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直通香港]曹誠源 為舞蹈而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7日 13:23 來源:CCTV.com
進入[直通香港]>>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

  

香港諮詢站

  香港院校完成內地錄取

  內地高考的第一批錄取工作已經差不多結束,香港地區的錄取情況今年也特別令人關注。

  香港中文大學今年在內地招收了四名分別來自廣東、廣西、江西和山東的高考總分第一名。

  香港科技大學在內地招收了225名內地高分考生,接受錄取的同學,需要在7月18日之前向學校交納15000元作為“留位費”。如果考生不去香港科技大學報道,留位費也不會退還。

  香港理工大學公佈了今年各省市錄取的平均分,在北京,理科平均錄取分數是670分,文科是651分;這比北京市一批錄取分數線分別高出142分和135分。香港理工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也幾乎都要比當地分數線高出100分左右。各地考生已經陸續收到了學校郵寄的通知函。

  如果考生有疑問,可以登陸香港各大學的招生網站或者撥打諮詢電話。

  香港城市大學:電話: 00 852-2788 8089 / 2788 9180 / 2788 9181 ;傳真: 00852-2788 8480 ;

  香港科技大學   查詢電話:(852) 2358-8384傳真:(852) 2358-2536

  香港浸會大學教務處查詢電話(852)3411 7943 或 (852)3411 5175。

  大學校長關注“港校熱”

  今年7月,內地考生報考香港學校的熱情空前高漲,觸動了許多人敏感的神經。由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引發的生源之爭,也已波及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圍繞著港校“內地掐尖”“教育全球化”等話題,中外大學校長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表示,今年香港的大學在內地招生人數上升,也有更多優秀的學生選擇到香港來讀書,但他們並非要“挖走”內地的尖子生,這是學生自願的選擇,也是人才的自然流動。在未來幾年內,香港高校還將進一步擴大在內地的招生名額。目前,內地招生比例約佔香港高校招生總數的10%,未來這個比例將上升至25%。

  復旦大學副校長蔡達峰説,“港校熱”是中國高等教育經受全球化衝擊的第一波,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教育面臨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也有專家表示,香港大學的獎學金制度、國際化背景、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學生管理等都非常吸引內地學生;港校升溫及海外高校招生熱,無疑將産生“鯰魚效應”--更多優質高校將參與招生競爭,而最終受益的是學生。

  今年,香港8所本地大學正式全面進入內地全國高考統一招生系統,在全國20個省市招生。計劃招生1000多名,而報名人數達到3萬多。一項調查顯示:65.53%的考生和家長更傾向於到香港讀書,香港高校吸引力超過了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

  香港一小時內降雨量創下14年來最高紀錄

  16號淩晨起,香港境內普降大雨,香港天文臺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淩晨2點到3點一個小時內,降水量創下了香港14年來單位時間內最高雨量紀錄。暴雨對香港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暴雨下,上環永樂街一帶積水嚴重。淩晨雨勢最大的時候,永樂街部分路段水漫至行人小腿。由於沒有及時收到暴雨預警通知,許多店舖被淹,這家海味店的海參、幹瑤柱、花膠、燕窩等名貴海味也無一倖免,估計最少損失十多萬元。

  一條街道的瀝青路面也因暴雨而翻起、路面下陷;強風還吹倒了薄扶林道的一棵大樹,旁邊的圍欄和矮石墻被壓毀,這波及到兩輛停在路邊的車輛,該路段的交通也一度受阻。在跑馬地也有大樹被吹倒,電線桿被壓斷。

  暴雨影響香港交通

  暴雨給香港境內的交通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大嶼山東涌道靠近東涌坳的一段路面被大雨沖毀,一度全線封閉。

  雨水夾雜著沙石不斷從山上衝下來,路面的瀝青被衝得裂開。警員封閉東涌道,禁止車輛通過,工程人員到場鏟走泥沙,重鋪路面。大嶼山南北的交通暫時癱瘓,遊客前往昂坪看大佛的計劃也只能被迫取消。經過搶修,東涌道從16號中午重新全線開放。

  同樣是受汛情影響,京廣線鐵路部分路段出現險情,來往于香港至上海的火車延誤。在香港紅?火車站,由於多個班次受到影響,站內坐滿了滯留的乘客。

  港府發佈

  下面我們來看一組來自特區政府官方網站的消息:

