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實時報道: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1日 17:16 來源:新華網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實時報道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1)

  實時報道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2)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完成首發列車穿越“世界屋脊”的滾動報道後,新華社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發稿中心和拉薩、格爾木采編平臺停止發稿。從2日8時起,有關青藏鐵路報道通過日常線路播發。 [ 2006-07-02 00:51:5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新華社關於青藏鐵路首發列車持續36個多小時的滾動報道得到了鐵道部和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及中國鐵通公司給予的通訊支持。 [ 2006-07-02 00:50:5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搭乘“青1”和“藏2”列車的新華社記者是通過覆蓋青藏鐵路的GSM-R通訊系統保持著與新華社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發稿中心和拉薩、格爾木兩個采編平臺的實時聯絡。 [ 2006-07-01 00:38: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7月2日零時31分,首趟進藏的“青1”次旅客列車安全抵達目的地──西藏拉薩火車站。列車載員600多人,1日11時05分從青海格爾木發車,全程運行1142公里,歷時13小時26分。 [ 2006-07-01 00:30:2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零時26分駛過拉薩河大橋。 [ 2006-07-01 00:29:5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拉薩河特大橋是青藏線標誌性工程,于2003年5月9日開工,2005年5月13日貫通,歷時兩年,提前建成。  [ 2006-07-01 00:29:3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拉薩河特大橋在設計上力求橋梁建築與當地民族風情、人文景觀相協調,三跨連續鋼管拱喻意為拉薩河上一條雙手托起的潔白的哈達。 [ 2006-07-01 00:29:0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拉薩河主橋橋墩採用牦牛腿式的變截面雙圓柱墩,引橋橋墩採用雪蓮花式的變截面圓端形墩。 [ 2006-07-01 00:28:4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即將抵達拉薩,記者已能看到拉薩市區燈光。 [ 2006-07-01 00:28:2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拉薩坐落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海拔3700米左右,由於地勢和特殊的地方氣候所致,因而也被稱為“日光城”。  [ 2006-07-01 00:27:5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拉薩河特大橋與布達拉宮遙遙相望,距拉薩市中心約5公里,全長928.85米。 [ 2006-07-01 00:27:3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0時20分,“青1”次列車經過拉薩西站,即將低達拉薩。 [ 2006-07-01 00:27:0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7月2日零時13分,首趟出藏的藏2次旅客列車率先全程穿越新建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安全抵達格爾木火車站。列車1日11時12分從拉薩火車站始發,全程運行1142公里,歷時13個小時。 [ 2006-07-01 00:13:5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南辰在“藏2”次列車報道,已看到格爾木城市燈火。 [ 2006-07-01 00:09:2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國家把擁有豐富地熱資源的羊八井開發作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經過藏漢工程技術人員的艱苦創業,豐富的地熱資源開始被開發利用。 [ 2006-07-01 23:49:2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羊八井鎮是當雄縣南大門,位於念青唐古拉山南麓。 [ 2006-07-01 23:48:4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羊八井2號隧道長1640米,1號隧道長3345米。 [ 2006-07-01 23:48: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羊八井1號隧道距離拉薩80公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一長隧”。 [ 2006-07-01 23:48:0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納赤臺泉水量大而穩定,礦化度小于0.5克/升,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被人們譽為“冰山甘露”,很少有人會過此泉而不嘗。 [ 2006-07-01 23:07:3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納赤臺泉水量大而穩定,礦化度小于0.5克/升,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被人們譽為“冰山甘露”,很少有人會過此泉而不嘗。 [ 2006-07-01 23:07:3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納赤臺站的不遠處就是崑崙山中第一個不凍泉──納赤臺清泉,亦稱崑崙泉。 [ 2006-07-01 23:07:2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正行駛在納赤臺車站附近,乘務員已為準備在格爾木車站下車的旅客換完車票,部分旅客正在收拾行李。 [ 2006-07-01 23:06:5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當雄草原上,西北至東南走向排列著念青唐古拉山脈的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 [ 2006-07-01 23:06:2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當雄縣屬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帶,境內海拔最高7162米,平均海拔4200米。 [ 2006-07-01 23:05: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22時55分,列車駛過當雄站,預計還需要一個半小時到達終點站拉薩。 [ 2006-07-01 23:05:0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當雄縣地處藏南與藏北結合地帶,羌塘草原的腹部,素有拉薩的“北大門”之稱。 [ 2006-07-01 23:04:0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西寧報道,74歲的李生信説:“我對青藏鐵路的修建一直很關注。青藏鐵路在高海拔、永久凍土層上修建,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從技術上講世界上少有,環保方面也是頂呱呱的!” [ 2006-07-01 23:03:3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西寧報道,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費鎮浩老人對記者説:“我今年91歲了,能看到青藏鐵路開通,實在太高興了!青藏鐵路通車對西部經濟的增長一定會起到很大作用。”  [ 2006-07-01 23:02:5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西寧報道,高原古城西寧沉浸在熱烈喜悅的氣氛中。西寧主要街道都挂上了國旗和五顏六色的彩旗,“熱烈祝賀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紅色大幅標語隨處可見,橙色的路燈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更加濃烈。 [ 2006-07-01 23:02: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隨著青藏鐵路凍土路基、凍土區橋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線等工程的順利完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凍土最長的青藏鐵路被譽為“世界凍土工程博物館”。 [ 2006-07-01 22:48:4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崑崙山脈沿線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這裡高寒缺氧,但景色亦攝人心魄。高原天空瞬息萬變,時而碧空如洗,時而烏雲密布,可謂“六月飛雪、一天四季”。 [ 2006-07-01 22:26:0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22時20分,列車通過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崑崙山隧道。 [ 2006-07-01 22:25:2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上報道,慕生忠將軍兒子慕雅峰在列車上為此次旅行寫道“青藏鐵路盡顯當代中國鐵路人風采,功在當代;高原列車滿載青藏高原幾千年企盼,利在國家。” [ 2006-07-01 22:24:5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青1”次列車上,著名凍土專家吳天一告訴記者劉詩平,幾十年來他一直在青藏高原工作、生活,卻從沒像今天這樣感到這裡是這麼充滿魅力。 [ 2006-07-01 22:18:3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劉詩平在“青1”次列車上報道,據隨車的黃醫生介紹,經過10多個小時旅行全車只有一二十人出現高原反應,目前都無大礙。 [ 2006-07-01 22:13: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列車距拉薩越來越近,一些旅客找到司乘人員,請他們在自己的車票上簽名留作紀念;而一些司乘人員則拿著《青藏鐵路旅行指南圖冊》找旅客簽名留念。 [ 2006-07-01 21:57:5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可可西裏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北有崑崙雪山,南接唐古拉山,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 2006-07-01 21:45:4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蒙語中,可可西裏是“青色的山梁”,藏語稱該地區為“阿欽公加”,這裡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 [ 2006-07-01 21:45:1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索南達傑的故鄉治多縣是長江源頭第一縣,可可西裏無人區主要在治多縣境內。 [ 2006-07-01 21:44:0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清水河特大橋附近的索南達傑保護站是為紀念可可西裏環保英雄索南達傑而設立的。索南達傑生前是青海省治多縣委副書記、西部工作委員會書記,1994年1月18日,在與盜獵分子的槍戰中犧牲。 [ 2006-07-01 21:43:3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清水河大橋在修建過程中為了保護當地生態、不驚嚇野生動物,建設單位將採石場建在了五六十公里以外的無植被區,僅這一項就多花運費了2400萬元。 [ 2006-07-01 21:42: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清水河特大橋所處的地區是青海省曲麻萊縣的轄區,曲麻萊縣是黃河的發源地,黃河源頭就位於這個縣的麻多鄉約古宗列地區。 [ 2006-07-01 21:42:1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21時30分,拉薩布達拉宮廣場禮炮聲聲、七彩煙花淩空綻放,慶祝青藏鐵路通車。 [ 2006-07-01 21:41:4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藏北草原是一個大的概念,包括藏北那曲地區和阿裏地區部分區域。藏北草原水草豐美,牛羊肥壯,在松讚幹布時期,藏北那曲一帶有“軍糧馬匹、半出其中” 的美稱。 [ 2006-07-01 21:37:3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報道,青藏鐵路格拉段共分佈著52個測風點,測風點能將當地的風速、風向和風力遠程傳輸到大風監測預警系統中。系統根據數據運算得出列車安全運行臨界速度,提示司乘人員。 [ 2006-07-01 21:35:5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青藏鐵路公司報道,為青藏線列車運行提供支持的大風監測系統已投入使用。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副院長潘迪夫打開控制臺上的大風監測預警系統,正在查看青藏鐵路格拉段各個站點風速。 [ 2006-07-01 21:34: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那曲是藏北重鎮,那曲地區首府所在,“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海拔4507米,距拉薩338公里。 [ 2006-07-01 21:33:3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上報道,21時25分,列車正安全通過清水河大橋。 [ 2006-07-01 21:29:2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李京華、唐召明從北京西客站報道,21時07分,北京西至拉薩的首趟T27次旅客列車停在1號站臺,旅客已開始登車。列車將於21時30分出發。 [ 2006-07-01 21:25:5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21時18分,列車駛過那曲站,直奔拉薩。此時,天色已黑。 [ 2006-07-01 21:21:0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呂雪莉21時18分從“藏2”次列車上報道,列車正行駛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即將通過清水河大橋。 [ 2006-07-01 21:20:0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任曉剛、陳靜報道,索南達傑保護站後面的藏羚羊救護中心剛剛出生了2只小藏羚羊,一隻出生了11天,另外一隻出生了7天,保護站的江永昂周説,兩隻小羊身體很好,還沒有名字。 [ 2006-07-01 20:56: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20時46分,列車通過楚瑪爾河車站。 [ 2006-07-01 20:56: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西藏日報原副總編緝桑珠説,青藏鐵路把青藏高原美麗的風景串聯起來了,應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中外遊客來青藏高原旅遊觀光。 [ 2006-07-01 20:50:4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正駛向楚瑪爾河站。 [ 2006-07-01 20:50:1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呂雪莉自“藏2”次列車報道,西藏第一代碩士研究生、西藏藏醫學院副教授米瑪説,青藏鐵路開通後就可以讓藏醫為更多的人服務了。 [ 2006-07-01 20:49:4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乘務員曹建玲對記者張旭東説,她們執行完首趟運行任務後,將承擔“蘭州(西寧)-拉薩”客運任務。 [ 2006-07-01 20:47: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乘務員曹建玲對記者張旭東説,這趟列車上的20多名乘務員是從西寧客運段2000多人中挑選出來的,並且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英語、藏語、形體訓練,可謂百里挑一。 [ 2006-07-01 20:46:3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的列車長陳春友對記者張旭東説,目前列車已運行近10個小時,各項設備一切正常,將順利抵達拉薩。 [ 2006-07-01 20:43:3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報道,“藏2”次列車上年齡最小的旅客是來自拉薩市北京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張紫(龍加天)。這位小朋友在乘務員發給他的《旅行指南》上留言:“我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多美麗的風景。”  [ 2006-07-01 20:36:5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姜辰蓉在西寧火車站報道,20時07分,西寧至拉薩的N917次列車準時發車。 [ 2006-07-01 20:14:3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被邀請乘坐這趟列車的人員中,年齡最大的70歲的吳天一是青海高原病研究所的凍土專家;年齡最小的16歲的曹倩是西藏駐格爾木辦事處的學生代表。 [ 2006-07-01 20:14:5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新華社拉薩采編分平臺,新華社西藏分社社長陳良傑和編輯多吉佔堆、齊紹南、羅布次仁、薛文獻、王淡宜,土登、喬愛軍、謝菲、趙娜等在高原缺氧的環境下將大量報道不斷地發往總社。 [ 2006-07-01 20:04:2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沿線所建的3座變電所均採用國內最先進的全封閉組合電器設備,可實現遠程無人值守操作,在遠距送電、防雷電、電纜電器絕緣、防凍等方面均有新的技術創新和突破。 [ 2006-07-01 20:02: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19時59分,“青1”次列車告別歡呼的人群,離開安多站,繼續向拉薩行進。 [ 2006-07-01 20:25:5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19時56分,“青1”次列車到達安多車站。 [ 2006-07-01 20:25:3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已投運的青藏鐵路110千伏供電工程青海段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遠距離供電線路。 [ 2006-07-01 20:25:0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據了解,青藏鐵路公司已在沱沱河設立了醫療救護站,並與鐵路沿線的西藏安多、那曲等地醫院建立了醫療聯絡點,便於緊急治療患病旅客。 [ 2006-07-01 20:23:1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沱沱河還有青藏鐵路格拉段110千伏供電工程青海段的最後一個變電所──沱沱河變電所。 [ 2006-07-01 20:21:4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熱棒是一種高效熱導裝置,具有獨特的單向傳熱性能:熱量只能從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傳輸,反向不能傳熱。 [ 2006-07-01 20:20:2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沱沱河車站,許多遊客對沿途看到的插在鐵路兩旁的熱棒十分好奇。 [ 2006-07-01 19:59:3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沱沱河車站附近鐵路沿線邊坡植草和植被恢復試驗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開創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區人工植草試驗成功的先例。 [ 2006-07-01 19:55:1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沱沱河車站附近鐵路沿線邊坡植草和植被恢復試驗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開創了世界高原、高寒地區人工植草試驗成功的先例。 [ 2006-07-01 19:55:1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為儘量減少青藏鐵路建設對沿線脆弱生態的影響,鐵路建設者在沱沱河、安多、當雄等地段成功進行了路基邊坡植草和植被恢復。 [ 2006-07-01 19:53:4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沱沱河是鐵路建設者最早進行路基邊坡植草試驗和植被恢復試驗的地區。 [ 2006-07-01 19:51:0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看到,在長江源特大橋附近的河畔,中鐵三局職工還用石塊構築了防沙格,並在防沙格內移植了草皮,約一萬平方米,從而阻止了沙化面積進一步擴大和沙塵落入長江。 [ 2006-07-01 19:49: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表明,青藏鐵路自建設以來以來,長江源頭的水質沒有發生變化。 [ 2006-07-01 19:48:2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透過列車車窗,還可看見兩座公路橋,其中一座已經廢棄,被青藏公路的另一個新橋“沱沱河大橋”所替代。 [ 2006-07-01 19:47:0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沱沱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冰川叢中,冰川在陽光下融化匯聚成河,河流全長346公里,海拔4300米至4600米。 [ 2006-07-01 19:46:1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長江源區由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組成。 [ 2006-07-01 19:41:2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新華社格爾木采編分平臺,新華社青海分社副社長王宏偉和編輯馬千里、熊言豪、賴向東、張岩、楊壽德、楊新華等正忙著把青藏鐵路一線記者發來的各種形式報道傳到總社。 [ 2006-07-01 19:40:2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每年8月,藏北那曲、當雄等地都會舉行盛大的賽馬節,此時的藏北草原便成了歡樂的海洋。 [ 2006-07-01 19:39:0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藏北草原又稱“羌塘草原”,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藏北草原中,總面積2980萬公頃,野牦牛、藏羚、藏野驢、盤羊、黑頸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在這裡棲息。 [ 2006-07-01 19:38:0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在青藏鐵路公司綜合監控中心看到,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能看到青藏鐵路格爾木車站、南山口車站、三岔河特大橋、玉珠峰車站這四個重要站點人員往來、車輛行駛、軌道狀況的實時情況。 [ 2006-07-01 19:37:0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19時31分,列車通過長江正源、海拔4500多米的沱沱河。 [ 2006-07-01 19:35:5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目前列車正在西藏境內羌塘草原行駛,車外下起了凍雨,氣溫降至4攝氏度。 [ 2006-07-01 19:34:5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報道,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息事業部工程師葉明告訴記者,青藏鐵路線路視頻監控系統採用先進成像技術,解決了長距離監視難、夜間監視難以及無人值守三大難題,實現了全天候監控。 [ 2006-07-01 19:34:0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西寧火車站副站長古艷梅告訴記者姜辰蓉,為做好新開通的西寧至拉薩列車的服務,西寧火車站採取了三大改革措施:擴大候車室、站臺空間;對列車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站內用漢、藏、英三種語言播音。 [ 2006-07-01 19:30:1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在青藏鐵路公司報道,為了對青藏鐵路的運營過程、安全生産以及突發事件處理實現全過程可視化監視、預警與統一協調指揮,青藏鐵路運營綜合監控系統即將全面投入使用。 [ 2006-07-01 19:29:1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7月1日18時23分,由西寧發往拉薩的N917次首趟列車從車庫開出,在西寧火車站1號站臺整裝待發。記者看到,列車員正在每節車廂外懸挂車次標誌。 [ 2006-07-01 19:27:4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在“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剛剛通過開心嶺。在這裡,青藏鐵路與青藏公路兩次交匯,兩座特大立交橋蔚為壯觀。 [ 2006-07-01 19:25:4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進林風火山報道:陰暗的天空佈滿烏雲。再有幾個小時,首列從拉薩開出的旅客列車就將到達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 [ 2006-07-01 19:21: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安多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樞紐,是青藏公路和安獅公路的會合點。 [ 2006-07-01 19:20:0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安多地處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腳下,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一個純牧業縣。 [ 2006-07-01 19:19:2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目前列車正在平穩駛向安多站,車外下起了大雨。 [ 2006-07-01 19:18:2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在新華社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發稿中心,國內部發稿人孫傑、周亮、賈奮勇、于長洪和編輯張建平、李斌、張曉松、李爭艷、沈文、劉躍偉在緊張地忙碌著。他們中的多人已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 [ 2006-07-01 19:17:3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世界鐵路最高點此前在秘魯。1869年,由波蘭人埃內斯托•馬利諾夫斯基設計的太平洋沿岸到安第斯山脈大鐵路,海拔最高點為4817米。那裏樹立著巨大的標牌,寫著:“這是世界準軌鐵路最高點。” [ 2006-07-01 19:15:0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據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介紹,為了使鐵路在長達550多公里的凍土上平穩穿行,施工人員採用了多項世界領先的技術,包括熱棒、片石通風路基、碎石護坡、鋪設保溫板和以橋代路等。 [ 2006-07-01 19:12:0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據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副指揮長拉有玉介紹,為保障鐵路建設者的生命健康,國家投入2億元建立了青藏鐵路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並在鐵路沿線配置了制氧設備、高壓氧艙等設施。 [ 2006-07-01 19:11:1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在“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剛剛駛過通天河。 [ 2006-07-01 19:07:3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通天河畔曬經臺傳説是當年唐僧師徒晾曬經文的地方,當地的藏族群眾在曬經臺懸挂有經幡,在高達數米的河岸峭壁上氣勢非凡。 [ 2006-07-01 19:00: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通天河畔的曬經臺所在的河段叫做“直門達”,我國第一個漂流長江的勇士饒茂書就在這一帶犧牲。 [ 2006-07-01 18:59:5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楊步月在“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行駛順利,即將到達通天河站。 [ 2006-07-01 18:59:1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從唐古拉山口開始,南向的青藏鐵路不再與青藏公路平行,而是取道無人區,直達西藏自治區的安多縣。 [ 2006-07-01 18:50:1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18時41分,“青1”次列車剛停穩在唐古拉車站。新華社音像部記者李傑便迅速跳下列車,將沿途拍攝的錄像帶交給留守在唐古拉車站的同仁,請其通過海事衛星傳回北京總社。 [ 2006-07-01 18:49: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18時45分,“青1”次列車緩緩駛離唐古拉站,繼續向拉薩進發。 [ 2006-07-01 18:44:0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據新華社記者張旭東報道,18時40分,“青1”次列車停靠在唐古拉車站。列車內的儀錶顯示當前海拔5080米,車外溫度12攝氏度。此時,車廂內放起了歌曲《走進西藏》。 [ 2006-07-01 18:41:5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新華社記者楊步月自“藏2”次列車報道,18時34分,首趟出藏列車駛過雁石坪車站。 [ 2006-07-01 18:40:5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據新華社記者張旭東報道,18時27分,“青1”次列車通過唐古拉北站;28分,駛入西藏自治區境內,記者手機收到西藏移動發來的短信:“歡迎來到羌塘草原!扎西德勒!” [ 2006-07-01 18:30:2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7月1日18時18分,成都至拉薩的首趟旅客列車T22/23次從成都火車站出發,預計將於7月3日18時28分抵達終點站拉薩,全程48小時10分。 [ 2006-07-01 18:26:5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新華社記者張旭東18時20分報道,“青1”次列車尚未到達唐古拉站,車廂中的廣播已開始介紹這座雪域名山的情況。 [ 2006-07-01 18:25:4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首趟出藏的“藏2”列車和進藏的“青1”次列車會車後,在兩輛列車上緊張忙碌的新華社記者“忙裏偷閒”,通過青藏鐵路GSM-R通訊系統互致工作問候,表達同事之間的關心之情。 [ 2006-07-01 18:24:5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中國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説:“青藏鐵路海拔最高點是5072米,這意味著我們改寫了世界鐵路的歷史,這是中國鐵路人對世界鐵路建設的新貢獻。” [ 2006-07-01 18:23:3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車站所在地安多縣剛尼鄉黨委書記加仲説:“鐵路通車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我們鄉有1915人,其中557人參加過鐵路建設勞動,每人每天能得到40元的報酬。” [ 2006-07-01 18:22:5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劉詩平在“青1”次列車報道,18時10分,列車駛出布強格站,開始向唐古拉山進發。 [ 2006-07-01 18:22:1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剛才會車時,可以從車窗裏看到“青1”次列車。會車整個時間不到1分鐘。 [ 2006-07-01 18:21:2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藏2”次列車沒有停留,迅速通過布強格車站。記者欲與“藏2”次列車上同事打招呼,因為車速太快,根本來不及。“青1”次列車仍停在布強格站,旅客開始用晚餐。 [ 2006-07-01 18:20:4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18時04分,列車與正停靠在這裡的“青1”次列車會車。 [ 2006-07-01 18:18:0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剛剛抵達溫泉兵站,即將通過布強格車站,有望與進藏的“青1”次會車。 [ 2006-07-01 18:17:1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肖林、姜帆報道,唐古拉車站附近藏族牧民歡慶首列出藏火車通過世界海拔最高車站。他們在自家屋頂上插上國旗,一些因路途遙遠不能趕到車站的牧民則到附近能看電視的地方觀看現場直播。 [ 2006-07-01 18:15:5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姜帆、肖林報道,鳴著汽笛的“藏2”次列車緩緩駛進唐古拉車站時,站臺上的記者和列車裏的旅客互相拍照留念。由於許多人同時使用手機,儘管信號是滿格,但誰也打不出去。 [ 2006-07-01 18:13:3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車廂外的高原上出現了一個漂亮的彩虹,乘客紛紛拍照。 [ 2006-07-01 18:11:2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再次並行,已經能看到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 [ 2006-07-01 18:03:3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布強格”站原先命名為“雀巧”中間站,後經徵求藏學專家的意見改名為“布強格”。 [ 2006-07-01 17:57:4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剛剛經過路邊一座座白色的帳篷,有的帳篷上挂著紅旗,牧民向火車揮手。 [ 2006-07-01 17:57:0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了解到,施工人員在唐古拉山施工時,對營區、便道、取土場欲破壞的14萬平方米草皮進行移植,在施工完成後又將這些草皮全部進行了環保恢復。 [ 2006-07-01 17:56:3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車站車站站臺立有標記“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鐵路過唐古拉山口的最高點)的石碑。基本站臺設置觀光臺及雨棚,供遊人欣賞雪域風光,拍攝“世界屋脊”的獨特景致。 [ 2006-07-01 17:55:5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車站建在青藏高原白雪皚皚的唐古拉山腳下,海拔5068米,屬客貨兩用綜合車站,也是青藏鐵路最重要的旅遊觀光車站。 [ 2006-07-01 17:55:1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車上乘客紛紛向親戚朋友發手機短信,告訴他們列車剛剛安全通過了兩個鐵路史上的“世界最高”──最高火車站(5068米)和最高鐵路點(5072米)。 [ 2006-07-01 17:54:4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冰凍期長,施工期短,工程全部處於多年凍土區,同時沼澤濕地、斜坡濕地等多有分佈,被稱為“青藏鐵路複雜地質大全”。 [ 2006-07-01 17:49:4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唐古拉山越嶺地段,是全線平均海拔最高的標段,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氣候惡劣,是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等高原病的高發區。 [ 2006-07-01 17:49: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剛剛穿過唐古拉山口的首趟出藏列車目前車外溫度是12攝氏度,車速每小時93公里,海拔高度4968米。 [ 2006-07-01 17:48: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運行30公里後重新和公路並肩北行。列車駛過唐古拉山口時,車外的牧民群眾紛紛揮手,車上乘客也揮手互致問候。 [ 2006-07-01 17:47:2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記者可以看到唐古拉山脈上的常年積雪,車上旅客紛紛站起來留影。在這段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上,記者迄今沒有發現有人出現不適反應。 [ 2006-07-01 17:44:4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山口天氣不穩定,即使夏天,公路也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見現象,此處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一般乘客路過唐古拉山口會有明顯高山反應。 [ 2006-07-01 17:43:4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2005年8月24日,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鋪軌機將兩條25米長的鐵軌穩穩放在大量片石填築的凍土路基上,世界準軌鐵路新最高點誕生。 [ 2006-07-01 17:43: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雖然唐古拉山這一段是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山脈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險峻,可以説是很柔和。 [ 2006-07-01 17:42: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看到唐古拉車站顏色大量採用具有藏族傳統建築風格的白色、朱紅色等顏料。 [ 2006-07-01 17:41:0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中鐵十九局集團青藏鐵路第四項目部指揮長秦志軍説,唐古拉車站設備都是通過衛星來遙控的,現場還有遠程監視系統,發現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維修。 [ 2006-07-01 17:40:3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中鐵十九局集團青藏鐵路第四項目部指揮長秦志軍説,唐古拉車站將與青藏鐵路線上其他車站一樣,投入運營後取暖將採用電能、太陽能、風能為主的能源。由於海拔過高,唐古拉車站採用無人值守的方式。 [ 2006-07-01 17:40:0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為了方便旅客在唐古拉車站觀賞或拍攝唐古拉山主峰的雄姿,鐵道部門在原來站房設計的基礎上,精心選擇車站位置,最終選擇在能望見唐古拉山主峰的最佳處建設站臺。 [ 2006-07-01 17:39:2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車站站房綜合樓造型非常獨特,整體綜合樓像一頂端放在地面上的“王冠”。車站正面墻壁呈現出兩個大小不同、但頂部重疊的人”字形圖案,房頂上部安設類似塔頂物件。 [ 2006-07-01 17:38:5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17時38分,列車通過海拔5072米的世界鐵路最高點。 [ 2006-07-01 17:38:2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唐古拉車站綜合樓于2005年6月20日開工建設,建築面積為384.2平方米。 [ 2006-07-01 17:37:5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世界海拔最高的車站??唐古拉車站位於多年凍土區,車站設計為三股道,屬於客貨兩用的綜合車站。 [ 2006-07-01 17:37:3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目前列車停在布強格站,預計將在此等候與“藏2” 會車。 [ 2006-07-01 17:28: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納木錯最大的半島扎西半島,是遊覽納木錯最重要的景點。這個由石灰岩構成的10平方公里的半島,由於湖水侵蝕,分佈著許多幽靜的岩洞,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 [ 2006-07-01 17:26:41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納木錯像一顆晶瑩的寶石,鑲嵌在萬里羌塘草原上,水天相融,渾然一體。納木錯湖與阿裏的瑪旁雍錯、山南的羊卓雍錯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 [ 2006-07-01 17:25:2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當雄縣車站位於那曲地區和拉薩市交界處,納木錯湖距當雄縣30多公里左右。 [ 2006-07-01 17:24:5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當雄”藏語譯音, 意為被挑選的草場。 [ 2006-07-01 17:24:3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陽光下的納木措,湖水清澈透明,泛著令人心旌盪漾的藍色。