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聚焦青藏鐵路:青藏鐵路串起的“站名之旅”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1日 21:26 來源:新華網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南辰)拉薩、古榮、馬鄉、昂嘎、羊八井、羊八林、當雄……青藏鐵路拉薩至格爾木段共有45個車站,濃郁的少數民族語言特色為大部分站名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記者查閱了《中國地名辭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等資料,追溯這些陌生站名的來歷。

    很多人都去過拉薩,但説出拉薩命名的來歷可並不簡單。資料顯示,“拉薩”源於唐吐蕃之“邏些(邏娑)”,而“邏些(邏娑)”是藏語“熱薩”的音譯,“熱薩”是“熱薩朱囊寺(今大昭寺)”稱謂的一部分,後漸漸轉為地區代稱。

    青藏鐵路“格拉段”的45個站名中,取自藏語譯音的還有很多:錯那湖站,“錯那”是藏語音譯,意為“黑湖”,在西藏自治區安多縣西南;那曲站,“那曲”是藏語音譯,意為“黑河”,因河流至那曲城附近黑浪翻滾得名;羊八井站,“羊八井”是藏語音譯,舊稱“陽巴尖”,意為“寬闊”,因為該地平而寬闊得名;當雄站,“當”藏語意為“草灘”,“雄”意為“中部”,相傳五世達賴讓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選擇“草灘中部”(當雄)為牧場,故得名,另外一個説法是“當雄”意為“泥濘灘”,因當地多沼澤,道路泥濘而得名;烏瑪塘站,“烏瑪塘”藏語意為中心平地。這些藏語站名賦予車站地道的藏族文化特色,不由得讓內地旅客身雖未行,心已嚮往。

    青藏鐵路青海省境內的車站名則有一些取自蒙古語的譯音。例如格爾木站,“格爾木”是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因格爾木河流經境內、支流縱橫而得名;沱沱河站,“沱沱河”源於蒙古語,意為“平靜的河”,在青海省西南部,長江正源。由此看來,弄懂站名與地名的關係,地名又是如何而來的,最起碼可以管窺些許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與上面那些具有少數民族語言特色的站名截然不同,開心嶺站,一看就是個地地道道的漢語名字。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原來開心嶺、烏麗、五道梁、不凍泉等地名的命名都與青藏公路築路大軍的指揮員慕生忠將軍有關:因五道緩坡起伏的山梁起名“五道梁”,因終年不凍的一股泉水起名“不凍泉”,因發現煤層露出地面起名“烏麗”……品味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年青藏公路築路大軍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仍保持的頑強鬥志和樂觀精神躍然紙上。

    今天,這些地名又成為青藏鐵路沿線車站的站名,本身就是對當年築路大軍豐功偉績的紀念,也是當年青藏公路築路精神在青藏鐵路鐵軌上的延續。在不久的將來,當高原列車穿行于沿線45個車站的時候,這些陌生的站名和地名將“搭乘”列車,從世紀塵封中徹底醒來,走向更廣闊的外面世界。

    地名學專家華林甫先生在《插圖本中國地名史話》中曾經指出,地名鐫刻著歲月滄桑的痕跡。一個地名就像一片化石,記錄著人們對自然地理現象、人文地理事物的認識、利用和改造的全部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説,青藏鐵路“格拉段”的鐵軌不僅串起了起源於不同時代的45個地名,也串起了當地民族的歷史、獨具特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在青藏高原上串起了民族團結樂章的音符。(完)

責編:王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