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百名編輯記者重上井岡山

 

CCTV.com  2009年10月16日 14: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8月22日下午,烈日炎炎,一隊“紅軍”在井岡山著名的“紅軍挑糧小道”上艱難行進。陡坡上的一處平地,在這裡擺攤的大隴鎮村民楊艷玲頭戴紅軍帽,正熱情招呼這些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客人買她的飲料和水果。

    這些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的“戰士”,是來自中央新聞單位的百名編輯記者。為了感受當年井岡山精神,他們特地租來紅軍軍裝,重走這條蜿蜒艱險的山路。

    東西並不便宜,一小罐王老吉就要10元錢。楊艷玲語速很快地一邊解釋著,這是山裏,運輸成本很高;一邊介紹著,大伯是紅軍烈士,自己在廣州唸書的兒子剛剛成為大隴鎮的第一個博士……拎著切瓜刀跟人聊天的楊艷玲快人快語,很快就賣出了幾瓶飲料和一根粗黃瓜。她介紹,這裡一般散客少,平常賣不了多少錢,主要靠機關單位組織的團體參觀團。前兩天,有個地方的海關組織重走“挑糧小道”,她一天就賣了1000多元錢。

    井岡山茨坪一家賓館的服務員説,這個夏天客房總是滿的,來的客人似乎也格外多。江西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80多年前,中國共産黨人在這裡創建我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再過一個多月,新中國將迎來建國60週年華誕。這個時候,具有極強象徵意義的井岡山自然會更加受到參觀者和遊客的青睞。

    如今,這昔日的普通山村,已經成為新興的紅色旅遊城市。茨坪的高檔賓館一家挨著一家。賓館外“天街”的商鋪裏,有數不清的旅遊紀念品,但最顯眼的則是印有毛澤東、十大元帥、紅軍等形象的革命紀念品;“紅米飯”和“南瓜湯”幾乎是所有飯店的廣告;《送郎當紅軍》、《十送紅軍》等歌曲的旋律似乎無處不在,總是會在耳邊悠揚地回蕩。在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外毛澤東和朱德的雕像前,從廣東來的一家三代十幾口人站成兩排,鄭重地合影留念。毛澤東故居前,參觀者看到當地中年婦女在賣自己編織的草鞋,便一擁而上,把十幾雙鞋統統買光。這些來自大城市的遊客喜歡草鞋後跟上係著的艷紅色的絲帶,他們願意買回去挂在家裏客廳的墻上。

    在井岡山,碰到的講解員和導遊小姐總是很清秀。她們普通話都很好,聲音甜甜的,舉止也很大方。後來才知道,為了搞好紅色旅遊宣傳,這裡經常舉行培訓。前些時候還分兩期舉辦了井岡山紅色旅遊講解員、接待員培訓班。來自井岡山管理局各局直單位及賓館、招待所和景區的近200名紅色旅遊管理人員和講解員、接待員參加了培訓。

    在井岡山市廈坪鎮菖蒲食堂,上百位客人在舊居裏擠坐著就餐,濕熱的天氣和鮮辣的土鴨讓人們大汗淋漓,但都直呼過癮。這個古村目前已發展了14家農家餐館、100畝太空蓮種植基地、100畝熱帶農作物觀光基地、300畝葡萄採摘體驗基地等旅遊特色産業,旅遊項目主要包括農家餐飲、農事體驗、民俗舊居參觀等。江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東有介紹,井岡山地區老百姓致富,最主要的還是靠紅色旅遊。

    50年代末的井岡山,還不通公路,不通郵電。2004年,井岡山機場通航;2005年,井岡山開通國內首條通往旅遊景區的高速公路;2007年,井岡山鐵路投入運營。幾十年來,這裡日新月異。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該市制定了“旅遊興市”的發展戰略,目前旅遊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的主體。去年,井岡山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30元,年增幅超過10%。

相關鏈結:

600多名香港同胞抵達井岡山展開“共和國之旅”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旅行線路
井岡山、瑞金、贛州四日遊——長征之路

1/9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