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2000公里,持續24年的山海之戀

來源:央視網  |  2020年07月03日 13:38
央視網 | 2020年07月03日 13:38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歷史,留給每個國家騰飛的機遇是有限的,誰最先走出國內的困境,誰最先體現出社會制度的優勢,誰就能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贏得先機。而脫貧這個世界難題便是我們繞不過的必答題。

1

       在曾經的寧夏“西海固”地區,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貧困。風、沙、烈日、苦水、閉塞、酷暑嚴寒統治著這一片廣闊的不毛之地。就在這片被聯合國定義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卻有兩百萬人在繁衍生息。

1

       千百年來,他們用人類生存的極限,去挑戰自然力量的極限,祖祖輩輩無法擺脫苦難生活。24年前“西海固”面臨的發展困局,是當時全國8千萬貧困人口的極限縮影。

       貧困,不應是一種命運

       這裡不缺歷史和記憶,不缺湛藍的天空,也不缺勤勞的雙手。可這片土地上兩百萬人的出路在哪?改變的力量,來自2000公里外的福建。寧夏、福建,曾經很遠,如今很近,只因24年跨越山與海的守望與相助。

1

       1996年,在黨中央作出東西部結對幫扶的戰略部署下,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在這個背景下産生了。

1

       習近平:“這是一個戰略決定。”(1997年時任閩寧對口扶貧協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講話)

       1996年10月,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成立,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任組長。

       林月嬋是當時福建省扶貧辦主任,習近平叫林月嬋帶幾個部門去寧夏看一看。

1

       於是,1997年3月,她第一次來到寧夏。當時,閩寧兩省區既沒有直達火車,也不通航班,坐汽車至少要走3天。

1

       從這一次開始,直到2007年退休,她先後到寧夏40多次,與這片土地上的貧困家庭産生命運的交集。

1

       1996年11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當時就定了福建和寧夏兩個省區政府每年舉行一次聯席會議,以兩年為一屆向寧夏派出挂職幹部。福建沿海選出8個經濟實力比較強的縣市,對口幫扶寧夏8個國家級貧困縣。

       此後的24年,先後有11批183名福建挂職幹部來到寧夏“西海固”,還有專家院士、志願者2000多人前來支援教育、醫療、農業。

1

       在各界力量的推動下,福建和寧夏20多個省級部門、80多個縣級部門結成了幫扶關係,建設了110個閩寧示範村。一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的新模式誕生,聯席會議、結對幫扶、産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作為扶貧協作機制延續了下來。

       既要戰勝自然,也要戰勝歷史

       第一批福建援寧幹部剛到這樣嚴酷的環境就倍受考驗,在海拔高度2050米的隆德縣,高原反應讓很多人晚上睡不著覺,幾乎每天都會流鼻血,喝了這裡的水,他們會連續幾天拉肚子。

1

       從最艱難的打井窖、改梯田開始,在一個常年被水遺忘的黃土溝裏反復勘察,歷經80多天,在“無水區”打出了一口400多米深的井,被譽為生命工程第一井,日出水量800立方米。

       出水那天,當地農民含著淚,喝下了第一口清純的水……

       同時展開的還有吊莊移民、興建希望小學、辦工廠、勞務輸出、建設閩寧村等扶貧舉措。

1

       閩寧鎮,是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縮影和見證。

       1997年,這裡是一片戈壁灘,“空中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閩寧村“升格”為閩寧鎮,6個村,6萬多人口,這裡崛起了一座城市。昔日的“幹沙灘”變成了“金沙灘”。

       改變的,不僅僅是貧困戶的命運

1

       這個賬本記錄了2004年秋天的收入,最少的是19元,最多的140元。賬本的主人是劉昌富,別看這上面的數字每一筆都不多,加起來他掙到了29000元,在《時代楷模發佈廳》的舞臺上,他背來了自家種植的蘑菇。今年,跟著扶貧工作隊的老師一起,他又加種了8畝地的巨菌草,等到秋天能賺3萬塊錢。要知道,沒種蘑菇之前,他月收入也就1000多元。

       1998年他剛從西吉縣搬下來,沒有地,非常窮,小孩子上學的兩塊五他都拿不出來。那時候菌草扶貧工作隊來教他們種蘑菇,當地人見過蘑菇的都很少。

       所以很多人看劉昌富笑話:別瞎折騰了,老老實實種土豆吧。等到菇販子來收蘑菇的時候,劉昌富賺到了800塊錢,16張50元的,他從來沒一次性拿到過那麼多錢,“比過年還高興!”

