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我們守國,也是守家”

來源:求是網 | 2025年01月28日 06:22
求是網 | 2025年01月28日 06:22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 | “我們守國,也是守家”

  “天漠漠兮地接天,戈壁風勁沙飛旋。”

  內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沙漠橫亙,戈壁無垠。在荒無人煙、漫長的中蒙邊境線上,一代又一代牧民守邊人,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年復一年,紮根於此,與邊防軍警一起,忠實守護着邊關的每一寸土地,守衛着祖國北疆的和平安寧。

  巴音別立格,就是其中的一員。

  春節前夕,記者從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出發,一路向北,年味濃濃、繁華熱鬧的城鎮漸漸遠去,蕭瑟寒風中,枯萎的梭梭草、駱駝刺在大漠中若隱若現。幾經輾轉,驅車400多公里後,到達沙漠戈壁深處的銀根蘇木(鎮)的查幹扎德蓋嘎查(村),終於見到了當地人口中的“巴營長”巴音別立格。溫暖粗糙的大手,敦實厚重的身形,風雕霜刻的黑紅臉膛,機警而堅毅的眼神,年近七旬的巴音別立格穩穩站在面前,讓人油然生出踏實穩健之感。他一開口説話,蒙古族牧民特有的中氣十足的渾厚嗓音,瞬間讓人仿若感受到了大漠邊關的遼闊與蒼茫。

  圖為巴音別立格駕駛摩托車巡邊。

  這是一個註定與邊關結緣的人,“巴營長”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作為土生土長的銀根人,牧民家庭出身的巴音別立格自小就在邊境一帶放牧,對世代生活的這片土地瞭如指掌,更充滿感情。1974年,18歲的巴音別立格成為一名民兵,白天放牧巡邊,晚上荷槍實彈地站崗。9年後,他接替岳父,成為查幹扎德蓋嘎查一名邊防小組組長,正式開啟巡邊護邊生涯,和邊防官兵們一道在大漠戈壁上執勤巡邏。

左圖:巴音別立格上個世紀90年代的全家福 | 右圖:巴音別立格2025年的家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巴音別立格照例爬上家附近的山頭,端起望遠鏡四處眺望巡查,忽然他發現,大約3公里開外的地方,有一個移動的“黑點”。根據經驗,他判斷必有情況。通知家人後,他騎上摩托車迅速迂迴接近“黑點”,並伺機選擇了一塊熟悉的“抓捕區”。果然,“黑點”發現形勢不妙,急欲逃跑。巴音別立格立刻駕駛摩托車堵住去路,朝腰間的槍盒猛地一拍,作拔槍之勢,厲聲喝道:“幹什麼的?我是民兵營營長,不許動!”一聽這話,“黑點”一下就呆住了,嚇得一動也不敢動。隨後,援助人員及時趕到,成功將“黑點”扭送到了邊防派出所。經審查,“黑點”是一名在逃嫌犯,當時正準備越界逃跑。事後,邊防官兵問起抓捕細節,巴音別立格手一指槍盒(實際上,那裏面只是一把紅布包裹着的老虎鉗子),不好意思地笑道:“當時我一着急就給自己封了個大官——民兵營營長!”眾人皆笑,誇他機智。從此,“巴營長”這個稱呼就在當地不脛而走。

  此後,“巴營長”不負美名,多次協助邊防派出所與非法越境人員鬥智鬥勇,打擊走私偷盜,救助受困人員,保護珍惜野生動物,還牽回數不清的跑丟了的牛羊和駱駝……一次又一次的“戰績”,特別是利用自家“草原110”報警點,為銀根蘇木黨委、政府和邊防派出所提供大量有價值的情報,讓巴音別立格越發認識到作為守邊人肩上責任的分量、職責的榮光。

  臨近黃昏,跟着巴音別立格驅車體驗巡邊路,一路崎嶇顛簸中聽他斷斷續續講這些守邊往事,記者不禁浮想聯翩,連聲追問還有沒有更多驚險刺激的“壯舉”。“巴營長”憨憨地笑着撓了撓頭,沉吟道:“嗯……沒有呢。”同行的旗委宣傳部的同志聽到這番對話,大聲插話:“別小瞧這些事。邊境無小事,一頭牲畜越界都不行!”過會兒,又笑着補充道:“邊境上驚險事越少,越説明守邊工作做得好咧!”

