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科技擎起高原巨龍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07:40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隧道瀰漫式供氧──讓海拔“低”了1000米

    “天大地大不如高原反應大,爹親娘親不如氧氣親”。站在風火山隧道口,記者頭疼欲裂,渾身無力,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風火山主峰約5700米,青藏鐵路穿越的風火山埡口是5010米,軌面含氧量僅為內地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最低氣溫零下41攝氏度。在這生存都幾乎不可能的地帶,還要進行鐵路施工,其艱難可想而知。要打通風火山隧道,首先要解決供氧問題。

    能不能在風火山上建制氧站?能不能把隧道看成是一個車間,進行瀰漫式供氧?承擔風火山隧道工程的中鐵二十局總指揮況成明大膽設想。但一撥撥制氧廠的實驗都失敗了,倔強的況成明就是不服輸。

    況成明的執著感動了北京科技大學的制氧專家,他們派出了實戰經驗豐富的劉應書教授領銜攻關。教授們從北京開始制氧實驗,蘭州、西寧、格爾木、五道梁,一站一站向高原攀登。他們在風火山連續實驗了兩個多月,2001年11月26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終於實驗成功,並正式投入使用。

    風火山沸騰了,世界制氧界震驚了。大型高原制氧機的成功運用,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供氧方式。這套系統由變壓吸附氧系統、儲氧系統、壓氧罐系統以及隧道氧吧車間等部分組成,每台每小時可産氧氣24立方米,通過輸氧管道直接送到隧道工作面,實現了隧道瀰漫式供氧,相當於把風火山的海拔降低了1000米,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員的高原反應,有效提高了勞動效率,創造了在生命禁區連續施工兩年無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的奇跡。

    以冷卻路基為核心──摘取凍土科研桂冠

    青藏鐵路穿越550公里的多年凍土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權威凍土學家程國棟説:“青藏鐵路成敗的關鍵在路基,路基的關鍵在凍土。”如何在凍土地區進行鐵路建設,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我國凍土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1年9月,鐵科院西北所在青藏高原風火山建起了我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高海拔凍土觀測站。40多年來,駐守在風火山凍土觀測站上的幾代科研人員連續測取了1200多萬個數據,為最終破解高原多年凍土這一世界性難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1年,鐵道部在青藏鐵路崑崙山、風火山隧道和清水河、北麓河、沱沱河等地設立了5個凍土試驗站,組織了200多名科技和工程技術人員對凍土試驗工程39項科研課題展開聯合攻關,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科研數據。

    為抵禦氣溫變化對青藏鐵路凍土工程的影響,中國科學家一改以往單純依靠增加阻熱的消極方法,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以冷卻路基為核心”的積極保護凍土的新思路,即冷卻地基土體,主動降溫,減少傳入地基土的熱量,以保證多年凍土的穩定性。

    針對不同區域地溫地質特點,專家們創造性地採取了相應對策:對於地質複雜和不良凍土現象發育地段、線路儘量繞避;對於不穩定凍土區的高含冰量地質,採取“以橋代路”,全線“以橋代路”橋梁達156.7公里,佔多年凍土地段的1/4;設計新型路基結構,在施工中採用熱棒、片石層路基、片石通風護道、通風管路基、鋪設保溫板等多項設施,提高凍土路基的穩定性。

    國內外專家認為,青藏鐵路凍土技術研究居世界前列,青藏鐵路堪稱凍土工程的“博物館”。

    小切口微創手術──維護沿線景觀原貌

    高原植被的保護,是青藏鐵路能否成為“生態鐵路”的關鍵。

    中鐵十二局青藏鐵路工程指揮長余紹水發明的“小切口微創手術”在青藏線成為美談。他潛心鑽研高原鐵路施工和高原環保的規律,提出“邊施工邊恢復”的施工方法:開工前,通過攝像、照相,準確地做好工地及周邊地貌的記錄工作,劃定最小的施工界限;施工中,建設者們小心翼翼地將植被連根平鏟,碼起來養好;施工後,按照事先記錄的地貌特徵恢復植被。這種高原植被“小手術”,科學合理,簡便易行,迅速在其他工區推廣。

    為探索高原植被恢復和再造技術,青鐵指揮部投資立項開展人工植草護坡技術研究、移植鄉土草護坡試驗研究、高寒草原植被恢復與再造實驗研究等項目。對植被難以生長的地段,在施工時採用逐段移植的方法,對自然條件稍好的地段,進行人工培植草皮……

    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最近的調查表明,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青藏高原水環境一直處於良好的保持狀態。(記者 鄭少忠 徐錦庚)

責編:張蘭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