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提起大渡河,最先讓人想到的是“飛奪瀘定橋”的故事。那首家喻戶曉的名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曾譜成歌曲傳唱了幾十年。7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壯舉,在中國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苗圃助學長征的志願者重走瀘定橋時,他們又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一起去看看。
9月10日,“苗圃行動”來到瀘定橋。冒著小雨,志願者行進在路上,還真有點當年紅軍進軍的味道。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境內,又稱鐵索橋。1705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動工興建;第二年大橋竣工,康熙皇帝親自題寫“瀘定橋”橋名。從此,這座有了300年建橋史的大橋,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演繹著悲壯與輝煌。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長征途中,被國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軍隊圍追堵截到大渡河邊。當時紅軍幾萬人,手中卻只有幾條小船,中國工農紅軍決定向北奪取瀘定橋過河。一晝夜行軍240里,第一方面軍趕到瀘定橋的西岸橋頭。這時橋東面兩個營的守軍已把橋面的木板抽掉,只剩下幾道鐵索。在這種形勢下,紅軍組成了22人的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攀踏著鐵索強攻前進。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消滅了守軍,奪佔瀘定橋。
紅軍勇士憑著萬難不屈,義無反顧的精神,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毛澤東也曾為此吟誦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現在的瀘定橋已經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了。為保證安全,瀘定橋進行了加固,但志願者們走在上面還是顫顫悠悠的。他們很難想像,當年在沒有木板,只有鐵索的惡劣環境下,紅軍戰士是怎麼在炮火中成功奪佔瀘定橋的。
在瀘定橋上,苗圃行動的志願者們不時駐足拍照留念。以前他們對於瀘定橋的認識,主要來源於書本和影視,這次親臨其境,讓他們感受到紅軍選擇長征需要多麼非凡的勇氣。雖然志願者們這次重走瀘定橋,沒有當年紅軍那樣惡劣艱險的環境。但是長征精神依然存在。如果説當年紅軍飛奪瀘定橋,解放全中國是他們的希望,而這些志願者的希望就是孩子,因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潘水華:我覺得老一輩革命家走過,作為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再走過,應該把他們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大家接著走。
責編: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