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詮釋井岡山精神的畫傳

CCTV.com  2009年10月19日 14:4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井岡山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開闢井岡山根據地的鬥爭中,通過艱苦實踐,摸索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明確了“支部建在連上”、“執行三大任務”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軍隊必須遵奉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經過充實,完善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至今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每個成員的行動準則。

    但由於種種原因,井岡山鬥爭留下的文獻不多,親歷者們撰寫的回憶文章也不多。這就使得有關井岡山的記載,顯得比較單薄,尤其缺少鮮活、生動、有血有肉的情節。

    有鋻於此,井岡山鬥爭親歷者們的後代——陳毅之子陳昊蘇、羅榮桓之子羅東進、彭德懷的侄女彭鋼、粟裕之子粟戎生、黃克誠之子黃煦、譚政之子譚競先等90余人,約定各自執筆為文,記述前輩在井岡山的經歷,並附以家中珍藏多年的照片,合為一冊圖文並茂的《井岡情懷》畫傳,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井岡情懷》畫傳的作者中,除了開國元勳和將帥的後代以外,還包括犧牲在井岡山或是被錯殺于井岡山的先烈的親屬。包括陳毅安的兒子、何挺穎的侄子,王佐、袁文才的重孫和孫子等。讀他們的文章,能夠使我們對井岡山鬥爭的艱巨性和複雜性,産生進一步的領悟。

    主編王太和與編委會成員們的設想是:這本畫傳要為讀者提供從別的書中讀不到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在紀念館、展覽館裏也難得一見的歷史圖片。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畫傳書稿在短時間內寫就、編成,共收文章104篇,錄入圖片900余幅。

    近年來,黨史界和軍史界將井岡山精神的主要內容歸納為6句話,即:“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井岡情懷》畫傳用一段段經歷、一個個故事詮釋了井岡山精神。

    ——在大革命失敗、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失敗的嚴峻形勢下,毛澤東、朱德的革命信念毫不動搖,先後率起義軍余部開上井岡山,克服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敵軍的重圍中創建了全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依據實際情況做出的許多正確決策,卻一再遭到當時的上級領導的否定,他被撤消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職務。但井岡山軍民信服毛澤東,黨內職務被撤了,黨代表不能當了,就擁戴他擔任師長。而毛澤東則堅持走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之路,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燃遍全國。

    ——在井岡山上,上至軍長、下至馬伕,每人每天都只有5分錢的伙食費,毛澤東、朱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長年以紅米飯、南瓜湯、野菜充饑。

    ——由於國民黨軍的嚴密封鎖,井岡山上的糧、油奇缺。朱德經常與戰士們一起下山,往返五六十里路挑糧上山。毛澤東規定,夜間在油燈下辦公,只能點燃三根燈芯以節省燈油。

    ——井岡山上的軍民關係是真正的魚水關係。紅軍把人民視作靠山,不僅把土豪劣紳的田地、浮財分給勞苦群眾,而且嚴格地執行群眾紀律。未經老鄉允許,就連打地鋪用的稻草也不準動一根。井岡山人民也把紅軍視作自己的隊伍,竭盡全力支援紅軍。

    當年井岡山鬥爭的參加者們,大多已經相繼離開了我們。但革命前輩的業績和精神卻與巍巍井岡山同在。

相關鏈結:

記錄片:井岡山地名的由來
記錄片:井岡山的現代化發展
記錄片:井岡山的兒子紅軍後代石來發

責編:曹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