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變身“戰地食堂”:不滅的煙火氣,就是最大的安心與希望

來源:央視網  |  2020年03月25日 12:47
央視網 | 2020年03月25日 12:4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居家戰“疫”的日子裏,無數人搖身一變“中華小當家”,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親下廚房的樂趣,是特殊時期的小確幸——但對餐飲企業來説,“苦”遠多過“甜”。

  疫情來勢洶洶,人員密集的餐飲企業遭遇迎頭重創。2月1日,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先生的一段採訪刷爆網絡:“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行業裏我們日子還算不錯的,那日子不好的呢?”

  形勢危急之下,企業紛紛自救,政府火線馳援。一場充滿著煙火氣的轉型升級之戰,在疫情期間熱血打響。3月24日,由央視網出品,央視網、央視創造傳媒聯合製作的“抗疫”特別節目《經濟戰疫·復工》上線第五期,主持人鄒韻連線採訪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教授,分享中國餐飲人在逆風中調整航向、重新起航的智慧,以及挺身而出為一線醫護提供戰“疫”食糧的擔當。

  “我們要改變,光等待是不行的”,當咬牙挺過最難的時光,王剛説出了行業人的心聲:“危機是最好的鍛鍊,危機也是最好的團建”“我們知道曙光馬上就到了,春天馬上就到了”!

  只有行動起來,才不會去想我能撐多久

  據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今年春節假期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

  眉州東坡,就是另外那7%的堅守者中的一員。

  作為一家知名大型餐飲集團,眉州東坡面對客流量銳減、現金流告急等一系列挑戰,堅持疫情期間不打烊。“我們在全國有100多個門店,8000多名員工,95%都正常營業”,王剛覺得,眉州東坡的店開著,它哪怕只是亮著燈,給會給人溫暖和安全的感覺。

  面對一些網友“眉州東坡怎麼就那麼想賺錢”的質疑,王剛道出了他的理由:“把員工放回家,路上的安全怎麼辦?危險系數也增加,這也是我們當時考慮最多的事情。讓店開著,讓員工有序地工作,讓員工劃地為陣,這也是隔離。在崗就意味著我會給你保障,這樣對我們企業來説風險是最大的,損失也是最大的,我們選擇的是一條最難的路”。

  疫情前,眉州東坡曾經信心滿滿定下“創紀錄,過新年”的戰鬥口號。隨後,計劃被現實打入冰點。從1月21號到30號,客戶退訂大約11000多桌,僅此一項損失高達1700萬元,再加上員工工資、當月房租,眉州東坡一個月估計要損失近億元。

  王剛堅信“危機是最好的鍛鍊,危機也是最好的團建”,他説,“只有行動起來,才不會去想我能撐多久,我覺得我還是幹吧!”

  企業堅強自救,國家也迅速出臺一系列政策展開幫扶。據白景明教授介紹:“比如疫情期間生活服務業免徵增值稅,緩交社保的繳費,同時也給了小微企業、中小企業一些特殊的貸款政策。最近,我們國家又出臺了大約5500億的定向降準,鼓勵各類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解決企業現金流問題。”

  政策積極助力,加上抗疫形勢向好,儘管行業完全復蘇尚需時日,多家企業已經熬過了最難的時期。以眉州東坡為例,現在一個月能夠回來4500萬元到5000萬元的現金流,王剛説:“我覺得我們就有信心挺過來了。”

  非常時期,餐飲企業變成“戰地食堂”

  疫情無情,但各行各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有一分光發一分光。

  企業很難,抗疫更難。當看到很多前線醫護只能就著礦泉水幹吃泡麵,本就如履薄冰的餐飲人們逆向而行,他們不計成本、不計回報,冒著寒冷和風險,將一份份愛心餐、一杯杯熱咖啡送到一線醫護手中,源源不斷提供戰“疫”食糧。連日來,諸如此類的新聞不斷涌現,撫慰且感動著大家。

