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媒體評青藏鐵路:讓更多老百姓能圓青藏旅遊夢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1日 11:48 來源: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 (記者朱繼東)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今天通車運行,不僅在國內舉國關注,在海外也引起極大反響。英國《衛報》、法新社、西班牙《先鋒報》等不少西方媒體紛紛對中國修建青藏鐵路給予了充分肯定:英國《衛報》説“這條鐵路正是中國的‘敢為’精神的最佳例證”;西班牙《先鋒報》讚揚“世界屋脊上的鐵路,讚揚青藏鐵路是史無前例的工程 ”;法新社説“中國提供到拉薩的低價火車票,北京到拉薩的最低票價約46美元,而飛機票約是這一票價的7倍,這讓更多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到‘世界屋脊’旅遊的費用”……青藏鐵路正在贏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讚許。

  西班牙《先鋒報》在報道困難重重的青藏鐵路工程並沒有奪去一位工人的生命和鐵路沿線的地震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野生動物遷徙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解決等事實後,讚揚青藏鐵路是史無前例的工程。《先鋒報》文章中説 :“無論從技術角度、周邊自然環境,還是從對西藏及整個喜馬拉雅地區産生的影響和結果來看,青藏鐵路的建設都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英國《衛報》記者也看到,青藏鐵路給“難於上青天”的世界屋脊架起通往東部發達地區的橋梁,牧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嚮往。因此,《衛報》發表評論説,人們曾説修建通往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橋、數百公里的凍土區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再説,誰又可能在稍動一下就要找氧氣瓶的情況下鋪鐵軌?但這就是中國迎接的挑戰。《衛報》讚譽“這條鐵路正是中國的‘敢為’精神的最佳例證。”

  法新社認為,青藏鐵路正式通車讓更多普通老百姓有機會圓了到“世界屋脊”旅遊的夢。法新社説,“中國提供到拉薩的低價火車票,北京到拉薩的最低票價約46美元,而飛機票約是這一票價的7倍,這讓更多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到‘世界屋脊’旅遊的費用。”《先鋒報》報道中也指出,從四川成都乘汽車前往拉薩需要很長時間,而飛機不但價格高,也不是一種大規模的交通運輸方式。青藏鐵路建成後,從北京乘舒適的火車前往拉薩只需要48小時,那時情況可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國計劃使目前每年100萬人次遊客的數量增加到2010年的每年248萬人次,到2020年達到1000萬人次。法新社預計,青藏鐵路開通後,到西藏的遊客每年將增加40萬,西藏的旅遊收入也將由2005年的19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30億元。

  更多西方媒體紛紛對中國修建青藏鐵路給普通民眾帶來的福音給予了高度關注,他們報道了對當地民眾的採訪情況,認為青藏鐵路將叢更多方面造福更多的普通民眾。從上海至拉薩的首班列車已經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一家旅行社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説:“我們打算通過抽籤來決定售票,因為120多張票已有300多人預訂,並不斷有人詢問青藏線旅遊事宜。”兩個坐在路邊牦牛毛堆上的牧民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説:“鐵路通到西藏是個好主意。這會更方便我們把牛羊毛運到市場上去。而現在我們通常要雇一輛卡車到這裡來,但是有了火車就會既方便又便宜了。”

  美聯社等其他很多西方媒體也都對中國修建青藏鐵路和青藏鐵路正式通車給予了積極評價。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董黎熙 戰艷)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將於7月1日通車運行,對中國修建青藏鐵路西方媒體紛紛肯定中國敢於迎接挑戰。英國《衛報》説“這條鐵路正是中國的‘敢為’精神的最佳例證。”

  青藏鐵路給“難於上青天”的世界屋脊架起通往東部發達地區的橋梁,牧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嚮往。“鐵路通到西藏是個好主意。這會更方便我們把牛羊毛運到市場上去。而現在我們通常要雇一輛卡車到這裡來,但是有了火車就會既方便又便宜了。”兩個坐在路邊牦牛毛堆上的牧民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説。在英國《衛報》記者隨機與西藏人的交談中,5人中有4人憧憬鐵路將帶來的經濟效益:250萬噸的貨物和100萬遊客和商人。

  由於青藏高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在世界上的獨特性和唯一性,青藏鐵路的建成和開通將為整個中國旅遊業增添新的亮點,為全世界奉獻獨一無二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從上海至拉薩的首班列車已經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一家旅行社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説,“我們打算通過抽籤來決定售票,因為120多張票已有300多人預訂,並不斷有人詢問青藏線旅遊事宜。”