  1、05年香港居民赴內地旅行花費總額241億元港幣 特區政府

  內地是香港居民外出旅行的首選目的地,2005年,香港居民赴內地旅行總人數達6280萬人次,花費總額為241億元港幣,與2004年相比上升0.7%。其中,“業務”性質的佔總數的36%;“私人旅行”性質的佔64%。參加旅遊團到內地旅遊者的人均花費額為1370元港幣。

  2、香港工商業獎接受提名 工業貿易署

  2006香港工商業獎接受提名,今年的工商業獎以“表揚卓越、獎勵佳績”為主題,截止報名日期是9月8日。香港工商業獎是政府全力支持的獎勵計劃,旨在表彰香港製造業及服務業的傑出成就。此獎設有7個獎項,由7個機構負責。評審工作由各主辦機構負責,並向最終評審委員會推薦得將名單,頒獎典禮于2007年2月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3、六月機場客運量增加一成 機場管理局

  香港機場管理局昨天公佈,6月份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繼續強勁增長,客流量達到36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3%.機場管理總監伍翹楚表示,6月客運量上升主要是受訪港旅客增長帶動,特別是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的旅客。同時,受此影響,6月份,飛機起降量,客運航班,貨運航班等也都比去年同月有所增長。

  《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攝影展評活動展》在港開幕

  近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了《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攝影展評活動暨第四屆少兒書畫耀香江美術精品展》的開幕儀式,幾百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青少年及其家長們應邀參觀了此次展覽。

  

香港八達通

  香港動畫有段“古”

  今天的八達通要講講香港動畫的故事。在廣東話裏面,講故事就是“講古”。看過動畫電影《麥兜的故事》的觀眾對其中濃郁的香港特色相信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其實,香港沒有好萊塢和日本式的經典動畫,首部動畫長片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面世。但細數香港的動畫工業,從早年小屏幕的廣告到後來的動畫電影,從一張張手繪動畫膠片到電腦製作,香港動畫走過了四十多年曆程,期間,不少人都在默默付出,致力於創作本土的動畫電影。

  黑白的照片、發黃的稿紙、彩色的膠片,不但吸引大人的目光,就連孩子也會停下腳步細細觀看。在這裡,不但可以看到動畫最初的手工繪圖,還可以感受老放映機的滄桑魅力,而技術的發展也在時空中濃縮。

  香港電影資料館導賞

  你們猜一下這些動畫是用電腦做的還是人手畫的?

  哇! 真聰明! 在那個年代, 其實到1988年都還是用人手畫的。

  雖然香港的動畫長片出現得較晚,但影片中的動畫元素卻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便已出現。當時的《江湖奇俠》、《孤兒奇遇記》、《大軍閥》、《天才與白癡》等動畫都出自第一代動畫大師區晴之手。區晴與另一位本土動畫大師黃迪,在1961、62年間,開發了香港最早期的動畫工業,創作了很多令人難忘的動畫和商標設計。

  當時的動畫以手工繪畫為主,到了七、八十年代,一批獨立製作人在動畫中開始引入硬物、泥膠等各樣的方法,除了用畫筆外,還以幼沙、幼鹽等作材料,敘述故事。

  八十年代,在漫畫版的基礎上,香港推出了一系列講述老夫子故事的動畫長片。包括1981的《七彩卡通老夫子》、1982年的《七彩卡通老夫子水虎傳》以及1983年的《山T老夫子》。其中《七彩卡通老夫子》講述老夫子不甘被不良分子欺淩,決定向武術高手拜師學藝並最終明白習武真正意義的故事。香港的胡樹儒和台灣的蔡志忠合作將《老夫子》搬上銀幕,並獲得金馬獎的最佳卡通大獎。

  此後香港的動畫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97年,徐克導演的工作室經過多番試驗,才出現以電腦輔助完成的動畫長片《小倩》。它是電影《倩女幽魂》的動畫版,糅合了日本動畫和傳統中國板畫風格,畫面瑰麗且多姿多采。故事也摒除了原有的鬼怪元素而化為童話式的魔幻記述。被稱為[中國人的第一部3D的電腦動畫」。到這時候,香港已漸漸孕育出一批對電腦動畫有認識的少壯派動畫師。

  到了2001年,導演袁建滔將謝立文、麥家碧《麥兜的故事》搬上銀幕,擯除了長期依賴的日本和台灣元素,第一次自編、自導、自製,港味十足。影片通過實物和動畫結合的方式展示了香港獨特的都市風貌。片中九龍舊區的唐樓、商鋪、招牌等景物,與山頂廣場、淩霄閣等建築形成強烈的新舊對比。而麥太一句「一二三四五六七 多勞多得」,更是香港人拚搏精神的最佳寫照。 由於創作、繪畫、上色、後期製作等全部由本地工作人員完成,它被譽為首部百份百香港製作的動畫長片。

  以前喜歡看動畫嗎?

