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提姆·修普在解讀劇時提出“你怎麼理解《暴風雨》,《暴風雨》就是什麼。” 肖翊/攝
2018年8月9日至15日,國家大劇院製作莎士比亞話劇《暴風雨》將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亮相。《暴風雨》是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有生之年獨立完成的最後一部劇作,富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人文主義精神,被稱為“詩的遺囑”。為了將這部罕少在國內舞臺上演的莎士比亞遺作呈現給觀眾,國家大劇院特別邀請來自英國的著名戲劇導演提姆·修普擔任該劇執導,並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劇舞臺本翻譯計劃項目”共同呈現。目前,該劇正在緊鑼密鼓的排練當中,7月23日,《暴風雨》劇組邀請媒體到排練現場進行探班,演員們通過四段精彩的片段展示,共同打造了一個詩意的夢境,再現了莎士比亞理想下的愛情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暴風雨》緊鑼密鼓的排練當中 肖翊/攝
大家通過想象力解開這個謎語 肖翊/攝
莎士比亞在評價自己的悲劇《哈姆雷特》時曾這樣説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對於話劇《暴風雨》,導演提姆·修普在解讀該劇時同樣也提出“你怎麼理解《暴風雨》,《暴風雨》就是什麼。”提姆·修普認為:“《暴風雨》講的是發現、是迷失自我的故事;講的是自然和超自然之中不可解釋的故事;講的是放下過去、原諒他人,極度真實又極度虛妄的故事……它是一個好玩的謎語,而我們這次的呈現就是要分享這個謎語——惟有大家通過想象力才能解開的這個謎語。”
蔡鴻翔劇中演繹角色貢賽羅 肖翊/攝
在當天的探班活動中,來自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及眾多外邀優秀演員們展示了話劇《暴風雨》的四個精彩片段:第一場開場,那不勒斯國王的航船被巨大的海上風暴席捲至一座荒島之上,而這場風暴的“始作俑者”正是當年被陷害流放的公爵濮思洛。趙嶺、蔡鴻翔、陳錫穩、王千予、柳文伊等演員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貴族和水手兩個階層對於風暴來襲的不同反應,大量的紙張作為道具被拉扯、撕碎,象徵著肆虐的暴風雨,也象徵著貴族內心的陰暗,以及濮思洛十二年來所壓抑的仇恨。第二場濮思洛與精靈艾爾奧的對話段落,主演濮存昕與董汶亮將一主一仆演繹得形象到位,兩個人同命相連,重獲公爵身份和重獲自由之身是二人最大的願望。第七場弄臣史芬洛、程屈樂與奴隸卡力班的對話段落,被暴風雨席捲至荒島的那不勒斯大臣史芬洛、程屈樂偶遇奴隸卡力班,三人密謀著對荒島主人濮思洛的報復。誇張的演繹、逗趣的臺詞,讓三人的相遇成為本劇最大的喜劇亮點。第九場慶祝舞蹈段落,《暴風雨》一劇寄託著莎士比亞的美好願景,一心預謀復仇的濮思洛公爵最終選擇寬恕仇敵,而他復仇之心的最大轉變就在於女兒美蘭德愛上了仇人那不勒斯國王的兒子費迪南王子。第九場,濮思洛將愛女託付給費迪南,隨即他與這對愛侶及島上的眾精靈跳起歡快的舞蹈,共同慶賀愛情誕生的美好時刻。著名舞蹈編導王亞彬設計的形體動作配合富有節奏律動的現場音樂伴奏,使此段成為全劇的高潮段落,愉悅歡樂,幸福美好。
費迪南王子抱著美蘭德慶賀愛情的誕生 肖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