1

       整個大棚的蘑菇賣完,他賺到了7000塊錢,比過去一年賺的都多。那些看笑話的人看見劉昌富賺了錢,也都來一起學著種蘑菇。扶貧不僅僅是讓老百姓吃飽飯,更要讓老百姓賺到錢,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有一個名字也因此常常被鄉民念叨:鄉民們口中的“扶貧狀元”和“菌草之父”——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

1

       這一片戈壁灘已經荒蕪了數億年,土壤貧瘠,土裏滿是大大小小的石塊,連雨水都存不住,莊稼肯定種不出來。所以,最初確定産業發展的方向是菌草和葡萄。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長的林佔熺接下了福建省扶貧小組的任務。

1

       54歲的林佔熺和工作隊員帶著六艙菌種,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到當地已經晚上10點多了,林佔熺顧不上吃飯,就拿著手電到百姓的窯洞看:這窯洞到底有多大多深?種菇能種多少?

       他明白,要讓千千萬萬的百姓參與,這技術一定要簡化、還得投入少。在村民家廢棄的土窯裏,林佔熺和助手攻關技術讓村民們迎來了豐收。

1

       山裏人第一次嘗到了蘑菇的滋味,讚口不絕。可接下來的難題,林佔熺也未曾經歷過。

       由於缺乏銷售經驗,村民們只能看著成山的蘑菇幹著急。閩寧兩省區扶貧辦主任在銀川召開會議,提出了寧夏菌草技術扶貧採用專家承包的意見。

1

       看到亟待脫貧的鄉親們,嘴裏説不敢做的林佔熺,還是扛下了擔子,簽訂了包種包銷包技術指導的承包合同。

       林佔熺帶著菇樣,北上包頭、南下蘭州,天南海北地跑起了市場。戈壁灘上的蘑菇被運往到國內各地,高峰時期,銀川至上海飛機的貨艙內全部被戈壁灘上的蘑菇裝滿。

       來自福建的生命之綠塗抹在戈壁灘,不起眼的小小菌草幫助著越來越多的寧夏人致富。

1

       在對外扶貧上,他們還將菌草技術傳播至全球101個國家。這就是一種閩寧精神。

       如今閩寧鎮不只有菌草産業,還有葡萄種植、光伏農業、肉牛養殖……

       農業扶貧、科技扶貧讓這片土地上有了生機。“遷得出、穩得住、能致富”,8000多人的貧困移民村發展成為6萬多人的“金沙灘”。

1

       在發展特色産業的過程中,除了像林佔熺一樣的專家為他們帶來技術,還有一支來自市場的力量。

       愛拼才會贏

       32年前,18歲的福建小夥子黃添進揣著借來的三千塊錢北上銀川,就這樣,他成了福建到寧夏從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

1

       黃添進的員工,主體來自“西海固”,看到“西海固”的員工,他就想起自己的過去,他開始思考能做些什麼幫助他們改變命運。

       閩寧協作扶貧給黃添進帶來了新的機遇。2013年,黃添進投資1.3億元在銀川建了一座食品加工廠,公司年産值1億多元。

1

       2015年,黃添進當選為寧夏福建總商會會長。

       寧夏給予了閩商廣闊的發展空間,黃添進和許多的閩商早已深深紮根於此。1990年,黃添進一家子就全部來到了銀川,有三個小孩都在銀川出生長大,孩子們去外地上完大學,本來有很好的機會留在外地或者沿海,黃添進動員他們全部回到了銀川。

       如今,他的兩個女兒都成家了,對象都找的寧夏本地人。從剛開始一家五口人到現在十幾口人,四世同堂,銀川成了黃添進的第二故鄉。

1

       寧夏和福建,自然稟賦各異,彼此優勢互補。從菌草、馬鈴薯等産業起步,寧夏和福建實現了幫扶由“輸血”到“造血”的歷史性轉變。

       截至2019年底,已有5600家企業(商戶)入駐寧夏,8萬多福建人在寧從業,並幫助4萬多寧夏人在福建實現穩定就業,年均勞務收入超過10億元,這被他們稱作是“鐵桿莊稼”。

       不是給予,而是引路

       扶貧濟困的最高境界,不是給予,而是引路。

       兩年一屆,福建向寧夏派出挂職幹部。從溫潤的東南沿海來到幹冷的西北高原。一批又一批的扶貧幹部走到百姓心上去,稱自己的重量。

1

       從縣域經濟百強縣閩侯,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隆德,福建第十批、第十一批挂職幹部樊學雙,在隆德縣任副縣長。

1

       樊學雙把他的寶貝帶到了《時代楷模發佈廳》現場,這是一份申請,來自一個特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不是向政府尋求幫助的,而是申請一家三口主動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寫申請的人叫辛寶同。大學畢業後,疾病讓他走進人生的灰暗面。為治病,家中欠下近30萬元外債。一年後,他下身癱瘓;禍不單行,他父親也因車禍全身癱瘓!一家有兩個重度殘疾,除了社會兜底資金,此前,全家一年就靠1000塊錢的土地流轉金生活。

       那是什麼樣的底氣,能讓他主動放棄幫扶?