  香港聖公會諸聖小學學生 :喜歡! 整天都看, 從小到大都看。

  知道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香港聖公會諸聖小學學生 :不知道, 不過這次來看過後就知道了。

  香港聖公會諸聖小學老師 :小朋友經常會接觸到不同動畫, 例如麥兜 ,我們都很喜歡這些電影他們很有興趣知道這些電影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他們以前主要是喜歡看怎麼做出來的他們可能認識比較少 ,現在來到這裡就會有進一步的了解。

  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籌辦的「香港動畫有段古」專題,通過展覽、電影放映、座談會、動畫工作坊和出版特刊,讓觀眾了解香港動畫背後的故事。 《老夫子》、《神筆》、《白貓洗衣粉》、《保濟丸》、《宜家家》等一批珍貴的動畫廣告片段以及動畫手稿,不但顯示了香港七八十年代動畫的手法,也讓大家回到一個充滿童真和純樸的年代。

  

內地香港

  東江源 “共飲一江水”

  香港,由於三面環海,每年降雨量不均勻,同時沒有湖泊、河流可以調節水量變化,因此淡水資源奇缺,僅靠海水淡化方式難以滿足經濟發展和居民用水的需求。 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缺水危機。1963年,中央政府撥出3584萬元的專款,建成東江─深圳供水工程,保證香港同胞的淡水需求。從那時起,香港同胞的80%的飲用水來自東江,東江成了香港同胞的母親河。

  40多年過去了,東江水是否依然清澈甘甜?從今天開始,《內地香港》節目將帶您從東江的源頭順流而下,經過贛、粵兩省,直達香港,全程去感受內地和香港一水相連,贛粵港三地難以分隔的情緣。下面我們就從東江的源頭説起。

  翻開《中國地圖》冊,在廣東省的區域內,你會發現東江只是珠江的一個分支,562公里的長度,在地圖上顯示的只是細細的一條線,順著這條線往北看,出了廣東,進入江西,一直到達尋烏縣。

  探江溯流、尋訪源頭,為了找到東江源頭的所在地,我們攝製組來到了綿延千里的贛南山區。時而顛簸陡峭的山路,時而闖入眼簾的水塘,碧水青山、密林深處定是水源所在地。幾個小時的撥涉,終於來到了尋烏縣的亞髻缽山,這裡就是東江水的發源地。這道清泉成了整個山區,甚至整個贛南地區的主角,因為它從這裡發源,匯納百溪,形成東江,成為粵港兩地人民的生命之水。

  在當地,有一首歌謠這樣唱“江西九十九條河 ,只有一條通博羅”意思就是江西只有這一條水系是向南流到廣東博羅縣,絕大部分的江西人喝的都是向北流入長江的水。江西境內的東江幹流長度僅佔整個全長的22。6%。儘管如此,當地政府把東江流經江西的尋烏、安遠、定南三個縣列為東江源區,以便更好的從整體上保護水源。

  除了森林植被、物種溪流這些自然環境,東江源區的人文環境也很重要。整個3502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他們熱情好客、勤勞簡樸,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是他們世代的傳統。在亞髻缽山下有一個村辦小學,學校雖然條件艱苦,但這些山裏的孩子們都知道流經自己家門前的這條河非比尋常,都知道要好好保護它。

  學生 :這河流到哪,怎麼保護?

  原來學生所知道的這一切都是這位鄉村教師周紅娣的功勞,她説“我愛故鄉水,我愛東江源”是她給孩子們上的最多的一堂課。

  在這些山區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眼中,沒有貧窮和富有的概念,而大自然和能讓他們開心玩耍、用心保護的水是最重要的。

  東江源群山環繞風景如畫,作為供港飲水的源頭,為了保護它的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和民眾做出了巨大的利益犧牲。

  

香江人物

  香江人物---曹誠源,為舞蹈而生(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女士,紛紛選擇去健身房跳操,練瑜伽,練普拉提,甚至學跳芭蕾舞來達到修正體態、減肥的目的。不過,今天我們關注的卻是現代舞,這聽起來好像距離我們的生活有些遠,但就是有一個人,二十多年一直在香港、在內地勤奮不懈地推廣現代舞蹈。他就是曹誠淵先生。

