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喜迎十九大 搬遷戶來了就脫貧

中國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2017年09月30日 20: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濮陽9月29日訊(記者 鄧浩)一條條寬敞的水泥路,連接著一排排整齊的居民樓,樓上是光伏發電設備,路邊是太陽能路燈。這裡就是位於河南濮陽市范縣的張莊鄉千安社區。9月28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隨2017“網上看河南”採訪團一行,來到千安社區,見證了扶貧搬遷政策給當地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千安社區內的聯排小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 攝)

  “搬遷前,我在家看孩子出不去,全家就我老公一個人打工,每月掙一兩千塊。搬到這裡了,離廠子近了,我找了個廠子幹活,每月也有一兩千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交通也方便了,孩子上學也方便了。” 張莊鄉後房莊村的搬遷戶喬春花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作為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喬春花去年搬到千安社區後,就成功實現了脫貧。

  “原來住的是三間老磚房,路也坑坑洼洼的。現在住得好多了。還是黨的政策好啊!”住在兩層聯排小院的喬春花,對比起過去的居住環境,不禁有些激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房子建設前,經過徵集搬遷試點村群眾意願,設計了聯排小院和多層樓房,並有多種戶型供選擇。

  搬遷戶喬春花在接受記者採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 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根據政策,當地搬遷戶每人可享受28400元的政府補貼。喬春花一家除了丈夫和10歲的兒子外,婆婆的戶口也和他們登記在一起,這樣四口人就能享受到113600元的補貼。按照兩層聯排小院每平米1180元的造價,150平米本來要花177000元才能買到,而喬春花一家只需要交63400元。如果是造價更低的多層樓房,一個四口之家基本不用多交錢,就能住進120多平方米的房子。

  2014年底,范縣被列為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試點縣,范縣張莊鄉遷安社區和陳莊鎮荷香社區是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兩個試點項目,自遷建工作啟動以來,兩個試點項目涉及2個鄉8個村2037戶6984人,其中分散安置411戶1617人,集中安置1626戶5367人。

  張莊鄉千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 攝)

  為了讓搬遷戶實現居無所憂,范縣創新思路,將扶貧搬遷與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解決搬遷戶就醫、就學等基本生活需求,搬遷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大提高。

  喬春花搬遷後居住的千安社區,由張莊鄉後房、雙廟朱、李菜園、前房、蒲笠堌堆、王英等6個村遷建整合而成,安置了1000多戶村民。安置區內設有幼兒園、小學、文化活動中心、社區管理中心、廣場、禮堂商業門店、集貿市場、農具存放處、垃圾中轉站、公廁等。

  社區優越的居住環境,使得別人家的“拆遷難”問題在這裡迎刃而解。不止如此,居住在千安社區的很多居民,當初都是主動要求先拆先遷的。

  千安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就在衛生服務中心的對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 攝)

  與此同時,搬遷後新社區的位置離鄉里以及木材加工園區更近了,試點村全部搬遷後又可新增耕地160畝,不僅利於搬遷群眾從事農業耕作,而且方便村民就近到木材加工企業務工就業,徹底改變了灘區搬遷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提高了他們的經濟收入。此外,千安社區還有“光伏扶貧”項目,社區樓頂全部租給齊星集團,每年都有一筆收入。

  據了解,近年來,范縣緊緊抓住扶貧搬遷的政策機遇,籌措資金,發展産業,完善配套設施,全力以赴助力灘區群眾實現脫貧。

  為了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還要逐步能致富,范縣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實施政策拉動、産業撬動、就業帶動,形成了縣有産業園區、鄉有主導産業、村有支柱産業、戶有致富門路的扶貧格局。以産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增收,真正實現讓群眾和諧搬遷、幸福居住、生活無憂。

  一座商場正在建設當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 攝)

  今年,范縣再次向貧困灘區宣戰,把黃河灘區居民遷建項目列入全縣重點工作加以推進,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4個鄉鎮的24個村莊5350戶19364人灘區群眾的搬遷,3201畝土地的復墾。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