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石板》雜誌消息,2019年,Spotify、Apple Music和Pandora等音樂流媒體平臺創造的收益在全年全球音樂唱片總收入(88億美元)中佔比79.5%。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使數字化音樂迅速躥升為唱片市場的絕對主流,但是在繁榮的背後,藝術家所得的回報卻堪稱微薄:儘管平臺通過訂閱和廣告獲得了鉅額的流入資金,其支付給每個作品的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些費用也僅有一部分進入創作者本人的口袋。為了推廣自己的作品,藝術家本人有時還不得不進一步做出妥協:Spotify于近日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允許藝術家和版權所有者以降低版稅率為置換條件,換取利用平臺推薦算法為特定曲目推流的機會;有意在Facebook等社交平臺上傳內容的藝術家們,也必須先自付不菲的廣告費以吸引粉絲,而這些不小的前期投入並不能保證在後期得到相匹配的回報。
外國主流音樂流媒體平臺目前慣用的“按時訂閱、無限供應”的運營和付費模式讓極大依賴數字化音樂的聽眾們必須通過平臺來獲取資源內容,平臺成為守門人,而身為內容創造者的藝術家們反而降格成為幕後人員,這不僅割裂了藝術家和聽眾之間的聯絡,還助長了不利於線上音樂直播、音樂流媒體服務行業長期良性發展的觀念,即流媒體本身只是用來推廣作品、擴展觀眾群體的輔助手段,低報酬甚至無報酬是一種常態。但是在2020年,疫情的突襲動搖了這一併不正確的認知:線下演出的停擺讓藝術家們轉向線上謀求生存,如何維護藝術家們在線上平臺的應得利益,使其得到應得的報酬,就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在音樂流媒體服務方面的實踐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旗下擁有QQ音樂、酷狗、酷我等流媒體平臺的騰訊音樂在2019年實現6.64億美元的營業利潤,但其中僅三成來自訂閱、音樂下載和廣告收入,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聽眾一次性支付給藝術家的佣金——這筆佣金有可能是捐贈,也就是中國聽眾非常熟悉的“打賞”功能,這一功能被廣泛運用在直播中,也會被設置在作品界面,供觀眾對自己心儀的藝術家和作品進行支持;還有一部分來自於聽眾對於特定權益或相關衍生産品的消費,比如購買某張專輯的搶先收聽權益、限定周邊、藝術家線下音樂會折扣、贊助商産品的消費券等等。騰訊音樂的這些創新和嘗試,在滿足藝術家培養觀眾、拓展市場的同時,也重建了藝術家與聽眾之間的情感聯結和交流紐帶,幫助藝術家將累積起的粉絲、發燒友流量變現,成為切實的收益。
作為中國數字化音樂市場的一個代表,騰訊音樂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運用到其外國同行在“音樂+科技”的摸索中來。為此,國外主流音樂流媒體平臺需要考慮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二:
第一,以完善“微支付”(micropayment)付費體系為引導,打通樂迷、藝術家、平臺彼此的連通通道,構建完整的線上音樂生態體系。所謂“微支付”(micropayment)也就是使打賞機製成為可能的付費技術體系,通過接入“微支付”,人們可以打造集粉絲俱樂部和內容供應商為一體的平臺。舉例來説,近期風頭正盛的Patreon就是一個讓創作者直接和訂閱者進行聯結的平臺,約有400萬粉絲在這裡訂閱他們喜愛的創作者,以獲得獨家歌曲、實體商品或私人課程等獎勵。但是,Patreon最大的弱點在於,它孤立於真正的內容供應平臺,也就是説,儘管樂迷可以在Patreon與藝術家直接交流,但是還是需要登陸Spotify等平臺去獲取音源。而一個支持多種支付手段、兼容各個平臺的“微支付”系統的出現,無疑免去樂迷輾轉于不同平臺的不便,建立起一個互通互聯的線上音樂生態體系。
第二,精心設計和策劃興趣觸發點和利益點,提供聽眾認為值得購買的服務和産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許多流媒體音樂平臺都推出了捐贈機制,如Spotify就推出了“藝術家籌款精選”(Artist Fundraising Pick),允許聽眾通過藝術家的資料進行捐贈。但是,因為這一策劃既沒有産生直接的商品交換,也沒有觸發行動的額外激勵,其效果並不理想。一位經紀人表示,他的三位藝人(其中還包括一位百萬流量大V)都沒有收到一筆捐款。平臺是否能提供定制化、創意化、有內涵的産品,驅動樂迷以小金額的購買行為形成長期穩定的消費習慣,是實現藝術家、樂迷和平臺三贏的關鍵。
在當下的艱難時刻,為藝術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就是為後疫情時代文化藝術活動的復蘇做出努力,龐大的數字化音樂市場應當從危機中看到變革和發展的機遇,積極借鑒成功經驗,實現自我發展。(國家大劇院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