1

       當地還有很多這樣情況的殘障人士,在河南農村貧困家庭長大的樊學雙,對貧困又沒處使勁兒的無奈感同身受。

       他多方籌措資金,在隆德縣建立了寧夏第一家縣級殘疾人托養創業服務中心,辛寶同和父母成為第一批入住托養的受益者,吃住全部免費。

       有大學學歷的辛寶同發揮特長,“晉陞”為該中心電商平臺管理員,每月收入2000元,他記得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給了媽媽,媽媽抱著他就哭了。

       後來,樊學雙鼓勵創辦殘疾人電商協會,從註冊到培訓,辛寶同發現都是樊縣長親自跟他對接。有一次談完業務回家上車時,由於辛寶同不方便,樊縣長二話不説抱住他的腿、抬他上車。當時他鞋上有泥,碰了樊縣長一身灰,樊縣長反而怕把他弄傷了。

       辛寶同一年掙了將近13萬,成了致富&&人,帶動了全縣2390個人的分紅。他母親也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製作人造花,母子倆都有了收入,全家的日子頓時柳暗花明。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在貧困地區,教育總是站在最關鍵的位置。改變一代人的素質和命運,就能改變貧困地區的整體社會進程,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這是福建赴寧支教教師間流傳最多的一句話。教育,永遠是人類從根本上消除貧困最偉大的工具。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24年裏,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寧教師隊伍帶著希望而來。山裏的孩子,從福建老師的身上萌生了去看大海的心願。而援寧教師帶來的,是比海更廣闊的世界。

       見到如今的王巧琳,你完全無法想象,打扮得體的她,曾經深陷貧困的泥沼。

       20年前,王巧琳的父親幹農活摔斷了腿。之後他們天天過著就鹽巴吃土豆的苦日子。她家裏種了麥子,卻捨不得吃,因為那是要賣了換錢,給他們讀書的。

       絕望、痛苦,無助,她目光所及最遠的地方就是那一方小小的縣城,那是一個一眼望得到頭的人生。當李丹的匯款打到王巧琳的賬戶上,那一刻,王巧琳感覺失而復得。仿佛拿到了一張走向山外的通行證,沉甸甸的。

李丹(左一)

李丹(左一)

       福建女孩李丹想要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2006年的秋天,她暫別工作兩年的學校,瞞著父母,加入了閩寧對口幫扶隊伍,來到隆德縣第二中學支教。

       她悄悄留下特困生,用微薄的工資請他們下館子。家裏寄來肉松、烤魚片,她全都分給學生。

       李丹日記——我要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告訴他們書本上的知識和大山外的世界。

       不止是李丹資助了王巧琳,從福建來到寧夏支教的老師們都是如此。

       千千萬萬個李丹給貧寒學子送來了希望。福建老師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援,更是“愛拼才會贏”的福建精神。王巧琳永遠記著李丹的父親對她説過的那句話:考到成怎麼樣、考到哪去,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從六盤山那裏走出來!

       可李丹來不及看見她走出大學、走出大山了。2008年,李丹因急性白血病去世,生命在最美好的年華戛然而止。王巧琳欠下了一句對李丹的感謝,但她用盡了下半生來書寫感恩。

       多年過去了,王巧琳活成了李丹的影子。王巧琳經常和李丹的父母視頻。她還會來福州看望李丹的父母,管李丹的媽媽也叫“媽媽”。她説,最怕看到福州的老兩口寂寞。

1

       六盤山高,閩江水長。援寧支教的教師們躬身為橋,消弭了隔山跨海的距離。

       24年裏,閩寧對口扶貧新建擴建學校236所,資助了貧困學生9萬多名。如今的寧夏正在向昔日的“世界級貧困”告別: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已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5年末的58.12萬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1.8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4.5%下降到0.47%。

       2020年,寧夏最後剩下的1個貧困縣(西吉縣)和1.88萬貧困人口將如期脫貧退出!

       情深若海,功高齊天

       一群人,從大海邊深入黃土高原,帶來資金、資源、技術和經驗,還有拼搏的精神。他們把貧困地區的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把數百萬貧困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久久為功,用一代人的時間改天換地。

       從世界來説,這是絕無僅有的,是只能在中國發生的奇跡。

       他們是閩寧協作事業的堅定踐行者,詮釋了中國共産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真摯厚重的人民情懷、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在《時代楷模發佈廳》現場,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梁言順為他們的代表頒發獎牌和證書。

1

       在寧夏李旺希望小學國旗下的紀念碑上,有著這八個字:“情深若海,功高齊天。”

這份情,超越了感激,超越了依賴,

已成為一種相互扶持的情誼。

那些跨越山海的往來,

都將成為山海攜手的見證。

每個傾盡全力付出的身影,

都在時空中清晰定格,

八閩與寧夏的故事,

會隨著時間,代代相傳。

1

1

編輯:劉珊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一場跨越2000公里,持續24年的山海之戀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