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吳儀暢談中國發展 冀望中美增進理解信任(全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4日 11:02 來源:
專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簡訊: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
吳儀: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有利增信釋疑 至關重要
專家:中美應當通過戰略經濟對話加強理解和溝通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今起開談 雙邊貿易將成為重點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規格空前 大國互動立足平等

    來源:外交部網站

    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進行了主旨發言。以下為發言全文:

    多年來,我們在與美國朝野和社會各界交往中深深感到,一些美國朋友對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僅知之不多,而且誤解不少,這不利於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利用首次對話的機會,向美國朋友介紹一下:這些年來中國究竟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為什麼要選擇這條道路?這條道路未來又如何走?特別希望讓世人知道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不是威脅而是機遇,是一種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力量。我希望通過這次對話能使你們對中國有個比較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更加了解中國,增加我們相互的理解和信任。

    在簡短的發言中要講清楚中國發展道路問題,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講。

    一、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中國人民選擇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慘痛的歷史和現實的巨大成就所作出的明智選擇。

    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有著與外來文化取長補短、兼容並蓄的傳統。我們的祖先歷來強調“以和為貴”。歷史上,中國在對外交往中始終強調親仁善鄰、和而不同。2000多年前,中國與周邊國家有使節往來、商品交易、文化交流,漢朝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陸上“絲綢之路”。1000多年前,中國對外交往海陸並重,盛況空前,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遠銷亞歐諸多國家;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艦隊“七下西洋”,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去的是先進的農耕和手工藝技術,還有精美的産品和真誠的友誼。這樣的文化傳統決定了今天的中國必然選擇和平發展延續歷史,並融入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潮流。

    從19世紀80年代之後的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到庚子之亂乃至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侵華戰爭,中國慘遭東西方列強的屠戮和極其野蠻的經濟掠奪;再加上封建腐敗和連年內亂,中國主權淪喪、生靈涂炭、國力衰弱、民不聊生。深重的災難、慘痛的事實使中華民族深知和平之珍貴、發展之重要。這樣的歷史實踐形成了中國人民渴望和平、企求安定的心理,堅定了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念。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發展道路上艱辛探索,既經歷過成功的喜悅,也經受過失敗的挫折。從1978年開始,中國開啟了新的征程,從計劃轉向市場,從封閉轉向開放,從自成一體轉向融入經濟全球化,走獨立自主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實踐充分證明,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是正確的,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順應時代潮流。中國將沿著這條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致力於國內發展

    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它體現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

    (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具有發展中國家二元結構的典型特徵。人口多、底子薄,自然地理條件差距和人口資源分佈差距很大,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也很大。從城鄉差距看,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3255元,城鄉收入差距為3.2:1。從地區差距看,2005年,東中西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分別為24905元、11930元、9280元,比例為2.68:1.28:1;東中西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2584元、8787元、8598元,比例為1.46:1.02:1。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只有1700美元,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後。改變中國生産力不發達的狀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即使到2020年,按7%至8%的年均增長率計算,考慮到人口增長因素,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將接近4500美元,這與1999年的上中等收入國家4900美元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認識中國發展狀況,不能僅看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和城市,更需要了解中國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只有長期專注于發展,才能為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

    (二)中國人民生活僅在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中國人民總體上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總體上還較低。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享有的公共服務也不足。還有約1/4的人口沒有達到小康生活標準,主要集中在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按中國的貧困標準計算,農村還有2300多萬貧困人口,剛脫貧的5000多萬人還處於不穩定狀況。如果按世界銀行的標準(每天消費不足1美元)計算,中國貧困人口將高達1.5億。此外,根據最新統計,全國還有8296萬殘疾人。

    (三)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遠未完成。目前,中國農業勞動力佔全部就業比重仍遠遠高於工業化國家,也高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005年,全國城鄉就業人數為7.58億人。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市轉移的任務極其艱巨,預計未來20年農村還將轉移出3億人口。未來十幾年,中國每年將新增人口800萬至1000萬。而在現有經濟結構下,按經濟增長保持7%至8%的速度計算,中國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和補充自然裁員1000多萬。目前,中國城市化水平低於世界平均值,預計到2010年可能達到47%。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必須致力於加快經濟發展,處理好已經和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逐步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

    (四)中國發展任務艱巨但前景樂觀。中國已經確定到2020年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然後,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這樣分階段相銜接的發展目標,是在綜合考慮中國實際的基礎上經過論證後確定的,需要經過不懈努力才能實現。1979年-200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6%。這種快速增長勢頭在未來15年還將繼續保持下去。中國具備著在一個較長時期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潛力和條件:因為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居民儲蓄率保持較高水平,擁有豐富且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資源,改革開放將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中國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1/3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