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將迎來“醇·萃古典”系列音樂會的又一場重磅演出,指揮家艾曼紐爾·克列文將攜手著名長笛演奏家艾曼紐爾·帕胡德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呈現法國印象派名家作品,純粹的法派陣容將演繹“笛聲中的法式朦朧”。
艾曼紐爾·克列文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呈現法國印象派名家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長笛聲部首席帕胡德擔綱獨奏
克列文執棒法國國家交響樂團
長笛作為樂團木管編制中最“閃耀”的樂器,在每場音樂會中都會格外吸引眼球,作曲家們也尤其鍾愛它,常把交響曲中最悠揚醉人的獨奏片段交給長笛。在當今的長笛演奏家中,若是要挑出一位這種樂器的“代言人”,出生於瑞士的法籍長笛演奏家帕胡德一定是絕佳人選之一。年紀輕輕就脫穎而出的帕胡德不僅擁有高超的長笛技藝,更是在全球舞臺上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出生於1970年的帕胡德二十二歲就進入柏林愛樂樂團,二十三歲便被當時的指揮阿巴多提攜為長笛聲部首席,並擔任此職至今,“顏值與樂技俱佳”的他被無數長笛愛好者視為“男神”。在本場“醇·萃古典”音樂會中,帕胡德將擔綱朗帕爾《長笛協奏曲》的獨奏,與法國指揮家克列文帶領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為觀眾呈現這部別具色彩的法國作品。
柏林愛樂樂團長笛聲部首席帕胡德
本場音樂會的指揮家艾曼紐爾·克列文也是當今法國首屈一指的音樂家之一,他最早是作為一名小提琴家出道的,曾師從於亨裏克·謝林和耶胡迪·梅紐因,而在1965年他與著名指揮家卡爾·伯姆見面後,決定將自己的事業重心向指揮轉移。作為法國國家交響樂團40多年來的第一位本土音樂總監,他從2017年9月開始接手這支樂團。在他的帶領下,樂團演出的曲目選擇呈現出向法國本土作品回歸的趨勢,這種舉措獲得了法國觀眾的支持和喜愛,並且將更多的法國音樂作品向全世界的各大舞臺傳遞。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是法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樂團,曾經是法國國家廣播局下屬的國家廣播樂團,自創立以來就有將德彪西和拉威爾的作品作為保留曲目的傳統,本場在國家大劇院的音樂會也不例外,樂團將為觀眾帶來拉威爾的《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和《滄海孤舟》,以及德彪西的《大海》。
指揮家艾曼紐爾·克列文
朗帕爾《長笛協奏曲》改編自哈恰圖良名作
法國印象派名家作品輪番上演
2018年10月27日,帕胡德將要與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長笛協奏曲》可謂是一首“冷門”曲目,在中國舞臺鮮有上演,這部作品由法國傳奇長笛演奏家朗帕爾改編自蘇聯作曲家哈恰良圖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968年,朗帕爾請哈恰圖良為長笛創作一首協奏曲,哈恰圖良便授權朗帕爾對他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進行改編,朗帕爾則將小提琴獨奏部分改成適合長笛演奏的版本,並重新改寫了第一樂章的華彩段落,樂團部分依舊維持原貌。音樂會上半場的另一首曲目是拉威爾《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這部作品的樂隊版是由鋼琴版改編而成,是拉威爾的成名作之一,作品想象了委拉斯開茲名畫《宮娥》中小公主跳起帕凡舞的場景。
音樂會的下半場,將由克列文執棒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帶來拉威爾的《滄海孤舟》和德彪西的《大海》。《滄海孤舟》選自《鏡子》鋼琴組曲改編的樂隊版,呈現了海上一葉孤舟隨波飄蕩的意象,與之呼應的德彪西作品《大海》被作曲家本人稱為“交響速寫”,這部作品使用了大量模擬水聲的音樂素材,營造出了波浪起伏的感覺,可以使人聯想到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
克列文攜手帕胡德演繹“笛聲中的法式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