,全是盤山的土路。”孫寶印説。大費週折後的他們才找到了老人。但他們與老人的相處卻是融洽的,中午飯的時候,老人與他的夫人從自己種的小菜園裏摘了菜,做了豆腐,炸了小魚招待遠道而來的兩位中國記者。素雅但美味的小菜讓孫寶印至今難忘。
“但是,尾原竹善老人前不久去世了。”孫寶印從日本友人的郵件中得到了這個讓人難過的消息。“如果當年老人沒有説出自己的身世,根本就不會有人知道在那個偏僻的山區一個默默無聞老頭的故事,一段史實將被埋沒。其實在日本,還沒有公開講述自己侵華經歷的老兵有很多,但隨著歲月的逝去,他們也漸漸在消失。”孫寶印遺憾地説。
但在當代日本,仍然有很多人從事著中日友好的事業。如中國歸還者聯絡會,這是一個由原侵華日軍官兵組成的反戰組織,他們辦雜誌,到處演講,以一生之力來促進中日友好。由於成員的相繼離世,中歸聯于2003年解散。繼承老一輩遺志的,是一個由年輕人們組成的“撫順奇跡繼承會”,他們正在延續著前輩們的精神。
同時,孫寶印提到其實中日之間的新聞報道也有一個傳統可以繼承。因為中日互派記者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了,其中中國各媒體派駐日本的記者累計達150多人。
現在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民間組織叫做“中日新聞事業促進會”,每年都要舉行與日本媒體的交流會、研討會,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先去了解,然後報道。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然而的確需要雙方的媒體去共同努力實踐之。
責編:多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