左圖:巴音別立格夫婦騎着駱駝巡邊的舊照 | 右圖:巴音別立格與曾在巡邊時搭救過自己性命的駱駝“烏拉畢勒祖海”的合影。

  守邊要守得住、守得牢,其背後的艱辛,巴音別立格心裏最清楚。大漠戈壁,風大沙多,冬天氣溫最低時降至零下30多攝氏度,寒冷徹骨;夏天氣溫則經常飆升至50多度,酷熱難耐。這條巡邏線,一路要走沙地、穿亂石、經梭梭、過坎坡。開始那些年,巡邊都是靠騎駱駝。駱駝是交通工具,也是無言的夥伴,還是他的救命恩人。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冬日,“巴營長”騎着一頭名叫“烏拉畢勒祖海”的駱駝巡邊,頂風冒雪艱難跋涉了一整天,身上熱氣、體力消耗殆盡,最後昏倒在了駝背上。懂事的“烏拉畢勒祖海”,以驚人的忠誠硬是將主人駝至一堆避風處的草垛下,寸步不離地守護着……後來,經濟條件改善後,巴音別立格鳥槍換炮,開上了摩托、汽車。但巡邊的路依舊崎嶇不平,40多年間,除了那頭服役25年的駱駝,他用廢過10輛摩托、6輛汽車,100多公里的邊境線,往返巡視不下5000趟。自守邊以來,巴音別立格先後被盟、旗授予“北疆模範護邊員”、“軍民團結守邊戶”等榮譽稱號,2009年還被自治區邊防委員會評為“全區優秀邊民”。

  牧民守邊是義務勞動,一定意義上幹的是“良心活”,憑的是高度的自覺。巴音別立格不止一次被問,他家的牧場距離邊境還遠着呢,天塌了還有邊防戰士和民警頂着,為什麼幾十年雷打不動地做這件事?不善言辭的巴音別立格有時被問急了,就會蹦出一句:“我講不出那麼多道理,但我知道我們是‘邊境堡壘戶’,國家對我們最放心。”

  其實,對巴音別立格的信任,不僅僅來自抽象的政策層面的認定,更來自多年積下的口碑和威望。他所在的查幹扎德蓋嘎查乃至銀根蘇木,幾乎每個人都知曉他守邊的故事,都對這個一心為大傢伙兒辦事、在原則問題上説一不二而又協調能力極強的老護邊員心服口服。一茬茬邊防官兵更是敬佩、信賴這個“有威信、能幹事”的老人。多年來,每有新兵來到,都由他這個“活地圖”帶着巡邊“摸路”;他們執勤巡邏,時常會在巴音別立格家裏歇腳、住宿;每逢“八一”、春節等節日,官兵聚餐,巴音別立格總是座上賓,能歌善舞的他每次都會為官兵們傾情獻上一曲悠揚的蒙古長調……

  2016年,到了退休年齡的巴音別立格卸下邊防小組組長的身份,擔任了旗政協委員。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天親自去巡邊,他依舊和邊防軍警一起為巡邊護邊的事情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大家都説,跟邊防有關的事,不能沒有“巴營長”。

  令巴音別立格深感欣慰的是,他們家巡邊護邊,後繼有人了。2022年,巴音別立格的大女兒哈娜和女婿呼格吉勒圖,成為新時代的守邊員,和村裏另外8戶人家一起,沿着巴音別立格的足跡,踏上了巡邊路。

圖為2025年1月巴音別立格大女兒哈娜和大女婿呼格吉勒圖在巡邊打卡。

  如今,阿拉善邊關大部分不僅通了路,還通了網,巡邊條件大為改善。邊境線上各個點位都有監控覆蓋,有時還能看見邊防官兵利用無人機巡邊。“和爸爸相比,我們新一代戍邊人條件好得多!”女兒哈娜説。

  巡邊條件好了,但哈娜夫婦心裏的那根弦絲毫沒松掉。眼下,家家忙着過年,熱鬧喜慶,但哈娜夫婦心裏惦記的還是寂冷的邊關,巡邊比平時抓得更緊了。“邊關安全,春節是個特殊時間點,大意不得呢。”

  看著女兒女婿要過年了每天還忙忙叨叨不着家,巴音別立格眼裏滿是讚許,他認為這才是守邊人該有的樣子。

  “看得出您對女兒女婿的表現很滿意。可是如果沒有他們‘接班’,您真的會告別走了大半輩子的邊防路嗎?”臨別時,記者提出這個問題。

  “不會。”老人想都沒想,脫口答道。

  “為什麼?”

  “對我們邊防牧民來説,守邊、守國就是守家。誰會丟下自己的家不管呢?”

  説這話時,記者看到,在大漠落日余暉的映襯下,老人滿是滄桑的臉上,籠罩着一層動人的光輝……

  采寫:楊毓康

編輯:劉京京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最新推薦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