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復興展館頻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南澳I號考古紀實:每個碎片都是文物

 

CCTV.com  2010年05月17日 11: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內容速覽]  就在這裡,大約400年前沉沒的明代商船南澳Ⅰ號,自2007年5月漁民發現後,正在進行搶救性發掘。這個2010年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一號工程”,牽絆著無數人的心。

  

“南天順”打撈船16日新撈出的一批瓷器。

      前往南澳Ⅰ號的打撈現場,頗費週折。先是從深圳坐四個半小時的高速大巴到汕頭;在長山尾渡口擺渡40分鐘到南澳島後;又坐了40分鐘的漁船,才終於抵達南澳Ⅰ號停泊的“三點金”海域。打撈船“南天順”就靜靜地“棲”在碧波上。二十幾名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隊員,就常年住在“南天順”上。

    就在這裡,大約400年前沉沒的明代商船南澳Ⅰ號,自2007年5月漁民發現後,正在進行搶救性發掘。這個2010年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一號工程”,牽絆著無數人的心。

    “今天是難得的好日子。風平浪靜,能見度非常好,陸地可以看到10海裏,水下可以看到3米。”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范伊然臉上一片陽光。“根據潮汐表,今天預計下水時間分別為上午7到9時和下午1到3時。其實水下考古不怕冷,也不怕下雨,就怕颳風,怕能見度不好。”

    即將下水的王志傑笑吟吟地説:“今天會有8個人下水,每組兩人。潛水很危險,每深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所以必須兩人一組互為潛伴,還得相對固定。因為在水下,大家只能靠手勢溝通。考古更得互相配合,沒有一個同伴會將另一個孤單地扔在那個黑漆漆的世界。”

    王志傑來自汕頭澄海博物館,本地人。今天的主要任務是水下畫圖,標明將出水文物的水下平面圖、器物位置,所以潛水時還得攜帶畫板、筆、照明具、尺子等工具。

    五期的人都在這條船上了

    13時,負責水下攝像的李濱準備第一個下水。李濱在這個20人的考古隊裏算是老大哥。

    198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與澳大利亞合作舉辦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被稱為水下考古的“黃埔一期”,截至2009年10月,已辦了五期,目的就是將潛水條件優越的考古學家訓練成水下考古工作者。

    在南澳Ⅰ號考古隊裏,“黃埔五期”,每期都有人,李濱是第一期的前輩,目前在水下攝影攝像方面都是頂尖的。考古隊的兩個隊長——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孫鍵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崔勇,也都是一期的同學。1989年,全國只有11名水下考古隊員。經過十幾年,現在水下考古已有上百人的隊伍。

    每次下水前,都有兩個隊員幫助把負重背上。一對高氧雙氣瓶,重量可達30公斤。而記錄員就在旁邊認真記錄下水人的名字、下水時間、出水時間,主要負責的作業,以及下水時的氣壓,出水時的氣壓。

    27歲的金濤是今天的記錄員,畢業于北大考古專業。1989年“南海一號”水下考古時,他還是小學生,但立刻就喜歡上了考古,如今夢想成真。他是“黃埔五期”的,不僅有水下考古的證書,還有出水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培訓證書,是個多面手。

考古隊員張勇(畫中正背對者),背著高氧氣瓶準備下水。

每一個碎片都是文物

    13:47,第一批下水人員出水。潛水時間已達39分鐘。此後,每隔1分鐘就有人陸續出水。“眼前晃過的都是你們的大腳!”負責採集沉船表面文物的石俊會笑著對同伴説。他來自廣東省博物館,也是南澳Ⅰ號的“大管家”,所有出土文物,包括瓷器、鐵器的清理、歸類、登記都歸他管。

    許是有著收穫,出水的人都很興奮,仿佛一點都不累。孫鍵上午才下過水,下午一直負責指揮大家水下作業,這時也一身輕鬆地走過來與大家交流水下的狀況。

    14時左右,還來不及換下潛水服,大家就忙著查看打撈上來的新一批瓷器。雖然這幾天出水的瓷器都來自同一船艙,可每次有新東西上來,大家還是很興奮。文物用6個藍色塑料儲物箱盛著,被放在週轉箱裏吊上來,週轉箱上蒙著網狀的繩結,這樣可防止文物晃動。

    故宮博物院的陶瓷專家陳華莎十分高興,因為這次打撈居然發現了描畫著“米芾拜石”典故的盤子和“歲寒三友”的碗,進一步證實了南澳Ⅰ號可能是前往漢文化圈國家。

    由於在水下沉溺的時間太久,許多瓷器的釉面都損壞了,一些瓷器也破損了。石俊會説:“水下考古不是挖寶,這些瓷器的價值並不在於它值多少錢。在我們眼裏,每一個碎片都是文物。”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