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晨報
![]() |
10月26日,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正在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統希拉克26日下午來到北京大學,向數百名中國師生發表演講。在題為《中法夥伴關係:一個為了和平與進步的雄心》的演講中,希拉克分析了當前國際局勢和中法關係,並寄語中國學生説,你們會影響世界未來的命運。
北大教育學院一年級研究生陳彥告訴晨報記者,希拉克熟悉中國文化,自己對他印象很好。
■北大隆重接待
最高禮遇迎接希拉克演講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北京大學的演講預定下午3點半開始,但是到2點半的時候,演講地北大辦公樓禮堂內已經幾乎坐滿了人。
禮堂內也被佈置得煥然一新,講臺上方懸挂着“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希拉克閣下北京大學演講會”巨幅標語,講臺後面則並排豎立着中、法兩國國旗和歐盟旗幟。
據悉,始建於1926年的北大辦公樓禮堂是北大古典園林區最宏偉的建築,原名施德樓,樓前的麒麟、丹墀均係圓明園遺物。辦公樓過去是燕京大學的“主樓”,當年司徒雷登做燕京大學校長時就在這裡辦公。如今它是北大的管理樞紐,北大的十多位校領導都在這裡辦公。
辦公樓內的禮堂是北大最重要的聚會場所。從北大西門進入,走過校友橋,經過華表,登上丹墀,走進辦公樓的西門,被北大校方視為最崇高的禮遇。
美國總統克林頓、德國總理施羅德、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國務卿賴斯等許多重量級貴賓都曾在這個禮堂舉行過演講。2005年4月29日,首次訪問大陸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大發表演講,也是在這個禮堂舉行。
■希拉克演講
用孔子名言形容中法合作
希拉克在演講中分析了當前國際局勢,稱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在全球單一化和死灰復燃的民族主義之間搖擺不定,西方與伊斯蘭、世俗與宗教、北方與南方、窮國與富國,世界各種文化之間都面臨着日益分離的危險。
他説,這種危機令一些本來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也彼此分裂。“但是對於那些歷史上被長期凌辱的國家的人民而言,這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尤其是在亞洲,新興繁榮國家迅速崛起。在這個世界裏,面對植根於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新型現代化模式,西方已慢慢失去它的優勢。”
“這個世界變得如此複雜、如此相互依賴,以至於任何一個強國都不能夠隨心所欲地主宰這樣的世界。”
希拉克高度評價了中國的發展前景和中法關係,他還引用孔子的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容中法合作的重要性。
“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依然徘徊於穩定和混亂之間,正因為我們依然記得孔夫子的哲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所以法國和中國在近幾年間不懈努力,構建一個全面的政治組織架構,以規避危險,並在強有力的、合法的、為眾人接受的國際組織框架下共同承擔責任。”
■學生反響熱烈
沒想到他如此愛中國文化
北大教育學院一年級研究生陳彥告訴晨報記者,自己對希拉克一直都印象很好,這不僅因為他風度翩翩,説着一口優美的法語,還因為他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喜愛。
“我們都沒想到希拉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有那麼深,尤其是熟悉中國的歷史和對青銅器的研究。作為一個外國元首,他如此喜愛中國文化,讓我覺得很自豪。”
陳彥還告訴記者,北大學生雖然“見多識廣”,經歷過許多國家元首的演講,但是希拉克來北大還是讓各個院係的學生“涌動”了一把。不少人都想去現場聽,但各個學院分到的票很有限,以她所在的教育學院為例,全院只有10張票,都讓手腳快的人搶去了。
另一名有幸進入現場的學生説:“希拉克走過會場攝像機時,對着攝像機笑了笑,停了5秒鐘再走。我覺得他是非常活潑的政治家,非常親和。會場的氣氛也很熱烈,大家掌聲不斷。”
在希拉克演講結束時,北大校長許智宏向他贈送了禮品:一塊北京大學1898年成立時候的校牌───京師大學堂的校牌。(記者/田輝)
責編: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