  法新社説,“中國提供到拉薩的低價火車票,北京到拉薩的最低票價約46美元,而飛機票約是這一票價的7倍,這讓更多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到‘世界屋脊’旅遊的費用。”法新社預計青藏鐵路開通後,到西藏的遊客每年將增加40萬,西藏的旅遊收入也將由2005年的19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30億元。

  《衛報》發表評論説,人們曾説修建通往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橋、數百公里的凍土區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再説,誰又可能在稍動一下就要找氧氣瓶的情況下鋪鐵軌?但這就是中國迎接的挑戰。

  青藏鐵路穿越960公里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最高點5072米,大部分線路處於“生命禁區”和“凍土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從更廣闊的範圍著眼,青藏鐵路通車不僅將推動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交流。中國和印度計劃于7月6日重新開放連接西藏和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邊貿通道,恢復兩國中斷40多年的邊境貿易。

  據了解,目前中印貿易大部分通過海運,而西藏的外貿大多是從天津港吞吐,兩地相距數千公里。隨著青藏鐵路即將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如果貨物因可以走乃堆拉山口通道,則拉薩經亞東至加爾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離就可縮短至約1200公里,這將促進從中國西藏和內地地區通往南亞陸路大通道的形成,對中印兩國的對外開放均相當有利。

  西班牙《先鋒報》20日發表文章:世界屋脊上的鐵路,讚揚青藏鐵路是史無前例的工程 。文章如下 :

  數十萬中國工人日夜奮戰,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同時也最複雜的鐵路,把青海的格爾木和西藏的拉薩連接到了一起。作為中國公共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青藏鐵路將很快試運行,但目前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

  無論從技術角度、周邊自然環境,還是從對西藏及整個喜馬拉雅地區産生的影響和結果來看,青藏鐵路的建設都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

  新華網上海6月15日電(記者吳宇李建敏)聽説青藏鐵路不久就要建成通車,來自印度的企業家納拉揚?拉奧睜大了眼睛:“真的嗎?什麼時候?這真是個好消息。”

  納拉揚?拉奧是印度瑞迪博士實驗室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代表。他説:“我早就對西藏心懷嚮往,但一直覺得世界屋脊的道路太難修,高原缺氧不容易適應。相信這條鐵路通車後,赴藏旅行的整體環境會得到改善。”

  納拉揚?拉奧非常關注青藏鐵路對西藏以及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拉動”。他説:“我知道中國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印度等很多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邊遠落後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尤其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青藏鐵路通車是中國尋求全國均衡協調發展的一種努力,其經驗和模式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朱繼東)青藏鐵路首趟列車的汽笛7月1日即將迴響雪域高原,這自然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為了在這一舉世矚目的新聞大戰中脫穎而出,目前至少有上千名中外記者雲集在青藏鐵路沿線各站點採訪報道。而新華社向青藏鐵路沿線派出了包括上百名編輯、記者和技術人員等在內的強大陣容,在青海格爾木和西藏拉薩分別設立的采編平臺上,近120名記者編輯和技術人員及時滾動播發有關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文字、圖片圖表和音視頻稿件。新華網在新華社統一指揮下全程現場滾動報道青藏鐵路通車盛況,並將和中國政府網聯合進行通車網絡直播,以明顯的領先優勢在這場新聞大戰中格外引人注目。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受到海內外媒體高度重視,隨著青藏鐵路開通旅客列車試運營已經進入倒計時,神奇的“天路”正成為海內外媒體沒有硝煙的“新聞大戰”戰場,“天路”、“拉薩”、“格爾木”、“青藏鐵路”成為全世界新聞媒體頻繁出現的關鍵詞。僅6月上中旬,就有海內外20多家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向青藏鐵路公司提出採訪申請。其實,圍繞青藏鐵路通車展開的“新聞大戰”早在5月中旬甚至更早時候就已開始。此前,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東方衛視等多家媒體的記者已經在沿線做前期採訪,在電視報道上全面合作的新華社與東方衛視的15名編採人員6月初就已經活躍在青藏鐵路沿線,中央電視臺和台灣東森電視臺、香港亞視等6家媒體組成的《千里走青藏》採訪報道組一行30多人也已深入沿線採訪。新浪網、文匯報、蘇州電視臺及台灣東森、中天、TVBS三家電視臺、香港亞視、澳門廣電等新聞媒體紛紛進駐格爾木、拉薩等地,全方位追蹤報道青藏鐵路建設情況。“每天來自北京、香港等地要求採訪的電話絡繹不絕,人手少的時候接都接不過來。”格爾木市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説,“僅這幾天,我們接待過的記者已達兩百多人次。還有個別媒體沒通過宣傳部,直接沿青藏鐵路線去採訪了。”

責編:逯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