  眉州東坡在湖北一共有5家門店,兩家在武漢,有三家在黃岡。湖北的團隊是讓王剛最為揪心的,“我們每天都隨時保持交流,想為當地的醫護人員想做點什麼,想給他們送去熱湯熱飯,我覺得這是我們作為餐飲人應盡的責任和擔當。”

  平時,眉州東坡從事餐飲服務,非常時期,它變成“戰地食堂”,用一餐一飯的關愛,去支撐在前線拼搏的白衣戰士。

  戰“疫”中,眉州東坡的區域總經理和主廚一起上陣。一開始沒有防護服,大家就拿雨衣代替,後來,當地政府特地送來防護物資,王剛提著的心才放下來。據他介紹:“‘戰地食堂’從開設到目前,我們已免費送出三萬多份東坡食盒,從最多每天送出一千四百多盒,到目前每天三百多盒,也可以看出疫情慢慢在好轉,我們心裏還是很開心的。”

  通過第一次直播,線上訂單翻了整整20倍

  疫情考驗勇氣、擔當和信念,也考驗智慧、眼光和格局。

  《經濟戰疫·復工》開播以來,觀眾見證了疫情倒逼之下的各大行業變革,對於嚴重依賴線下消費場景的餐飲企業來説,這場變革或許來得更具衝擊力,也更富想象力。

  最近一段時日,餐飲企業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外賣,各大企業紛紛發力外賣業務。以眉州東坡為例,它將外賣産品在原有基礎上延伸,開發了從每盒20元到180元價格不等的十幾款套餐,涵蓋從早餐到消夜,同時還跟進節點推出新品,“知道立春要來了,我們提前就研發了春餅,我們這個時候給消費者送去的不僅是春餅,還是春天的希望”,王剛説。

  過去已有部分餐飲企業試水在線直播,但此次疫情加速了整個行業融入直播帶貨的浪潮。“雲主廚”上線帶貨,直觀激發了“宅家吃貨”的消費熱情。王剛欣喜分享道:“疫情前的1月份,我們一天線上最高才300單,結果我們通過第一次直播,達到最高的時候是將近7000單,整整翻了20倍。”

  通過開發業務,餐飲企業不僅測試了市場潛力,還發現了商機藍海。一次規模空前的食品化創新,正在整個行業發生,半成品、快手菜、懶人菜在當下陡然走俏。

  疫情期間,物美、每日優鮮等多家超市主動聯絡,希望可以利用眉州東坡的中央廚房進行來料加工,大家很快探討出了員工共享、抱團合作的“超市+餐廳”全新模式。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毛血旺等多款成品隨之面世——主料、輔料配好,輔以説明,就能讓消費者在家“秒變大廚”。據王剛介紹,“效果非常之好。疫情之後,我們這種合作還會繼續”。

  當不再依賴堂食,零售化、便利化、社區化激活了餐飲企業的未來發展空間。王剛認為:“餐飲無邊界,需要我們大行業、小企業把鏈條鑄精鑄細,把每一個橋墩上邊都變成一個橋面,聯合起來更強大。”

  在白景明教授看來,這表面上是商業模式的轉變,背後實則説明在疫情衝擊這麼大的情況下,人們對飲食的需求依然是在擴張的,只是需求和偏好發生了迅速的變化,“要是對接不上這種變化,再大的市場也站不住。”

  疫情最困難的時候,餐飲行業體會到了五味雜陳的味道。衝擊也是洗禮,兼具戰鬥力和創新力的一批企業,靠著不服輸、努力拼的麻辣勁兒,正在苦澀和酸楚裏熬出一絲香甜。在這場讓所有人措手不及的大考中,那些用堅守溫暖過大眾心和胃的企業,共同升騰了人間最美的煙火氣,也必將是希望所在。

編輯:孫潔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餐飲企業變身“戰地食堂”:不滅的煙火氣,就是最大的安心與希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