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正在剛果(布)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布拉柴維爾達朗蓋醫院。這是溫家寶總理在達朗蓋醫院看望患者。 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6月20日,正在剛果(布)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布拉柴中學。這是溫家寶總理和該校學習中文的學生交流。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網布拉柴維爾6月20日電 特寫: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記溫家寶總理看望中國援剛果(布)醫療隊和參觀布拉柴中學 記者 明大軍 劉東凱 友誼和平的使者 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剛果河奔騰不息,就在位於這條河下游西北岸的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活躍著一支為非洲人民救死扶傷的中國醫療隊。6月20日上午,正在這裡訪問的溫家寶總理專程來到市中心的達朗蓋醫院,看望正在這裡工作的中國醫療隊隊員。 達朗蓋醫院的250名中剛員工聚集在醫院門口,熱烈歡迎溫總理的來訪。溫總理穿上白大褂,走入病房看望了正在接受中國醫生治療的當地病人。溫總理來到一名剛剛接受了甲狀腺瘤切除手術的婦女床前,仔細向中國主治大夫詢問了病人情況,溫總理對病人説:“我今天帶來了中國朋友對你們的問候和祝福,祝你早日康復。”躺在床上的病人用並不標準的中文説了一聲:“謝謝!”眼神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看望了其他病人後,溫總理走出病房,仔細詢問了醫院的有關情況。院長艾麗莎女士告訴溫總理,中國向這家醫院共派出了18批醫療隊,中國醫生工作十分出色,與我們親密無間,當地人長期以來一直親切地稱中國醫生為“剛果醫生”。她説,中國的針灸療效很好,醫院專門開設了針灸科,深受當地患者歡迎,每年有5000多人接受針灸治療。 達朗蓋醫院在上個世紀60年代只是一座小型婦産醫院,1970年經過中國的援建和擴建成為了布拉柴維爾市的第三大綜合性醫院。目前在布拉柴維爾市工作的中國醫療隊共23人,來自天津的11所醫院,他們承擔了醫院的主要醫務工作。 溫家寶説,剛果(布)是中國在非洲幾十年始終不渝的真誠朋友,在政治上一貫給予中國堅定的支持。加強中剛合作是我們對剛果(布)人民赤誠友情的回報,也體現了兩國人民真誠友好、團結互助的精神。 溫總理緊緊握住一位中國醫療隊隊員的手説,你們是白衣天使,遠離家鄉和親人,不遠萬里來到非洲大陸,不畏艱難困苦,忘我奉獻,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用你們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搭建了中剛人民理解與友誼的橋梁。他説:“今天我也穿上了你們的白大褂,我雖然不能和你們一樣治病解痛,但我們都是和平與友誼的使者。” 他説:“我謹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祖國人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慰問,感謝你們為增進中剛友好所做的工作。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祖國人民為你們感到驕傲。希望你們保重身體,努力工作。” 中國向非洲國家派遣醫療隊,是中非合作中開展時間最長,涉及國家最多,成效最為顯著,影響最為廣泛的項目。自1963年中國向非洲派出第一支醫療隊以來,中國向47個非洲國家和地區派出了1.6萬名醫務工作者,救助非洲民眾2.4億人次。中國醫療隊員與非洲醫務人員並肩工作,為當地百姓治病解痛,還把中國傳統醫藥、治療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醫務人員,為促進中非友好合作關係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中國向非洲35個國家派遣了900名援外醫務人員。他們以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贏得了當地人民的高度讚揚,被許多國家授予了很高的榮譽。 溫總理從醫院一齣來,便被數千名熱情友好的民眾團團圍住,他們用中文高喊“你好!你好!”一些人在街頭演奏著歡快的剛果民族樂器,跳起了傳統舞蹈。溫總理被這種熱烈的場景所打動,他走到他們中間,和他們一同歡笑起舞,沉浸在友誼的海洋中。一位居住在醫院附近的老年婦女説:“請中國總理能讓中國醫生留下來,多派一些醫生來。” 布拉柴中學沸騰了 在看望了中國醫療隊之後,溫家寶又來到布拉柴中學,看望這裡漢語班的學生。中方車隊還未到校門外,遠處就傳來陣陣歡呼聲。數千名師生和當地群眾早早地聚集在道路兩側、學校門口和操場周圍,揮舞著中剛兩國國旗,用中法兩種語言有節奏地呼喊:“歡迎!歡迎!” 布拉柴中學是剛果(布)最大的中學,有教師200多人,學生4000多人。自1990年在高中3個年級開設漢語教學,至今已持續了16年。目前,該校有漢語教師2人,有158名學生在學習漢語。 溫家寶走進教學樓一層的一間教室,30多名學生正在教師巴希的帶領下學習漢語。中國貴賓的到來,令學生們興奮不已。 “老師告訴我們: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國家。今天,您來到我們中間,帶來了中國人民對剛果人民的友好情誼。”學生們純真的情感和清晰的四聲發音已使遠方的客人倍感親切。 溫家寶微笑著,傾聽著。當他看學生們正在練習寫漢字,就對身邊的巴希老師説:“讓我來寫幾個字吧。”他從教師手中接過粉筆,在黑板上一絲不茍地寫下工整雋秀的楷書漢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是中國唐朝詩人王勃的詩句,”溫家寶轉過身來,手指黑板,向學生們解釋這句古詩的含義。“中國與非洲雖然相隔遙遠,但是我們就像鄰居一樣,我們是知己,是朋友。”他聲音洪亮,語速平緩,讓每一個學生都聽清了,聽懂了。學生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溫家寶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不時同學生們交談:“你們覺得學習漢語困難嗎?希望你們掌握好漢語,將來到中國去!” 19歲的洛西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下“我是布拉柴中學學生”幾個漢字。溫家寶走上前去,拿起洛西的作業本,邊看邊讚許道:“字寫得很好,語法也通順,但是我從中發現了一個錯別字。”然後耐心地為他糾正書寫錯誤。 在用中法兩種文字寫著“中剛人民友誼萬歲”的黑板前,溫家寶再次停下腳步,用淺顯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解漢語的奧秘:“漢字是象形字,就是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很深的含義。我給你們講,主要是想激發大家學習漢語的興趣。” “語言是連結友誼的紐帶,掌握漢語的青年是增進中剛了解和友誼的橋梁,”他語重心長地勉勵青年學生們好好學習漢語,做中剛友好的接班人。 “我要去北京,我要去上學!”20歲的女學生阿斯塔麗娜用漢語大聲地説。 “每年我們都要從剛果(布)和非洲的中學生中挑選一部分留學生去中國學習,你們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一定會有機會的,”溫家寶微笑著鼓勵學生們。 19歲的普拉西德學習漢語已經3年了,他用漢語説:“溫總理的話讓我嚮往中國。”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代表著中非友好的明天。近年來,非洲青年對中國的興趣日益濃厚。目前在非洲許多學校已經開辦了漢語學習班,中國在非洲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已于去年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開課。 溫家寶走出教室,來到操場,向布拉柴中學贈送法漢詞典和電腦等學習用具。操場上歡聲雷動。溫家寶來到學生們中間,與他們握手、合影。“我向你們轉達億萬中國青年學生對剛果(布)青年學生的問候!”溫總理的話得到了剛果(布)青年最熱烈的回應。布拉柴中學沸騰了。操場上,青年學生們跳著、笑著、唱著、呼喊著,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在剛果(布),在西非,在非洲的上空久久回蕩。(完) |
責編:倪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