天邊的雲朵,投入深藍色的湖水,與連綿成片的念青唐古拉山雪峰,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 [ 2006-07-01 17:24: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經過的當雄縣境內有我國第二大鹹水湖納木措,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海拔4718米,是西藏三大“神湖”之首。納木錯在藏語中意為天湖,是藏傳佛教的聖地。 [ 2006-07-01 17:22:17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錯那湖邊上的藏族牧民才阿經常奔波在安多縣縣城與錯那湖之間,將自家的羊皮子和酸奶帶到縣城裏賣,他説:“生意還可以,等鐵路開通後,我就到車站賣酸奶,還可以讓遊客與我家的牦牛合影留念。” [ 2006-07-01 17:21:0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五道梁是沿線一處較大居民點,海拔4700米,設置有兵站、泵站及小型的餐館、招待所等。 [ 2006-07-01 17:18:3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五道梁前方就是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 [ 2006-07-01 17:18:0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五道梁海拔不算很高,但因其四週均為山梁環繞,空氣流通不暢,形成獨特的地理小單元,氣候惡劣,高寒缺氧較其它地方更甚,故在青藏高原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之説。 [ 2006-07-01 17:17:4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五道梁是青藏線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站點,從拉薩往格爾木方向進發,五道梁正好是第五道山梁,當年修建青藏公路時,慕生忠將軍將此地命名為“五道梁”。 [ 2006-07-01 17:17:1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1次”列車通過沱沱河車站後僅十分鐘,車站附近便下起了冰雹。一會兒功夫,地上積累了厚厚一層冰雹。 [ 2006-07-01 17:14:0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目前列車停在布強格站。是在此等候與“藏2”會車,還是繼續前行,尚有待進一步核實。 [ 2006-07-01 17:11:34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南辰自“藏2”次列車報道,列車正奔向唐古拉車站,天空下起了冰雹。 [ 2006-07-01 17:10:3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17時03分,列車緩緩駛入布強格站,這裡海拔4823米,車站工作人員都在站臺上迎接列車的到來。 [ 2006-07-01 17:04:2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ITCS系統具有現場設備安裝工作量少,設備可靠性高、結構簡單,技術先進,維修量小等特點。 [ 2006-07-01 17:03:19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ITCS系統可以根據提高線路運輸能力的需要,在保證設備安全的條件下,提高行車安全度和行車密度,來適應運輸的需求。 [ 2006-07-01 17:02:53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ITCS還能實時監測列車的運行,當設備出現故障時可及時向調度臺報警,並且在需要時指揮列車實施自動制動來保證行車安全。 [ 2006-07-01 17:02:2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目前列車正在接近唐古拉山,左側出現了一座座雄偉的雪山。 [ 2006-07-01 16:59:5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張旭東在“青1”次列車報道,在與列車並行的青藏公路上,出現了5個騎著單車進藏旅遊的揹包客,他們一起向列車揮手致意。 [ 2006-07-01 16:59:12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ITCS系統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精確的顯示列車的位置和速度,實現列車運行的自動化,控制列車在車站停車、通過或進行其它相關作業。 [ 2006-07-01 16:58:38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目前國內採用的控制系統相比,安裝ITCS系統的車站不設置信號機、軌道電路,只安裝道岔轉換裝置。 [ 2006-07-01 16:57:45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增強型列車控制系統ITCS是由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開發的。青藏鐵路格拉段45個車站中有38個車站採用了這一系統。 [ 2006-07-01 16:56:36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專家説,新的調度指揮平臺實現了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的透明指揮、智慧決策和集中管理,大大減輕了列車調度員和車站值班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運輸效率和運行的組織指揮能力。 [ 2006-07-01 16:56:1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青藏鐵路在全國首次使用增強型列車控制系統(ITCS)。這一系統將成為今後青藏線運行的重要行車設備。 [ 2006-07-01 16:55:40 ]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在格拉行車調度指揮中心現場看到,行車指揮人員可以通過新一代的調度集中系統CTC隨時查詢列車的運行信息,管內區段的列車運行情況也可以通過這一系統盡收眼底。 [ 2006-07-01 16:55:10 ]

責編:王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