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記錄中國》通過邀請到節目中的記者,為我們揭開記者職業的神秘面紗,也透過記者的眼睛來觀察、記錄中國。
記者與新聞同在
中央電視臺記者 冀惠彥
記錄農村基層的新聞
《重慶日報》“窩囊”記者 羅成友
重慶43個縣全都去過,1081個鄉鎮去過700多個;每年有300天在村鎮採訪,
每年平均發稿300篇,90%的內容是農村基層的新聞;在愛人的眼裏,他窩囊,傻,摳門 ,不象記者的樣子,就象一個農民,但是這一切正是由於他對於農村和農業有著很深的感情。
記者與我們時代共同前行
《青島日報》 專家記者辛梅
作為《青島日報》專門跑港務局的記者,辛梅對於港務局的工作極為熟悉,幾乎成了一個專家。也正是在熟悉的基礎上,她發現了技術工人許振超(全國勞模,青島前灣碼頭集裝箱專家)的價值,報道出來以後,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
用真心喚醒良知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向菲
向菲是一檔夜間談話節目的主持人,每天通過小故事幫助人進行人生抉擇。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很多面臨界選擇的人在向菲的幫助下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曾幫助過三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老余就是其中的一個。
走入採訪者的內心
新華社記者 張延平
張延平是新華社的記者,她采寫過很多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張雲泉,楊業功,王順友等等都是她筆下的人物。她的作品細緻入微,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在採訪王順友的過程中,作為一個女記者,跟隨王順友在山區的郵路上走了兩天,在各種條件下採訪王順友,使得王順友在記者的面前袒露自已的內心,許多生動的細節被記錄了下來。這是一次採訪,也是一次人與人信任和溝通的過程。
堅守“焦點”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記者 曲長纓
1994年4月《焦點訪談》剛剛創立時,曲長纓就加盟《焦點訪談》成為了一名輿論監督記者。1994年,曲長纓製作出他的第一期輿論監督節目。曲長纓製作的輿論監督的片子不勝枚舉。在節目當中,人們看到的是他的犀利,敏銳,和正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一期期節目的背後,他和他的夥伴們需要面對些什麼。危險,誣陷,誤解,無奈,都是他們經常要面對的東西。這是他和他的夥伴選擇堅守的背後所不為人知的東西。
記錄三峽五十年的變化
三峽群體:《湖北日報》記者 張其軍、周芳、鮮于小明
他們是湖北日報社老中青三代的記者,這些記者基本上都是湖北人,他們對長江,對三峽有著深深的感情。關注三峽就是關注他們自已的家。也正是這種對於三峽的家園一樣的情感,使得這個群體在五十年時間裏,以持續的激情,記錄著三峽的變化。給世人留下了一份完整的記錄。這個持續半個世紀的報道是湖北日報社三代記者生命和激情的見證。
中國“最美麗”女記者
河南電視臺記者 曹愛文
現場採訪方向:生命比什麼都重要。在一次採訪落水少女的報道現場,曹愛文不是先去採訪,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經過多次努力,女孩最終沒能醒來。看著女孩的屍體,曹愛文哭了,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這張照片一經上網,立刻引來眾多網友跟帖,很多網友稱之為當今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
他們從珠穆朗瑪峰歸來
報道珠峰的群體記者 中央電視臺記者張萌、《人民日報社》記者趙亞輝、《中國測繪報》記者吳江
珠穆郎瑪峰,世界最高的山峰。複雜的地殼變遷讓這座世界的屋脊的高度時時都發生著變化。2005年,中國的科考隊對珠峰重新測高。這個消息吸引了公眾的目光。而對於一個記者來説,能親身感受採訪報道這次考察會是一件幸事。然而,危險是人所共知的,更是超出人們想象的。但是,來自多家媒體的記者們用各種方式完成了這次採訪。可以説,採訪珠峰,是一次內心來精神的全面考驗,是一次放棄與不棄的較量。他們當中的一些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他們贏得了尊敬。
責編: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