  曹誠淵,香港生人,從小對舞蹈有濃厚興趣,先後在美國和香港攻讀工商管理專業。1979年,卻逆其專業之道,成立了香港第一個專業現代舞團。曹誠淵説,他是為現代舞而生。

  你平常怎説呢,我叫劉一峰,再説一次,先不説動作,剛才説五個字。我叫劉一峰。OK,把它做出來。OK,你們感覺怎幺樣,還是慢了一點,跟他平常不一樣,那是不是當中發生什幺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處在哪呢,好象那個滾動,滾動所以他來不及了,你現在是,我叫劉一峰,那個節奏是不是有問題,周龍,OK,有點不一樣,周龍,其實這個是幫助去破掉過去的那種習慣,新的東西,所以不要害怕,不要死命的,我就感覺這個動作好,任言。其它的全是裝飾的。

  曹誠淵説,現代舞代表著生命和創造力,它是一種開放性的藝術,沒有高低之分,只要喜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舞者,可以在現代舞中不加掩飾的放飛肢體,獲得身體和心靈的自由解放。

  曹誠淵:一二三,OK,good,謝謝。

  曹誠淵: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叫編舞課,因為我可以教你一個技術,一個動作,一招一式是怎幺樣,可是到你到底要説什幺,是你自己的事,你怎幺樣去説是你自己的事,世界上沒有一種是説這個才是對的。

  他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方法,他自己就常常從精彩的夢境中獲得舞蹈的靈感。

  時常做一個夢地開著車,感到好困,但是又不能睡及卻又好想睡,努力地睜著眼睛,看著一盞盞路燈從兩邊飄過,一棵棵樹兩邊飄過。

  曹誠淵説,內地近些年發展非常快,人們在獲得物質生活改善的同時,需要精神的滿足,需要身體和情緒的釋放,需要溝通和理解。因此,他覺得現代舞在內地的發展空間很大,他説,現代人應該更接近現代舞,因為,現代舞可以觸碰和撫慰人的心靈。

  倘若你有手機的,你拿那個手機出來,倘若你還沒有調好靜音或者關閉的,請你現在就做好,我們給大家十五秒鐘的時間,大家做,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把它關掉,或者調到靜音的位置,然後大家可以一塊來開心,放鬆一下,謝謝,bye-bye。

  曹誠淵説,兒時第一次接觸現代舞表演,是受到一張海報的誘惑。

  有一次走在路上,看見有一張海報,海報裏面有一些人伸開手,好象邀請我去買票,於是我就買了一張票,然後看見舞臺上面的那些人,我不知道他們是什幺人,也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幺,但是,他們的身體那種運動的感覺,讓我希望,可以好象他們那樣釋放自己。

  香江人物---曹誠源,為舞蹈而生(二)

  1979年,曹誠淵帶領由12個香港年輕人組成的城市當代現代舞團,在廣州的劇場裏,跳著一種被稱為現代舞的舞蹈,這讓當時看慣了忠字舞和樣板戲的廣州觀眾,即驚奇又興奮。之後,曹誠淵開始關注內地的現代舞發展,到多個城市講學,還先後在廣東、北京、天津等多個現代舞蹈團體,擔任藝術指導和總監,推廣現代舞。他説,他願意與人分享現代舞的釋放和美妙。

  邢亮:那個時候曹誠淵老師來教了一個節目,那個節目叫《鳥之歌》是現代舞的,從來沒有跳過一個舞蹈,你可以不用任何的修飾,那個東西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然後你可以不用想很多東西,你只是聽著音樂去舞動的時候,那種自然的感覺,自由的感覺,是從來在中國舞裏面沒有接觸過的。

  古明申(舞蹈家):

  第一次看到廣東現代舞團的演出的時候,我們都非常訝異,我們一看就是驚艷啊,艷麗的艷,驚艷,這幺漂亮的舞者。

  但是,曹誠淵在內地推廣現代舞的最初幾年,並不順利。

  陳銳軍:我曾經拍過一張照片,就是他九七年的時候,帶著廣東團到北京來演那個《風鈴》,演完了以後,有一大群舞蹈界的人,甚至包括一些畫家什幺的,圍著他,就是我剛才説的,看懂了沒有,就是對這個舞我有什幺看法,我覺得它表現什幺,然後曹誠淵就給他們做舌戰。

  曹誠淵:因為裏面的那種世界,心裏面的一種世界,你是很難跟人分享的,那一種東西,可是當某一刻你接近了,大家有了一種相通的感覺,那一刻,你會感覺到很多朋友。

責編:趙巍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