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我喜歡──記者節,我有話要説
圖:記者節來臨小學生要當優秀記者
為和諧社會鼓與呼 寫在第七屆中國記者節前夕
記者節特稿:紅色政權的“耳目喉舌”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 (新華社記者隋笑飛、胡錦武)
“記者這個職業給你帶來的享受在什麼地方?”主持人敬一丹問。
“它讓我有機會接觸很多很普通但卻非常優秀的人,他們讓我覺得,我所信奉和追求的美好崇高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所以他們讓我覺得生活很美好,讓我由衷地熱愛我的工作,這就是我的幸福所在。”新華社高級記者張嚴平説。
中央電視台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記錄中國》錄製現場中的這一幕,溫暖並感動了在場觀眾。在第7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十幾位贏得公眾和同行們尊敬的記者,代表中國70多萬名新聞從業人員走進《記錄中國》。將於8日晚7點36分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的這期特別節目,通過記者的行動展示他們的風采,通過他們真誠的講述讓觀眾感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變化的亮點,講述記者這個職業的背後故事。
“我可以告慰老人家的是,我在戰地盡到了一個記者的職責,沒有給老人家丟臉。”5次赴伊拉克進行戰地採訪的中央電視臺記者冀惠彥欣慰地説。他每次去前線採訪,都沒讓老母親知道。見證歷史、記錄戰爭,不管有多危險,冀惠彥總是出現在離新聞現場最近的地方,他給了世界許多鏡頭,卻30年來沒有和家人拍過一張全家福。
“為什麼我在那裏,因為新聞在那裏。”人民日報記者趙亞輝平靜地説。他和中央電視臺記者張萌、中國測繪報記者吳江一起,講述了攀登珠峰的經過和心路歷程,共同經歷生死,每一個細節他們似乎都刻骨銘心。
“關鍵時刻我在場”,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履行著記者這個神聖職責,也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證明記者是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
重慶日報記者羅成友20年跑農村走基層,因為他覺得,“農村太需要我們記者去報道他們的情況,反映他們的呼聲”。湖北日報三代人用半個世紀的時間來記錄三峽,三峽工程對他們而言,已變成一種“責任”和“情感的載體”。
面對物質誘惑,中央電視臺記者曲長纓説:“你的心要像金子一樣把握住自己。”面對落水兒童,河南電視臺女記者曹愛文放棄採訪話筒進行搶救,她認為,“在報道面前,生命更重要”。他們的職業操守和人性光輝同樣震撼人心。
守望並記錄著世界的角角落落,追蹤並改變著社會的發展進程,記者用新聞的方式將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變化讓公眾知曉。現場來自清華大學的一位同學説,“戰地記者告訴我們記者應該不畏艱險,登珠峰的記者告訴我們記者要不斷追求人生的高度,救助小女孩的記者告訴我們記者應該具有人性光輝,這就是我們將來想做的記者。”(完)
責編:劉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