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評:冬季用煤高峰不是礦難多發的必然原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9日 16:48 來源:
專題:關注安全生産 遏制礦難

黑的煤紅的血冰的淚 麻木比礦難本身更可怕
時評:比礦難更可怕的是麻木
"地方政府心慈手軟" 追求最大利益引發礦難回潮
礦難反思:“不能再用生命來換取我們的決心”
《南方都市報》:礦難,話已經説盡,痛仍然存在

    新華網太原11月29日電(記者 王?坤)入冬以來,我國煤礦安全形勢頻頻告急,雲南、黑龍江11月25日同一天發生兩起特大礦難,山西進入11月後發生3起死亡20人以上的煤礦安全事故。

    近年來,似乎成了一個若隱若現的“規律”,每到冬季用煤高峰,煤礦重大事故就會有所抬頭。冬季似乎成了煤礦安全邁不過的一道門檻。

    但是,冬季用煤高峰不是礦難多發的必然原因。我國煤礦安全管理良莠不齊,有的地方十分混亂,這才是安全生産的最大隱患。

    面對冬季用煤高峰事故頻發,當前要消除三個認識誤區:

    一是“冬季用煤高峰是超能力生産的高峰”。其實不儘然。如果宏觀調控部門能運用市場或政策手段,引導煤礦均衡安排生産,讓煤礦、煤運、交通部門在科學儲運、均衡安排運力、反季節存煤上多下工夫,就會大大緩解冬季用煤的壓力,從根本上遏制煤礦的超産衝動。

    二是“冬季用煤進入高峰,管理上難度很大。”管理的最大價值是讓無序進入有序、讓盲目服從科學。但是不少煤炭生産企業越是在冬季,越是一門心思求産量,無心問及管理。尤其是一些地方中小煤礦更是全無章法,根本不顧安全操作規程。個別小煤礦是“一流的産量、二流的設備、三流的人才、末流的管理”,這樣的煤礦不出事才怪呢!

    三是“冬季超産是必然,監管再嚴也要出事。”這是陷入了被動的“宿命”。同樣是監管,有真監管還是假監管,還有監管力度是輕還是重、監管密度是大還是小、監管水平是高還是低的問題。

    總之,冬季礦難多發最主要的還是主觀上的原因。煤炭企業、政府監管和宏觀調控部門應當形成合力,在保證“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搞好冬季煤炭生産和市場供應。

責編:閆冬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