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主持人:
在上個禮拜四的時候,雲南有一家民營企業聯合了兩家新聞媒體,做了一件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説是“史無前例”的大事,怎麼做的呢?他們是把整個雲南省當年考上了清華的三十幾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包了一架飛機,把他們送到北京來報到,那麼這件事情一經報道,馬上就引起了人們的紛紛議論,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主辦方企業負責人 王先生:
今年是雲南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最多的一年,我們公司歷來也是公益活動做得比較多的企業,雲南教育落後,每年考到省外上大學的學生比較少,特別是考到清華、北大的就更少了,想帶動一下,促進一下雲南經濟。
這位企業負責人介紹説,此次乘包機前往北京的32名清華、北大新生,臨行前的食宿和機票費全部由主辦方承擔,而隨行的33名家長則享受五折機票的優惠。為舉辦這次活動,公司一共投入了十幾萬元。對於為什麼採取包機的方式送新生報到,這家企業負責人是這樣解釋的。
主辦方企業負責人 王先生:
雲南到北京路途遙遠,我們想,第一,雲南學子考上第一流的學校,第一趟用坐飛機到北京的方式,得到一種鼓勵。第二,我們用包機的方式,能把清華、北大的學子在昆明就讓他們集中在一塊,讓他們共勉。
9月3號左右,今年考取北京大學的20余名雲南籍學生也在同一主辦方的組織下,乘包機飛往學校報到。
主持人:
考上了清華、北大,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接下來還有人出路費把你送到北京去報到,那不是好上加好了嗎?但是也有人對這件事情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説不就是考上清華、北大了嗎?那麼對於那些考上了大學,但是卻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説,他們心裏好受不好受呢?另外一個,對這麼一些學生,有沒有必要用包機把他們送到北京呢?接下來我們不妨看看人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的。
觀眾:
我不太贊成。清華本來就是比較好的學校,但是在年輕人中間不應該給他一個特殊的待遇,或者有一種有優越感。
觀眾:
我覺得很好,對大學生的一種鼓勵,要讓他們好好學習,珍惜這種機會。
觀眾:
我覺得沒必要。做得有點太過了。為什麼要包一架飛機過來呢,有這個必要嗎?
觀眾:
我覺得也無所謂,有人説包機不好,現在社會這麼多元化,企業願意包機,我覺得是無所謂的。
觀眾:
我覺得太奢侈了,但是如果對考上清華的學生,覺得特別的不容易,需要鼓勵。但是我覺得奢侈是不必要的。
觀眾:
我認為無所謂,因為雲南確實比較遠,如果從承德包個飛機,肯定就有問題了。
觀眾:
我不贊同,學生考上大學作為學子來講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沒必要這麼搞。
觀眾:
我覺得並不重要,企業有這個愛心,願意做這件事情,那對社會也沒什麼害處啊。
記者:
那如果把錢花在貧困學生身上不是更好嗎?
觀眾:
這是企業的價值取向,我們提倡社會要有公益活動。但是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企業都做同一件事情。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應該對他們有一個寬容。
主持人:
兩派意見,支持的人是覺得企業這麼做對社會並沒有造成傷害,而且對於學生來説他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什麼不好呢?而反對這樣做的人覺得他們用的最多一個詞就是“奢侈”。
接下來我們看一個調查,這是我們聯合新浪網進行的,就是對於企業包機送名校新生報到,您的看法是什麼?一共是7500人參與。
我們來看一下,有炒作嫌疑,助學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這些人是心明眼亮,62%的人從一開始,就從根本上質疑企業,認為這是炒作。
助學本身沒錯,但是錢花的不是地方。有那麼多學生還住在貧困山區,他們也需要上學,他們也許比這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更需要錢,所以好刀沒有用在刀刃上。
還有12%的人選擇只要是助學就值得肯定,不必苛責方式的問題。本來嘛,這些學生通過企業的贊助,通過坐飛機的方式上學了,他們得到好處,為什麼要對企業這麼不寬容呢?
接下來我們再看兩位觀眾的留言,有一個網友説,企業花錢獎勵優秀學生本身不是一件壞事,總比那些在支持教育方面無所作為的企業要好,我覺得還是應該要寬容對待。
説到這兒,我想起今天説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有一個同事打了這麼一個比方,他説企業出錢給學生買機票,包機到北京去上學,總要比企業花錢買氣球放到天上打廣告要強吧,這也是一種觀點。
我們再看,一個企業在講社會效益的時候,必須得到公眾的認可,這樣做才會有價值,才會獲得效益。那麼面對種種的質疑聲,這些企業又是怎麼回應的呢,我們聽一下。
主辦方企業負責人 王先生:
現在在媒體上也好,在網站上也好,覺得這是錦上添花,這是肥肉上加膘,沒有把這個錢真正用在貧困的考上大學的學生身上,但是他們可能對我們公司了解情況不多,有這樣的疑問也是正常的。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第五年了,還供一個北大的貧困學子全額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我們公司在供,從97年以來,我們公司在扶貧濟困方面,花費了總額已經達到三百萬以上的費用。
主持人:
請注意剛才他説的這個數字,這個企業從97年以來到現在,已經有將近三百萬的費用,花在了撫慰濟貧還有資助上學上,這個數字對於一個普遍的民營企業來説,絕對不應該算是一個小數字。這個企業十年了,默默無聞這麼做,結果沒人知道。結果他花了十多萬塊錢包了一架飛機把學生送到了清華,這件事馬上就有人知道了,雖然説這裡面有質疑的聲音,也許這個企業是這麼想,我要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在過去的十年間我是做了善舉的。在這裡,我們先不去揣測這個企業為什麼這麼做。接下來我們看一個調查,當更多的人知道了企業,在過去的十年裏面他們也曾經資助過學生的時候,他們對企業包機上清華、北大這件事還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我們來看一下。
還是覺得錢花的不是地方,45%。大家記得嗎?剛才這個數字是26%,這個數字是有所上升的。仍然認為企業動機有問題,41%,剛才那個統計數字是62%,下降了。無論如何,包機這種方式都沒什麼問題,這個數字沒有變化。還有,如果這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2%是完全能夠理解企業的作為了。我們關注這個數字,就是上升的這個45%,有45%的人還是覺得企業的錢花的不是地方,接下來我們的問題是如果您覺得企業的錢花的不是地方,他們花在哪兒才叫是地方了呢。接下來我們看一個短片,聽人們是怎麼説的。
觀眾:
這個企業如果拿出這部分錢去做一項獎學金,每個學期都可以發給一部分學生,我覺得會很好。
觀眾:
應該給一些貧困的學生,比如想學習,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應該支持他們,給他們。
觀眾:
我覺得應該設學生獎學金,或者是給貧困學生更多的幫助,對那些農村孩子或者上不起大學的孩子多一些幫助。
觀眾:
要是資助貧困地區的學生可能更好。
觀眾:
這20萬要是省下來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可能比給這些學生更有意義,但他這樣做法呢,不值得反對,但是也絕對不值得提倡。因為他這20萬如果是拿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比給這些大學生的作用更多一些。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