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 · 第56期 · ——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小英)我國地大物博,民族文化豐富,各地風俗都不一樣。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位於甘肅南部,舟曲是藏語“龍江”之意,因白龍江穿縣境得名,在這裡,每年端午節就有兩個風俗:博峪採花節和巴寨朝水節,並延續了多年。
博峪採花節
達瑪花開美人舞,五月博峪勝天堂。
與聞名於世的九寨溝僅有一山之隔的博峪鄉,位於甘肅與四川兩省交界處,是距離舟曲縣城最遠的一個鄉,被譽為“吉祥福地”。
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博峪的藏族青年男女都會身著節日盛裝,進山採花,一路歌唱,相互祝福。因為這天正是舟曲縣博峪鄉藏寨人家一年一度的節日盛宴——採花節。
採花節,從淩晨開始,人們奔往附近的山間泉水旁,或捧水痛飲,或裝滿木桶回家洗髮凈身。相傳這一天日出之前的山泉,喝了可消災祛病,沐浴能帶來吉祥。
這便是節日的第一項內容——“搶水”。
採花節拉開了序幕。
“搶水”結束之後,各家父母便將女兒精心打扮起來。
按照風俗,在節日期間,博峪姑娘們要頭戴折疊成數層的方形黑頭帕,並將頭髮梳成數十條細辮,再用純黑牛毛線編成的300余根辮子續接,固定在腰後寬帶中;上身則內穿白色襯衣,外面圍上方形裹兜,外穿一件對襟寬袖、鑲嵌氆氌的藍色或黑色長袍;長袍外罩一件綾緞坎肩,胸前佩以鑲有八寶吉祥圖案的圓形瑪瑙大銀盤;腿上穿紅綢褲,膝蓋以下則纏有白色的裹腿。
全身上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寬窄不一的錦帶。頭上箍著錦帶,腰間係著錦帶,這是博峪人代代相傳的技藝。
當太陽升起時,村寨的鄉親們身著盛裝,在寨口為上山的姑娘們送行。
參加採花節,每家需要一男一女兩人參加,未出嫁的姑娘由哥哥或弟弟陪同,出嫁的則由丈夫陪同。
一曲《告別歌》之後,姑娘們在家人的護送下出發。
採花地點一般選在博峪最高、最負盛名的神山“刺兒坎”上。一路上,悠揚的歌聲回蕩在山谷之間。方圓十里的山間小道上,採花的隊伍宛如一條穿行在綠樹青山中的五彩長龍。
採花隊伍穿山越嶺,來到山峰祭祀“花神”的地方,插上象徵保護“花神”的新的木刀、木斧、木箭等,祈禱“花神”保祐風調雨順、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祭祀完畢,節日的第二項內容——“採花”開始了。
姑娘、小夥子們結伴而行,唱著讚頌花神的採花歌,向漫山遍野的花叢中走去,去採集那些潔白的達瑪花、粉紅的杜鵑花、紫色的馬蘭花、艷紅的芍藥花……直到這些美麗的鮮花插滿了姑娘的髮辮。
當採花隊伍到達寨口時,早已守候在橋頭的幾名婦女手捧青稞酒,為姑娘們接風洗塵,以歌唱的形式向採花姑娘們提出問題,姑娘們接過酒,唱起歌,只有一一答對問題後,才能過橋進寨。
回到寨中,節日的第三項內容——“祝福”就此開始。
鄉親們擂鼓、放炮、鳴獵槍,點燃香柏枝,將採花姑娘簇擁到打谷場上,大家拉起手,圍成圈,隨著領舞的婦女搖起馬鈴聲,跳起了當地極富民族風格的“多地舞”。
頓時,歌聲、祝福聲、敬酒聲、歡笑聲連成一片,整個博峪河畔都沉浸在了花與歌的海洋中。
巴寨朝水節
在舟曲的另一端,端午節則有著朝水的風俗。
巴寨溝位於舟曲縣和迭部縣的交界處。這裡,四面環山,鳥語花香,奇峰林立,雲霧繚繞,山泉瀑布騰空飛瀉。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一大早,十里八鄉的群眾身著節日盛裝,爬上海拔3900多米的阿讓山沐浴山泉飛瀑,載歌載舞,舉行盛大的朝水節活動。
八寨溝
巴寨朝水節是目前整個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民間保存較完整,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古樸自然,原生態文化風味濃郁的藏民族民間民俗文化之一。
關於巴寨溝朝水節,在舟曲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相傳很久以前,天宮的醫司仙女雲遊四方,發現巴寨溝一帶瘟病橫行,民不聊生,便下凡為當地老百姓治病驅邪,教他們耕作和紡織技術,使他們過上了安康幸福的日子。
端午節這天,藏族群眾早早起來,清掃院壩小道,婦女們盛裝打扮,成群結隊,歡歌笑語,穿山越澗,過密林,走竹徑,攀到昂讓山飛瀉流泉的崖峰下。
朝水時,群眾穿梭沐浴在飛瀑流泉之下,煨桑祈禱、誦經祝願,企盼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朝水”後,人們帶著給親友的“曲紗”聖水沿著林間小道下山,各路歌手一路相互敬酒,對歌獻藝。身著節日盛裝的藏族婦女們跳起“樂樂舞”。
男子們則由長者持矛領頭,列成長隊,吆喝呼應,擺出威武的“龍陣”,盡情展示著山裏人的粗獷與豪放。
夜幕降臨後舉行篝火晚會,男女老少盡情地唱歌跳舞,將節日的狂歡氣氛推向高潮。
端午節,不論是賽龍舟、吃粽子、係五彩繩,亦或是藏鄉的採花節、朝水節,這些流傳多年的習俗,總是向我們講述了古人的精神追求和美好企盼,是敬畏,信仰,亦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